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物百忧解及舒乐安定,共16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较对照组低(14.7%和32%,P<0.0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0和5.9%,P<0.05),部分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中应用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17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纳入该次研究,将其按照自主意愿选择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抗抑郁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单一常规基础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疼痛程度、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PIS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时的NP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对空腹血糖及HbA1c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变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治疗态度及应用降压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5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28例,给予降压、抗抑郁治疗及健康教育;对照组27例,仅给予降压及抗抑郁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内对治疗态度及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入院时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及服药依从性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干预组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9.6±3.7)分对(12.9±4.2)分,P<0.013;服药依从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改变患者治疗态度、提高患者遵医服药依从性,还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舍曲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抑郁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ACS伴抑郁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舍曲林进行抗抑郁治疗,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左洛复)50mg/d,共12周;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97例,均行PCI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ET-1和NO水平、治疗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ACS患者PCI术后血清ET-1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药物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血清胃泌素-17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和血清胃泌素-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IQLI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短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32例,随机均分为10mg瑞舒伐他汀组和20mg瑞舒伐他汀组,并选择非冠心病患者1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入院时的TM及hsCRP水平,并观察两治疗组1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浆TM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d后两组TM[10mg组:(54.09±52.45)μg/dl比(15.65±2.30)μg/dl,20mg组:(70.27±62.43)μg/dl比(19.86±5.49)μg/dl]及hsCRP[10mg组:(126.35±76.08)ng/ml比(54.85±45.30)ng/ml,20mg组:(125.35±60.29)ng/ml比(58.14±53.54)ng/m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但两种治疗剂量对ACS患者血浆TM、hsCRP影响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且其随访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再发心绞痛明显低于10mg组(18.75%比62.50%,P<0.01)。结论:早期强化他汀药物(20mg/d)治疗能降低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九味镇心颗粒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伴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口服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九味镇心颗粒,疗程4周,同时两组进行心理护理、疏导及支持治疗。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HAMA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5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焦虑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8例,将14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74例)和疏血通组(74例),以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血浆NT-pro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Ⅱ级~Ⅳ级患者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疏血通组与常规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疏血通组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降低ACS患者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改善ACS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并发焦虑障碍患者焦虑评分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80例ACS患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评分,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SAS评分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根据SAS评分将ACS患者分为无焦虑组82例,焦虑组98例(轻度焦虑54例,中度30例,重度14例)。焦虑组冠状动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为(36±22)分,显著高于无焦虑组Gensini评分(25±13)分(P<0.01)。SAS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6,P<0.01)。结论:ACS患者焦虑障碍程度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72例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6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下降(P均〈0.01),4周末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周时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升高,激惹、迟缓退缩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且社会功能、社会兴趣、激惹和抑郁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ACS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兴趣、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明胶酶B(MMP 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MP 1 )水平 ,探讨两者水平与粥样斑块破裂的关系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3 0例 ,ACS患者 5 4例 ,并选择 3 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随机将ACS患者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 3 0例 )及常规治疗组 ( 2 4例 ) ,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MP 9,TIMP 1水平变化。结果 :SAP、ACS、健康对照组三组之间MMP、TIMP 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 9、TIMP 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MMP 9升高及TIMP 1降低与粥样斑块破裂明显相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MP 9水平 ,升高TIMP 1水平 ,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苯那普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入选70例ACS患者为ACS组,并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又分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2例,对照组32例。比较各组Toll样受体4(TLR4)、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ACS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苯那普利治疗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ACS患者TLR4过度表达及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MMP-9分泌,稳定ACS易损斑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术(PCI)术后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L)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影响,探讨解毒活血中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的机制。方法采用经皮Seldinger穿刺法或经桡动脉穿刺法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检测PCI术前及PCI术后用药30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CD40-L、tPA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0-L及tPA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解毒活血中药能降低ACS患者PCI术后CD40-L及tPA水平,抑制PCI术后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对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疗效。方法:168例有AR的ACS患者随机被分为三组:一组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剂量维持不变),一组为阿斯匹林加量组,一组为联合治疗组(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服双嘧达莫)。于入院时及两周后分别检查血小板聚集率、尿11-脱氢-血栓素(11-DH—TxB2)等项指标。结果:上述三组于入院当日上述两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值。至二周后阿斯匹林加量组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能更有效地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17.
杨晓云  樊静静  刘鸣  左萍  吴杰 《心脏杂志》2012,24(2):219-221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方法:97例ACS患者(ACS组)与9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98例正常人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机自动测定DC值并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ACS组患者中,异常D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ACS组患者的DC值明显低于SAP组与正常对照组;ACS组患者的DC与HRV密切相关。结论:ACS患者的DC减弱,DC变化与HB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09例确诊为ACS患者(ACS组)和69例心脏正常者(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及心率变异指标。同时检测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根据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的变化对所有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AMI亚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UAP亚组,58例)。比较各组HRT的差异,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HRT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TO明显升高(P0.05),TS明显降低(P0.01)。与UAP亚组比较,AMI亚组患者Gensini评分升高,TS明显降低(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TO呈正相关(r=0.23,P0.05),与TS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 ACS患者HRT现象明显受损,提示ACS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并且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ACS组8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 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按随机原则,将ACS患者划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普通治疗组,每组各43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样本血清IL-18、MMP2水平,比较各组血清IL-18、MMP2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IL-18、MMP2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及普通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IL-18、MMP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IL-18、MMP2水平,抑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和基质成分的降解,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降低AC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100例,在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常规药物组,随访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术后6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间的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再狭窄率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降低,而替米沙坦组下降更明硅(P〈0.0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86例.两组支架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米沙坦组晚期管腔丢失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并可减少其介入术后晚期管腔的丢失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