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脉冲射频与关节阻滞治疗骶髂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②方法选择42例骶髂关节炎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方法,每组21例,观察组双号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单号关节腔注射得宝松,2周1次,3次为1疗程。2周评估两组患者的骶髂关节自发性、运动时的VAS评分,关节压痛及骶髂关节测试是否阴性。③结果VAS评分关节疼痛与功能改善情况,两组自身对照均有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脉冲射频治疗骶髂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  相似文献   

2.
杨雷  王洪飞  王中海 《海南医学》2012,23(15):45-47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术后Matta评分、术后Majeed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总长度、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21.9%),观察组术后Matta评分总优良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观察组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明显好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术前充分准备及患者积极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刚 《重庆医学》2013,(29):3550-3552
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骶髂关节炎性反应表现的X线片诊断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12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120例体检的健康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骨盆X线片骶髂关节的炎性反应表现及发生率。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Ⅱ期为主,观察组患者的骶髂关节炎性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8%vs.0.0%,P<0.05),以Ⅰ~Ⅱ级改变为主。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骶髂关节炎骨盆X线片多以Ⅰ~Ⅱ级改变为主,常规X线片检查能够提高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及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11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复位效果(术后Matta评分优良率)、患者的疼痛、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性恢复状况(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伤口总长度较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术后Matta评分及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均明显较高,以上各项指标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6月于本院就诊的骶髂关节错缝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功能障碍程度(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52.4%(P0.05)。结论: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疗效显著,能结合两个治疗手段的优点,及时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骶髂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适合一定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骶髂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四川省医学科学院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骶髂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超声引导下骶髂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超声引导组,n=40)和CT引导下骶髂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CT引导组,n=40),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穿刺成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BASDAI、BASF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SDAI、BASF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治疗总有效率82.5%(33/40)、穿刺成功率85.0%(34/40)和CT引导组治疗总有效率90.0% (36/40)、穿刺成功率95.0%(38/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0.0% (4/40).结论 超声和CT引导下骶髂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骶髂关节炎均安全有效,相比而言,超声引导下骶髂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骶髂关节炎更加简便、经济且辐射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骶髂关节炎性反应表现的X线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9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骨盆X线片骶髂关节的炎性反应表现及发生率。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以Ⅱ期为主。研究组骶髂关节炎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为Ⅰ~Ⅱ级改变。结论:常规X线能够提高类风湿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以Ⅰ~Ⅱ级骶髂关节炎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益赛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传统DMARDs药物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疗效对比。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男78例,分为治疗组45例,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2次/周;对照组33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片1 g/次,2次/d,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次,2次/d。治疗周期为12周,对比治疗2、4、12周后的疗效、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疼痛(VAS)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比治疗4、12周后骶髂关节核磁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疗效、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疼痛(VAS)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骶髂关节核磁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时疗效、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疼痛(VAS)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核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较传统DMARDs药物起效快、作用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短期疗效显著优于传统DMARD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前路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与6-12个月后骨盆功能的优良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应用骶髂关节前入路双钢板与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骨盆Tile C1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盆Tile C1型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组,B组为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皮骶髂螺钉治疗组,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总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恶心、呕吐、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骨折复位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MAJEED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生存率均为100%。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总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患者( P<0.01)。B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A组患者( P<0.01)。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骨折复位MATTA分类、术后1年MAJEED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与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微创经皮骶髂螺钉均是治疗Tile C1型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两者远期疗效相似,但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骨盆Tile C1型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应用内收肌拿捏法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50例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行常规推拿,研究组行内收肌拿捏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内收肌拿捏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6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CT扫描与X线检查结果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结果 CT扫描提示,6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中,双侧骶髂关节炎53例,单侧骶髂关节炎7例;而X线检查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45例,单侧骶髂关节炎9例,疑似异常5例,正常1例。骶髂关节炎CT特点为:髂骨侧关节面下出现侵蚀、硬化而变模糊,皮质部分近乎消失,骨质糜烂成融雪状,骨小梁模糊,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缩窄或消失,关节周围骨质疏松;X线特点为:关节面毛糙,骨质侵蚀、硬化,关节腔隙增宽或狭窄,关节出现强直。结论相对X线检查,CT扫描对于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共22例,均在C臂X线引导下使用空心螺钉进行骶髂关节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22例患者均可下地行走,无一例发生骶髂关节移位、疼痛或者关节炎等并发症。6例已经取出螺钉,其他患者未取出,取出螺钉的患者关节无再脱位、再移位。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创伤小的优点,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传统重建钢板与骶髂前路蝶形钢板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行骶髂前路蝶形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重建钢板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损伤恢复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恢复、手术时间、盆骨稳定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也好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骶髂前路蝶形钢板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禾文广 《中外医疗》2014,(20):63-64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该院收治的120例C型骨盆骨折,其中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有62例,设为研究组,单纯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有5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Matta评分以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62例患者全部都I期治愈,对照组58例患者中有53例为I期治愈,5例为II期治愈。研究组治疗后的Matta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32%,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1.94%;对照组治疗后的Matta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4.14%,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2.41%;研究组中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1例出现复位偏移,重新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C型骨盆骨折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术后Matta评分、术后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总长度、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21.9%),观察组术后Matta评分总优良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观察组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明显好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术前充分准备及患者积极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23-26+封三
目的探讨弯针技术在骶髂关节螺钉置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创伤二科应用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骨骨折的50例(68处)患者资料,观察组使用弯针技术置入30处骶髂关节螺钉,对照组常规置入38处骶髂关节螺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单枚螺钉置入时间及术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50例患者共置入68枚空心螺钉,无一枚穿透至椎管或通道骨皮质外。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观察组:优25处,良3处,可2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28处,良7处,可3处,优良率92.1%。组间单枚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时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弯针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徒手置入骶髂螺钉困难的问题,减少调整次数及透视次数,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置钉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炎MRI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钟杰  刘源 《医学综述》2009,15(4):600-603
骶髂关节炎常见于脊柱关节病。传统X线平片、CT不利于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可检出骶髂关节软骨、骨板、关节旁骨髓、关节间隙、韧带及其附着点、腹背侧关节囊的异常。其优势为早于X线平片或CT发现骶髂关节炎,其关节区或关节旁的水肿及异常增强可评价炎症活动性。在临床药物治疗试验中,骶髂关节炎的MRI评分系统可量化影像的变化,监测疗效。MRI无电离辐射危害,适应于筛查和随访,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的影像检查。本文对骶髂关节炎的MRI表现和分级、早期诊断、活动性评价、临床药物试验应用及评分系统研究概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到本院进行特殊疾病鉴定的可疑AS患者,在1周内分别行双侧骶髂关节MRI和CT检查,依据纽约标准进行分级,分为早期(0~Ⅰ级)和晚期(Ⅲ~Ⅳ级)两组,分别进行X2检验。结果 CT和MRI对晚期(Ⅲ~Ⅳ级)骶髂关节炎炎的判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0~Ⅱ级)的判断二者相差较大,对于AS的早期骶髂关节炎炎诊断MRI明显优于CT,具有统学计意义。结论 MRI对AS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9-11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治疗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骶髂关节疼痛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ulligan手法治疗,每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分别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下腰痛功能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O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骶髂关节疼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