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1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了解传导束(锥体束)受损或移位情况,指导手术入路.9例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经第四脑室底部手术摘除,3例累及中脑和桥脑的海绵状血管瘤采用经颞下入路手术摘除,术中行全程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12例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均作显微镜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9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3例神经功能缺失加重,但在术后2个月时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1年复查已明显改善.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平均随访(32.0±23.4)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定,其中5分(恢复良好)3例,4分(轻度病残)8例,2分(重度病残)1例,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尤其是反复出血者,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前行MRI的DTI检查有利于手术入路的选择,适时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运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完全切除肿瘤,术后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29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系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病。外侧裂区多见,通常伴有自发性出血。脑血管造影显示为血管很小的肿块,CT扫描提示为高密度阴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注意保护供血动脉和脑组织,仔细分离切除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和经颅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旨在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和总结经颅入路切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对13年中经颅入路切除的16例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MRI扫描结果和肿瘤大小及其所在眶内的间隙不同,选用单侧额部开颅或经额、经眶上缘入路行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有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并发硬膜外血肿,无其他手术并发症。13例获得随访,无复发。结论:CT和MRI可使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定性,经颅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合适的选择。肿瘤通常可全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7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34.5岁。全部患者均经CT、MRI检查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其中3例患者行DSA检查,无异常发现。病变位于桥脑6例,延髓背侧l例。结果 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其中经后颅窝中线入路4例,于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外侧入路3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7例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最长4年,最短6个月,无复发。结论 选好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适应症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导航下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硕  赵继宗  隋大立  张岩  王嵘 《北京医学》2001,23(6):323-325
目的 探讨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作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辅助工具 ,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 ,应用美国枢法莫 -丹历公司最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进行病灶定位。结果 成功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32例 ,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 3.1%。结论 应用导航技术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可以完成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和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 ,降低手术中医源性损伤 ,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4~69岁,平均47.8岁;MRI扫描T2WI明显高信号和显著均质强化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该组患者均经改良翼点或眶颧翼点开颅,其中9例经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6例经额颞硬膜下入路切除肿瘤,结果9例完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术后11例出现同侧第Ⅲ、Ⅳ、Ⅴ或Ⅵ颅神经麻痹,1例出现对侧偏瘫,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经中颅窝底硬脑膜外入路是手术切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较优的手术方式。放射治疗可使部分肿瘤缩小,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神经外科(5例)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3例)收治的8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中引入超声对病变实时定位,选择距离病变位置最近的功能哑区及合适的手术入路,分离海绵状血管瘤的边界并分块或完整切除。术后对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及随访。结果 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显示病变全切。病理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均未再进一步恶化,5例局灶神经功能症状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恢复,3例癫痫表现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再复发。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够精准定位,在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硕  赵继宗等 《北京医学》2001,23(6):323-325
目的 探讨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作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辅助工具,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应用美国枢法莫-丹历公司最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进行病灶定位。结果 成功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3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3.1%。结论 应用导航技术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完成手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和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降低手术中医源性损伤,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并根据其病灶的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均获良好预后,脑干血管瘤原发临床症状如头痛、呕吐、肿瘤压迫症状、共济失调、偏瘫、吞咽困难等基本消失,除1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新症状,余大部分患者均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未见手术后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的发生;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应根据患者病灶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能显著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4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结果1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髓内型11例,髓外硬膜下型2例,硬膜外型1例。血管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MRI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高,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方法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于2006年9月~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126例术中采用显微镜下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治疗的脑AVM患者并采用GOS评分进行预后评价,来探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与AV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采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26例AVM患者中完全切除病灶123例,未完全切除者3例,术后行伽刀辅助治疗。预后评价按Glasgow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者123例,中度残疾者2例,严重残疾者1例。结论:术中采用供血动脉逐步夹闭法是一种改善AVM手术预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OLD-f MRI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对显微切除运动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中神经功能保护的价值。方法将41例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分为导航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导航组予BOLD-f MRI结合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改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导航组与对照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导航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导航组术后3个月KP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 BOLDf MRI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在显微切除运动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中具有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和评价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愈后。方法 手术切除12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其中7例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女6例,男1例,共8个病灶,6个病灶位于桥脑,1个位于延髓,1个位于中脑,桥脑和延髓部肿瘤采用经四脑室底入路,中脑部肿瘤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并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病灶精确定位。结果 病灶均作全切除,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2例神经功能缺失加重,但在术后4个月和3年随访时,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中脑病变患者术后病情加重,病理检查提示该患者除海绵状血管瘤外,还伴有少枝胶质瘤1级,经平均42个月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微侵袭技术,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和显微手术方法.方法 对28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其中1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后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畸形.全组患者均经后背正中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2例行全脊髓血管造影,均无染色.结果 28例均为单发,8例位于颈段,12例位于颈胸段,4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腰段,2例位于圆锥马尾部位.MRI检查显示团块状短T1长,12信号,中间由点条状长T1短T2信号分隔而形成桑葚状混杂信号团,周边绕以低信号团,尤以T2WI显著.随访3个月~6年,全组均未见复发,16例术后功能明显恢复.结论 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术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优选治疗方法,术中精细的显微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治疗方法。结果全切除27例(87.1%),大部分切除3例(9.7%),部分切除1例(3.2%)。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未完全切除者术后给予放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的可行性。方法应用F.L.FischerZD定向仪,CT定位,对24例脑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病灶进行立体定向开颅显微手术。病变性质胶质瘤14例,脑囊虫2例,转移瘤2例,脑脓肿1例,脑膜瘤1例,动静脉畸形(AVM)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异物1例,炎性肉芽肿1例。病灶直径为1.5~3.0cm,>3.5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胼胝体动脉脉畸形(AVM)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治疗8例胼胝体AVM的结果。结果:7例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1例行术中AVM栓塞加手术切除。全切5例,次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1例扭绝手术,半年后死于再出血。随访5例,平均随访26月,均恢复良好。绫:胼胝体AV-经诊断明确,应积极行显微手术切除。对难以全切者可行栓塞治疗或栓塞后切除。对深部术后部分  相似文献   

18.
A 65 Year-old man with an episode of absence attacks and mild mental changes was admitted to the clinic. A skull X-ray film demonstrated a mild spotty calcification in the left frontal region. The lesion was recognized as a heterogeneous high density and irregular round egg-sized tumor 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d appeared as an avascular mas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 The patient also had abnormal low-intensity spots that were widely scattered in the supratentorial, parieto-temporal cortex, cerebellum and the pons on MRI (gradient-field echo method). Abdominal echography demonstrated a single tumor shadow in the liver. Only the frontal lesion removed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a cavernous angioma. The scattered low density lesions observed with the MRI (both T1 and T2 weighted) were also indicative of a cavernous angioma. These lesions were probably caused by hemosiderin at different phases of chemical breakdown. The cases of multiple cavernous angiomas reported by McCormick and Rubinstein had a similar appearance with a spot-shaped hemorrhage or angioma. Many other reports of multiple lesions will probably appear in the future with the use of MR, since a small cavernous angioma can be easily visualized by gradient-field echo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