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ERCP)、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langiopancreatogra,MRCP)及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EUS)对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372例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ERCP、MRCP、EUS检查,以内镜取出结石为金标准,比较ERCP、MRCP、EUS 3种不同方法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RCP的准确度为98.92%(368/372)、特异度为100.00%(54/54)、灵敏度为98.74%(314/318),MRCP的准确度为91.95%(342/372)、特异度为88.89%(48/54)、灵敏度为92.45%(294/318),EUS的准确度为97.31%(362/372)、特异度为96.30%(52/54)、灵敏度为97.48%(310/318)。不同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ERCP、EUS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明显高于MR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RCP与EUS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行ERCP与EUS的检查结果类似,对于行ERCP术的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MRCP或EUS检查时,可避免不必要的ERCP。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治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属介入和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可重复、恢复快、疗效肯定,在临床诊治胰胆疾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2005年10月~2009年6月对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予以ERCP检查及其相关治疗(EST或ENBD),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与剖腹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行剖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ERCP联合EST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手术时间、结石大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7.2%)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结石大小、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RCP治疗上消化道患者出血的原因,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我院自1996年1月-2009年12月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诊治上消化道的536例患者,从中筛选出现出血并发症1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0.37岁。探究其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16例患者经过不同对应方式处理后均已止血。结论:及时进行处理,可有效减轻ERCP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及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十二指肠镜下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32例≥70岁(治疗组)和141例<70岁(对照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合并其他疾病率分别为34.1%(45/132)和12.8%(18/141),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分别占21.2%(28/132)和10.6%(15/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2.4%(122/132)和94.3%(133/14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2%(24/132)和15.6%(22/14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6±1.8)d和(5.7±1.5)d,操作时间分别为(56±28)min和(54±3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镜下取石术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56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开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早期胆道感染(PEEBI)的预测工具,以期辅助临床进行ERCP术前决策和术后早期个性化干预。 方法 采用观察性双向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ERCP的胆总管结石住院患者,分别采用有向无环图(DAGs)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法(LASSO) 进行基于logistic回归的PEEBI预测,比较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 结果 2020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共纳入接受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 121例,其中77例(3.6%)发生了PEEBI,且主要集中在术后前2天(66.2%)。影响PEEBI的主要因素为非医源的患者相关因素,即糖尿病(OR=2.43, 95%CI: 1.14~4.85)、胆管恶性肿瘤(OR=3.95, 95%CI: 1.74~8.31)和十二指肠乳头憩室(OR=4.39, 95%CI: 1.86~9.52)。DAGs模型较LASSO模型的综合判别能力高3.0% (P=0.007),且DAGs模型外部验证中的区分性能(D=0.133,P=0.894)和校准性能(χ2=5.499,P=0.703)均表现良好。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DAGs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临床可在该工具的协助下采取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早期预防措施,以减少PEEB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取石术治疗,试验组采用ERCP取石术联合EST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  相似文献   

9.
蓝秀英 《健康大视野》2006,14(7):109-110
通过对81例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观察及护理,重点阐述了术前做好患者的各项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熟练掌握上消化道的解剖部位及手术步骤,如何预防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护理,保证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83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腹部B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均诊断为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根据患者的意愿选取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组(A组)(n=116),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CBDE)组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TCBDE)组(B组)(n=67)。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白细胞数、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所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79、6.385、16.059、4.003、5.129、2.504、4.498,6.487、4.609、10.590、2.606、2.871、1.941、2.265,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相当,且同样安全、有效。但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医院条件,个体化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比较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EST小切口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两种手术的临床指标,有利于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选择手术方式,控制手术质量,起到参考作用。方法: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60例随机分为EST、EST小切口联合EPBD两组并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无差异(P>0.05),EST组更易并发出血和胆管炎。结论:EST小切口联合EPBD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胆管炎的并发症发生率,而其手术时间和费用相对增加。EST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会引起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故建议首选EST小切口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取石。  相似文献   

12.
刘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80-2280,F000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近年兴起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操作技术。此方法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痛苦。2009年,我院内镜中心治疗胆总管结石58例,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必要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46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成功率95.8%。另2例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行乳头开窗术取石成功;36例一次取尽结石,11例分2次取石成功,总成功率98%,1例取石失败。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10例,胆道感染4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天。结论:经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述针对性护理在接受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SDS)量表]以及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出血)、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各项质量评分分别为(19.68±3.16)分、(120.33±2.84)分、(121.03±3.44)分、(120.39±3.24)分,SAS、SDS评分分别为(36.67±4.48)分、(39.76±4.06)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66%,护理满意度为96.67%,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展开治疗性ERCP时,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对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包括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早的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山东威海市立医院于2004—10/12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的应用观察体会.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进行胆总管结石ERCP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25例/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之上再予以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老年胆总管结石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开展ERCP治疗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开展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0例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心理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rancrcatograph,ERCP)在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随机选取98例行ERCP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98例ERCP检查者中,胆总管结石52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经内镜下给予27例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取石成功率96.30%。结论 ERCP在明确诊断胆管结石的同时,进行取石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比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007—2010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2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22例。两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中分别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方法。比较两组结石取出成功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评估远期并发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结石取出成功率:观察组96.8%,对照组9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9.7%,对照组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03%,对照组1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P<0.05)。平均住院日:观察组(8.0±2.9)d、对照组(9.0±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优于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是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