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2年至1983年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0例(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50例用中西药治疗;20例用西药治疗,作为自然对照组。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资料分析治疗组50例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0~30岁14例,31~40岁25例,41~50岁6例,51~60岁4例,61~70岁1例;病程1~5年29例,6~10年12例,10年以上9例;工人31例(占62%),干部16例,农民3例。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单纯型17例,糜烂型20型,出血型13例。病理检查结果: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24例,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对照组20例情况大致相同。二、治疗方法 1.中西药组:采用一星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79年12月至1980年12月应用镇江中药厂制胃安Ⅰ、Ⅱ号胶丸,治疗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纤维胃镜直视活检病理对照分析,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26例,女10例。年龄:31~40岁8例,41~50岁14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4例。40岁以上计28例,占77%。职业:干部26例,工人9例,农民1例。病程:1~5年19例,  相似文献   

3.
我站在1989~1991年3年间,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喘息型)60例进行冬病夏治,用白芥子穴位贴敷发疱疗法,临床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94岁。4~6岁7例;10~19岁5例;20~29岁1例;30~39岁8例;40~49岁12例;50~60岁10例;大于60岁17例,以40~60岁为多(22例占36.6%)。单纯型慢支28例,喘息型慢支24例,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损病3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于1978年研制中药“黄射汤”口服剂和外洗外敷剂治疗外阴白色病损病以来,疗效显著。现将经病理切片诊断的380例患者的疗效及其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观察作以下介绍。临床资料1.年龄及病程:本组发病最小者4岁,最大者76岁,以中年人最多,其中4岁1例,11~20岁6例,21~30岁73例,31~40岁121例,41~60岁122例,51~60岁41例,60岁以上15例。病程:1~5年129例,6~10年147例,11~15岁66例,16~20年25例,20年以上13例。2.治疗前后的病理变化:380例患者,皆于治疗前,在外阴的白色病损明显处取活体组织(0.3×0.4cm~2)1~2处作病检。病理诊断分五型,其中36例(增生型19例,硬萎苔藓2例,混合型2例,单纯型13例。)皆于治  相似文献   

5.
疏肝健脾汤治乳房囊性增生病5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590例患者,年龄在20岁~30岁者82例,30岁以上~40岁者338例,40岁以上~50岁者159例,50岁以上~60岁者7例,60岁以上者4例;病程1年~2年者420例,2年以上~4年者116例,4年以上~6年者24例,6年以上~8年者15例,8年以上~10年者15例;乳房肿块呈片状型者476例,结节型者114例;发于单侧乳房者42例,发于双侧乳房者548例;有512例以往曾接受过治疗。2 治疗方法疏肝健脾汤组成: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3g,台乌10g,香附10g,郁金10g,陈皮7g,娑罗子10g,枳壳10g,蒌仁10g,桔梗10g。加减法:乳胀甚者加橘核仁10g;乳痛甚者加川楝子10g,公英15g;乳…  相似文献   

6.
分型辨治结合调周治疗慢性盆腔炎3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盆腔炎症状散见于中医学带下、腹痛、不孕、痛经、月经不调、瘕等病证中。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肝肾不足 ,脾胃虚弱 ;标实主要为湿、热、瘀、滞。笔者在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6月的临床过程中 ,根据此病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 ,采用分型辨证施治结合调周的方法 ,治疗 33例患者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3例 ,全部为妇科门诊病例。年龄 2 2~ 30岁 11例 ,31~ 40岁 19例 ,41~ 47岁 3例 ;病程 1~ 3年 2 9例 ,4~10年 3例 ,13年 1例 ;湿热夹瘀型 18例 ,血瘀痰阻型 2例 ,气滞血瘀型 11例 ,肝肾不足…  相似文献   

7.
我室从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对4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别采用HOAP方案和HOA方案加中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情况 HOA组25例病人,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3~17岁4例,18~30岁7例,31~40岁9例,41~54岁6例。HOAP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6岁1例,13~17岁3例,18~30岁10例,31~40岁4例,41~54岁  相似文献   

8.
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20岁以下者1例,21~40岁15例,41~60岁12例,60岁以上者4例;病程:1~5年者5例,6~10年者16例,10年以上者11例。治疗前均经胃镜或病理检查而确诊。治疗  相似文献   

9.
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通过临床确诊者 29例,病理诊断11例。属内在型2例,外在型35例,混合型3例。年龄23~46岁。病程1~10年26例,10年以上14例。未婚1例,已婚39例。按 Acosta 分度法,有轻度病变的异位症20例,中度病变1例,重度病变19例。治疗分以下4型:(1)寒凝血瘀型(25例):除表现血瘀的一些症状外,还兼有寒证。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川芎、生蒲黄、肉桂各6g,元胡索、赤芍、五灵脂各10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狐惑病1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中医》1990,(1):50-52
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62例,女80例,男:女=1:1.3;16~30岁102人,31岁以上40人,年龄最大者70岁;病程6个月~1年120例,1~+年~5年4例,6年~10年12例,10~+年~13年6例;发病季节中春季发病的106例。二、临床表现阴部溃疡102例(71.83%,按Finnerud氏分类法,粟粒型者47例,下疳型者69例,坏死型者23例,多数发生在小阴唇外侧和大阴唇  相似文献   

11.
<正> 近25年来,我们在荨麻疹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中,主要是探讨荨麻疹的发病病因及其有效治疗药物,我们根据大量的荨麻疹患者发病时外界不同气候环境及一昼夜24小时不同时间关系,初步把荨麻疹划分为5型,进行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5例,其中男33例,女82例。年龄:5~10岁4例,11~15岁5例,16~30岁49例,31~40岁24例,41~60岁23例,60岁以上者10例。病程:一月以内者25例,半年以内者35例,半年至1年者10例,2~5年者24例,6~10年者9例,11~20年者8例,20年至30年者4例。分型:热型者62例,寒热型者10例,早晚型者26例,寒冷型者16例,高热型者1例。辨证论治 1.高热型:除全身泛发大量的  相似文献   

12.
重用蒲公英辨证治疗慢性胃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自1995~1998年,重用蒲公英辨证治疗慢性胃炎40例,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男25例,女15例;病史1年8例,2~3年13例,4~5年10例,5年以上的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湿热中阻型17例,肝郁气滞型12例,痰瘀阻络型4例,阴虚湿热型7例。2 治疗方法2.1 湿热中阻型 主证:胃脘灼痛,胀闷,口苦粘腻,泛吐酸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则:清热化湿,和胃止痛。方药:蒲公英60g,黄连12g,栀子12g,川厚朴10g,枳实12g,青皮12g,白豆蔻10g,半夏10g,延胡索10g。方中蒲公英、黄连、栀子、川厚朴、半夏清热化湿,枳实、白豆蔻、延胡索、青…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近10年来采用自拟“抗痨灵”配合雷米封治疗肺结核107例,通过临床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治疗组:107例中,男85例,女22例,年龄21~30岁18例,31~40岁11例,41~50岁33例,50岁以上45例。病程5年以下45例,5~10年33例,10年以上29例。分型:Ⅱ型7例,Ⅲ型90例,Ⅳ型10例。 2、对照组:107例中,男94例,女13例。年龄21~30岁19例,31~40岁19例,41  相似文献   

14.
报道:54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6例,女18例;年龄:35~45岁16例,46~55岁20例,56岁以上18例;病程:2~4年15例,5~10年22例,10年以上17例。依据《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并结合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伴有非典型增生4例,肠上皮化生3例。中医分型:肝胃不和型12例,气阴两虚型16例,脾胃虚寒型6例,湿热郁滞型12例,气滞血瘀型8例。治疗用自拟参七胃康汤。药物: 党 参12g 丹 参15g 三 七6g 玫瑰花9g 白 术12g 当 归10g 白 芍12g 黄 连3g 阿 胶10g(烊化) 延胡索10g 砂 仁8g 香…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0年以来,我们以中医辨证加肾炎合剂治疗慢性肾炎50例,其中住院治疗27例,专科门诊治疗23例,现将治疗观察情况报告于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6~30岁26例,31~40岁15例,41~50岁6例,50岁以上3例。病程1年以内者30例,1~+~4年者8例,4~+~10年者8例,10年以上者4例。按西医分型,本组50例中属普通型31例,肾病型12例,混合型7例。  相似文献   

16.
<正> 临床资料 45例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16岁以下3例,16~30岁24例,31~40岁8例,41~50岁5例,50岁以上5例。病程1年以内者28例,1~2年者5例。2年以上者12例。入院时中医辨证分型:脾气虚弱型20例。脾肾阳虚型2例,湿热型20例,阴虚型3例。按西医分型:普通型10例,肾病型31例,高血压型4例。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氦氖激光治疗病毒性角膜炎61例82眼(下简称为本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1例82眼,男38例,女2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1岁,平均36.5岁。病程1年以内者26例,1~3年者13例,4~10年者14例,10~40年8例。单限40例,双眼21例。其中原发性角膜炎20眼,复发性62眼。病变分型为:上皮型27眼,浅实质层型32眼,深实质层型23眼。对照组55例61眼,男4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8岁,平均29.5  相似文献   

18.
齐云 《天津中医药》2001,18(3):23-24
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比较难治的一种类型.笔者就1998年~2000年住院病人中36例脓疱型银屑病临床情况做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病程为1周至30年不等,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0岁以下2例,11~20岁4例,20~30岁4例,31~40岁8例,41~50岁10例,51~60岁6例,61岁以上2例.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常呈不规则发热、咽喉炎、淋巴结或脾肿大、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中含有嗜异性凝集素等表现。临床易被忽视或误诊。目前治疗方法不多。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30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共治疗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15岁~20岁者10例,21岁~30岁者16例,31岁~40岁者4例。 2 治疗方法以中药治疗为主。处方:板蓝根50g,大青叶30g,山豆根30g,射干30g,防风10g,荆  相似文献   

20.
自1984年以来,我们以“水牛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54例,获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单纯型32例,关节型10例,腹型8例,肾性4例;女性32例,男性22例;10岁以下12例,11~20岁37例,21岁以上5例。二、治疗方法基本方:水牛角40~100克,生地黄10~30克,赤芍药10~20克,丹皮10~20克。水牛角先煎半小时以上,后下余药,半小时后取汁口服。一般每日一剂,重症可日服2剂。加减法:兼风热表证加蝉衣、牛蒡子、防风、野菊花、山豆根;有关节炎症状加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