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指对已有脑缺血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发作史的病人给予干预措施,以降低卒中发作和复发的危险。除对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与卒中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纠正外,外科手术、抗释药、抗血小板药物已广泛用于卒中的预防。文章就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指对已有脑缺血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发作史的病人给予干预措施 ,以降低卒中发作和复发的危险。除对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与卒中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纠正外 ,外科手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已广泛用于卒中的预防。文章就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社区二级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社区二级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与研究。方法将2010年11月—2011年11月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依据相关指南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二级预防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二级预防干预,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在血压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个月内平均每周TIA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7,P<0.01);干预组脑卒中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6,P<0.05)。结论社区参与二级预防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二级预防,探讨依从性对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对1年内发病的269例脑梗死患者完成随访,收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吸烟史等)、目前预防性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限盐等)等方面的数据,根据1年内有无复发,将本组病例分为复发组(73例)和无复发组(1%例),分析脑梗死可能的复发危险因素,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依从性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①复发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者的比例均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的心脏病史比例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③口服阿司匹林患者的复发率(24.42%)低于未服用者(38.46%),χ2=4.181,P 〈0.05.④按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病史的人数计算,采取相应二级预防干预措施者复发率均低于未采取干预措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其良好的二级预防依从性有利于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高.其中,脑梗死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脑梗死的防治中,预防复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发现,老年脑梗死的复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献报道脑梗死的复发率为4%~14%.而脑梗死的复发是增加死亡率、住院、长期残疾、痴呆的主要原因,并且危害性高于首次发病者,它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健康问题,因此,针对脑梗死复发的二级预防工作也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曲东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8):587-587
对复发性卒中机制的认识有助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不过,对每一种卒中亚型的复发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尤其是在亚裔人群中。为了对首次卒中和复发性卒中的机制进行比较,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的Shin等进行了一项基于医院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Arch Neurol上。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预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卒中死亡率的下降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复发后残疾和死亡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这种状况已日益引人们的关注。对此,文章就近年来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防及教育等方面的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复发脑梗死和192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首次发病与复发组危险因素比较,复发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与首发组有着显著差异(P<0.05~0.001);脑梗死首发组和复发组比较,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上有显著差异。(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积极防治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防止脑梗死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因患者脑部血流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1].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文拟分析老年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卒中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危险因素和病理改变构成的脑血管突发事件。在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居第一位;在世界范围,脑血管病死亡率于各种疾病中排列第二,致残率居于首位。多数研究证明,缺血性卒中完全可以通过有效干预,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因此,作者就国内外急性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华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5):225-227
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血管性疾病。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美国病因排序中的首位致死和致残性疾病,而缺血性卒中位居第三位。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缺血性卒中在临床上并不鲜见。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男性和女性患者6年内发生卒中的概率分别为8%和11%,而且一旦发生预后极差。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必要明确药物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曲东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5):336-336
试验状态:前期试验从2003年5月开始,计划在19个中心募集500例患者。如果证实可行,则在2004年开始7500例患者的主要阶段。试验目的:探讨在发病12h内将患者纳入卒中预防试验的可行性,并评估早期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卒中死亡率的下降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 ,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复发后残疾和死亡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这种状况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此 ,文章就近年来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防及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William J.Powers Alejandro A.Rabinstein Teri Ackerson Opeolu M.Adeoye Nicholas C.Bambakidis Kyra Becker Jose Biller Michael Brown Bart M.Demaerschalk Brian Hoh Edward C.Jauch Chelsea S.Kidwell Thabele M.Leslie-Mazwi Bruce Ovbiagele Phillip A.Scott Kevin N.Sheth Andrew M.Southerl Deborah V.Summers Tirschwell 徐加平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0,(1):1-43
背景和目的 本指南旨在在单个文件中为治疗急性动脉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全面系列推荐意见.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医生、综合医疗保健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本指南将取代2013年版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指南,同时也是对2018年版AIS指南的更新.方法 写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卒中(IS)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我国卒中患者总数的70%。尽管近年来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IS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居高不下,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主要综述了IS的诊治现状,包括流行病学、诊断、急性期治疗及二级预防策略,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IS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不能预防卒中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建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2):129-129
以前的一些研究显示,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与卒中和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有关。叶酸、维生素B6和B12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但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以降低卒中危险性的疗法的效果尚未得到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对于有卒中病史的患者,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治疗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缺血性卒中(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发表的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参考CHARMS清单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采用PROBAST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风险偏倚和适用性。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12项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模,7项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建模,1项研究采用其他模型建模;7项研究仅进行内部验证,6项研究仅进行外部验证,2项研究进行内部研究和外部验证,5项研究未进行模型验证;IS复发率为2%~48%。20项研究纳入的预测因子为4~20个,最常见的预测因子是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16项研究报道了模型的AUC,为0.55~0.933,其中10项研究模型的AUC≥0.7;3项研究报道了一致性指数(CI),为0.630~0.68;1项研究未报告模型的区分度。仅6项研究进行了模型校准。结论 基于现有文献,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IS复发的AUC为...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血糖代谢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状态.糖尿病前期不仅增高卒中的发生和复发风险,而且也会影响卒中转归.糖尿病前期主要通过胰岛素抵抗、血脑屏障受损等引起缺血性卒中.非药物或药物干预可延缓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的进程,并降低卒中发病和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