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395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DM组)81例以及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314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两组的冠状动脉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合并DM的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较多,多支病变、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以及闭塞型病变较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重,累计范围较广且弥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痛合併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徵.方法:210例冠心痛患者分为合併糖尿病(DM)和无合併糖尿病(N-DM)2组,并对2组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M组的体重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比N-DM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M组冠状动脉2支及3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比N-DM组更严重、置入支架数较多(P<0.05),两组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合併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硬化病变范围更广、程度更重,多支病变、弥漫病变更常见.选择合适的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320排冠状动脉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未确诊CAD的患者,在7 d内先后接受了320排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患者4个主要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20支在检查中显影良好。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者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共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与CAG均发现病变者68例,均未发现冠脉病变者100例。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0.79。结论 320排CT冠状动脉CTA是CAD患者无创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CAD患者诊断提供依据,虽然尚不能替代目前的金标准检查CAG,但由于CTA对于重度狭窄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对于那些拒绝CAG检查的患者(特别是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是一个便捷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超声在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因心律失常、胸痛等症状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已确诊的CAD患者136例,其中60例合并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组(A组),76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为非糖尿病组(B组),采用高频超声观察下肢动脉情况(其中包括血管内径ID、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并与CAG结果对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组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多为多血管病变.结论:下肢动脉硬化超声对DM合并CAG病变程度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诊断DM合并CAG的一项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256层CTA技术观测左锁骨下动脉解剖特点,评价CT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介入治疗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的SSS患者(疾病组)及500例无SSS受检者(对照组)左锁骨下动脉CTA资料,测量受检者左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的起始角度;评价疾病组左锁骨下动脉斑块的特点、管腔狭窄及闭塞情况。结果所有受检者左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的起始角度为:71.98°±8.26°,疾病组左锁骨下动脉起始角度71.98°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左锁骨下动脉管腔闭塞11例(18.33%),闭塞范围为9~24mm;中度狭窄7例(11.67%),重度狭窄42例(70.00%),狭窄长度8~31mm;偏心性斑块33例,环形斑块16例。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左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的敏感度为96.77%,特异度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97%。结论 256层CTA可准确测量左锁骨下动脉的各项解剖数值;对左SSS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狭窄〉75%)的高危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27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提示严重三支血管病变,15例合并左主干病变(狭窄〉75%),均属高危(EuroSeore〉6分),无术中死亡、术后死亡1例,搭桥2~7支、平均(3.2±1.1)支。结论对于冠脉严重三支血管病变高危病例,在预先置入IABP的辅助下可以安全地施行非体外循环下的冠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共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9例,根据是其否患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45)和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54),2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形态及有无斑块,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以2级狭窄(X2=3.68 P<0.05)、3级狭窄多见(X2=5.33 P<0.05),且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p<0.05);非糖尿病组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发生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比较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资料,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137例(CHD+DM组),单纯冠心病283例(CHD组)。使用SPSS软件的PSM功能对两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的样本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匹配成功各120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50,95%CI:1.34~4.64,P=0.004)、高血压史(HR=2.24,95%CI:1.08~4.63,P=0.030)、肌酐清除率110ml/min(HR=3.12,95%CI:1.22~5.03,P=0.024)、冠状动脉多支病变(HR=2.15,95%CI:1.14~4.07,P=0.018)和伴糖尿病(HR=2.22,95%CI:1.14~4.33,P=0.020)是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SM后,CHD+DM组1、3、5年的累计狭窄率分别为10.70%,40.30%和43.80%,CHD组为4.70%,23.70%和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应用PSM可以有效地均衡非随机研究组间的协变量,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临床资料患者1,男,47岁,主因"间断后背疼痛2年余"入院。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左主干合并三支血管病变,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LMd)病变40%~50%节段性狭窄,左前降支(LAD)o-m 70%~90%弥漫性狭窄,LADd 70%~80%节段狭窄,左旋支(LCX)o-d70%~90%弥漫性狭窄,右冠状动脉右旋支(RCA)p-d90%~99%节段狭窄,右冠状动脉后降支(PDA)o-m80%~90%弥漫狭窄。患者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78岁,因"头晕、心悸,血压260mmHg/120mmHg"入院。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肾动脉超声:左肾动脉起始部管径变窄,其余段显示不清。肾动脉CTA(图1):左侧肾动脉近段局限性狭窄,未见明确斑块;左侧肾副动脉,可见2个分支,共同开口,共干长度约7mm,均起自腹主动脉,位于左肾动脉上方;较为粗大一支进入肾门,其近端可见混合斑块形成,管腔重度狭窄;较为细小一支进入左肾上极;右肾动脉未见明显异常。CTA诊断:左侧肾动脉近段局限性狭窄;左侧肾副动脉共干伴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4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组)与4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总结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糖尿病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较非糖尿病组明显增多E64.4%(29/45)比35.6%(16/45)和82.2%(37/45)比40.0%(18/45),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较非糖尿病组多见[37.8%(17/45)比17.8%(8/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重,三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多见,梗死类型以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与高效临床检测方法,以期能及时发现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极早治疗,避免肾功能恶化。方法对120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应用肾动脉 CTA检查,根据有无肾动脉狭窄分为2组,收集各组患者年龄、血压、糖尿病病程、吸烟及冠心病病史等情况,彩超检查两肾长径差值、叶间动脉 RI 、肾动脉血流流速及颈动脉内膜厚度,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蛋白、血脂、胱抑素 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结果 DSA证实肾动脉CTA阳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年龄、血压、叶间动脉 RI 、肾动脉血流流速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血脂、胱抑素 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均与非狭窄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而2组患者两肾长径差值、血肌酐、尿蛋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动脉 CTA检查发现肾动脉狭窄的准确率高达100%。糖尿病患者的年龄、高血压水平,糖尿病病程、高血脂、肾动脉血流流速、叶间动脉 RI 、颈动脉内膜厚度联合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肾动脉狭窄,可作为预测糖尿病动脉狭窄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脉狭窄患者中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的537例患者初次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排除能明确提供既往冠脉疾病史、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有风湿性疾病史、肾衰竭或透析的患者,冠心病定义:标准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脉任一支出现狭窄.冠状动脉狭窄评估根据主要冠状动脉内径的狭窄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肾功能的评估使用的是慢性肾脏病流行合作(CKD-EPI)公式.结果:按照Gensini积分分成两组,A为大于0的一组,B为等于0的一组,两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分析A组,按照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采用Pearson 相关性对CKD分期与Gensini积分值大小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呈正相关(P=0.003),同时采用方差分析对A组慢性肾脏病5个分期进行差异检验(P=0.04),计算A组基本指标及生化指标在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的大小,年龄、收缩压、血肌酐、尿酸、胱抑素C、血红蛋白、性别在不同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根据Gensini积分大于0,等于0分为A、B组,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共7项指标,分别为年龄、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性别、糖尿病、CKD分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进入法,在步骤3中仅年龄、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性别进图回归方程,P值小于0.01,年龄、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为危险因素(OR=1.035、1.493、2.006).结论: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CKD发病率较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与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呈正相关,慢性肾脏病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心瓣膜置换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50岁以上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52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78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49例,联合瓣膜病变25例,合并心房颤动93例。所有患者均行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两者的检查结果计算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直径>1mm的冠状动脉、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患者的CTA显像清晰,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合并心房颤动或心率控制不佳患者的CTA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降低,且因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不同,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不相同,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对角支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89%,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为80%、76%,回旋支、钝缘支为67%、71%。对直径≤1mm的冠状动脉,CTA尚难成像。结论CTA作为无创、快速和价廉的检查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对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有创CAG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CTA和CT-FFR的结果, 以指导中度狭窄(30%~75%)患者的治疗决策。收集CTA数据, 并用FFR软件分析血流储备分数数据, 定义病变远端冠状动脉管腔直径2 mm处CT-FFR值≤0.8为显著狭窄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根据CTA及CT-FFR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 A组:CTA狭窄<50%, 采用最佳药物治疗;B组:CTA狭窄≥50%且CT-FFR>0.80, 采用最佳药物治疗;C组:CTA狭窄≥50%且CT-FFR≤0.80, 采用最佳药物治疗;D组:CTA狭窄≥50%且CT-FFR≤0.80, 采用最佳药物治疗及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术, 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或者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各组间采用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平均值用t检验, 两个以上组间平均数比较用Kruskal Wallis检验;使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复合终点风险率比例。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Excel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内科2007年-2010年106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106例患者共发现病变部位165处,共植入Excel支架210枚.观察Excel药物涂层支架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术后1-8个月随诊期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再次血管重建等的发生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后造影残余狭窄5.0%±4.8%,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支架远端无新夹层,血流TIMIⅢ级,临床随访1-8个月,全部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其中有15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无血管再狭窄发生.结论:短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应用Excel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后无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亦无血管再狭窄发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管腔狭窄程度及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头颅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9例为AIS组,选取同期非脑卒中住院患者88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及管腔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将AIS组分为狭窄率≥50%亚组及50%亚组,比较2亚组稳定性斑块与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率。比较AIS组不稳定斑块和非不稳定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IS组颈动脉多发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及管腔狭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颈动脉狭窄率≥50%亚组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狭窄率50%亚组(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男性、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饮酒是AIS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吸烟是AIS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狭窄程度与AIS发生密切相关;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DCT冠状动脉成像(MDCTCA)与传统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之间的关系。方法415例临床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接受MDCTCA检查。冠状动脉按照狭窄程度分为狭窄≥50%、狭窄〈50%和正常。对患者进行FRS,根据FRS将患者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和高度危险组。比较3组间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类型的差异。结果根据FRS,低度、中度、高度危险组患者分别占36.63%(152/415)、39.28%(163/415)、24.10%(100/415)。冠状动脉CTA正常患者在低度、中度、高度危险组中分别占72.37%(110/152)、46.63%(76/163)、36.00%(36/100)。低度、中度、高度危险组的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50%者分别占6.58%(10/152)、23.31%(38/163)、40.00%(40/1OO),3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病率分别为0.66%(1/152)、3.07%(5/163)、5.00%(5/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RS之间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DCTCA能够提供有关冠状动脉解剖学改变以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新碟呤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新碟呤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血清值,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新喋呤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1);但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喋呤浓度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喋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75岁的患者1073例,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骨量正常组,并记录其合并的心血管疾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组中,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及吸烟所占的比例高于骨量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HDL、体重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保护因素。女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均为老年骨质疏松主要危险合并症。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与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应全面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