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胆道镜检查后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病人,施行胆囊管汇入部切开约2~3 mm,然后经此切开处置入胆道镜进行检查和治疗.探查完成后,不放置T管,直接(一期)缝合胆囊管及汇入部微切口.结果: 自1996年12月至2003年10月间,已施行此术式44例.发现肝外胆管结石27例56枚,术中结石取净率为100%(27/27),阴性探查17例.胆道镜检查或协助取石时间为5~20 min,平均10 min,无一例发生胆瘘.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 d.4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4个月,平均为13.6个月.经B超和CT证实,无一例有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术中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进行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反应小,安全、方便等优点.此方法免除了病人术后带T管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并且适用于大部分胆道结石的病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对34例经胆囊管取石困难、24例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者,采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3~5 mm,完成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后,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并夹闭。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8.1±38.1)min,术后住院日(2.8±1.9)d,胆囊管残端漏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例平均随访时间29.6月(3~51个月),无胆道狭窄,1例术后1年结扎夹游走进入胆总管,再次腹腔镜手术。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安全可行,可提高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4.
胆道探查是肝胆外科的常见手术方式,常规胆道探查的指征包括术前患者的黄疸病史,B超检查中发现胆总管有可疑结石或胆管扩张,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或扪及异常等。以上均是胆总管的探查指征。但临床上常有一部分具有探查指征的病例探查为阴性而所有的探查胆管均需常规安放T管引流,安放T管后患者可能出现胆道狭窄,胆汁引流造成消化功能减弱、水电解质紊乱等;为此笔者于2000年起对部分需要胆总管探查的病例行胆囊颈管汇入部微切开,插入德国产Storz4.8m/n纤维胆道镜探查胆道,对部分病例免安T管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使用5.0 mm胆道镜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方法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并一期缝合汇入部。手术时间75~115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术后住院时间4~10 d;3 例术后少量胆汁漏,保持通畅引流,7 d后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无术后出血、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2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组),68例经胆总管切开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胆漏发生,与对照组[13.24%(9/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降低胆漏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术中微切开胆道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胆道镜检查后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病人,施行胆囊管汇入部切开2~3mm,然后经此切开处置入胆道镜进行检查和治疗。探查完成后,不放置T管,直接(一期)缝合胆囊管及汇入部微切口。结果自1996年12月至2003年8月已施行此术式42例。发现肝外胆管结石26例54枚,术中结石取净率为100%(26/26),阴性探查16例。胆道镜检查或协助取石时间在5~20min,平均用时10min,无一例胆瘘发生。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为8d。3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为14个月。经B超和CT证实,无一例有胆道狭窄表现。结论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进行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反应小,安全、方便等优点,免除了病人术后的带T管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并且适于大部分胆道结石的病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1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病例,常规是采用胆总管切开,探查肝外胆管后置入T形管引流。然而,切开胆总管、T形管引流均可导致较多并发症。我们于1994年2月至1998年2月对19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胆道手术患者,采用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方式治疗胆道结石多采用胆总管切开方式,而忽略了胆囊管这一天然管道的存在。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经胆囊管治疗胆道结石是完全可行的,也相信这将是胆道外科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报道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36例,并取出结石或异物,30例经腹完成,6例腹腔镜下完成.除胰头癌1例放置T管外,其余均一期缝合(或结扎)胆囊管.4例放置右上腹引流管,1例残余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无胆漏,无死亡.随访3个月~5年,35例B超或CT检查无复发,1例胰头癌术后半年死亡.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13年10月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36例,分离胆囊管至近胆总管处,Hem-o-lok结扎胆囊管近端,横行剪开胆囊管远端1/2~2/3周径,置入胆道镜。结果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77 min;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4.2 d。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发生。3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上腹部疼痛症状,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治疗继发性胆管结的适应证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同时,采用LTCBDE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2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中17均成功地完成了LTCBDE的手术操作,手术成功率为74%,手术平均时间约90min。6例改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其中5例行置入T管引流,1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中转率为26%。所有患者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并于术后3~5d拔除,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均随访6~12个月,全组病例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TCBDE具体适应证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术者所掌握的技能及设备条件等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只有条件适合的病例才可以考虑采用此种手术方式,并尝试进行操作;当术中发现操作实在有困难时,应及时更改手术方式,采用经胆总管切开入路行LCBDE。术中操作时注意克服“胆道镜的插入困难和纤维胆道镜的取石操作困难”这两大技术难点,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为45例患者行两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分为两组,其中胆囊管入路组13例(A组),胆总管入路组32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探查阴性率、T管留置率、住院时间、术后残石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术前拟行胆囊管入路组19例,实际完成13例,6例中转为胆总管入路;胆总管组均按术前计划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153.6±35.5)min vs.(117.9±36.1)min]、探查阴性率[23.08%(3/13)vs.12.50%(4/32)]、T管留置率[38.46%(5/13)vs.100%(32/32)]、住院时间[(9.5±3.0)d vs.(15.4±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32.3±13.5)ml vs.(31.5±15.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结石残留。结论:两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选择合适的病例、术者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操作器械精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下网篮取石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间,在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的病例中,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然后经胆囊管胆道镜下网篮取石435 例.结果 本组成功369 例,其余66 例行胆管切开取石,成功率达84.8%.取出胆管内结石最多者9 枚,结石最大直径为12 mm.术后平均住院日为(6.8±1.3)d.结论 经胆囊管胆道镜下网篮取石术是一种低创胆道手术方法,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此技术,更加突出了低创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01—2018-04间,睢县人民医院共成功实施38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手术,其中开腹手术26例、腹腔镜手术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开腹手术时间(98.50±12.78)min,术后住院时间(7.22±1.46)d。腹腔镜手术时间(118.46±10.66)min,术后住院时间(5.48±0.24)d。均未放置T管,术中胆道镜探查及出院时彩超扫查,均未见结石遗留。腹腔镜手术后发生1例胆漏,经充分引流,4天后痊愈。术后均随访8~12个月,未发现胆道遗留结石。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查87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9月至2004年12月8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壹术,5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平均住院7.2d。结论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应首先考虑经胆囊管途径行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术中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9年5月对22例LC术中使用超细胆道镜成功实施经胆囊管途径胆道检查、取石。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6±26)min,取石时间(32±16)min,结石直径均0.5cm。术后腹腔引流液(18±11)ml,术后住院时间(3±1.2)d。16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B超检查无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对于胆囊管较细的病人,LC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检查、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的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