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2003年以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5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恭慧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52-1152
近年来 ,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 ,机体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下降 ,致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 )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1985~ 2 0 0 2年 ,我院误诊 1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隐脑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 12岁。发病前有慢性疾病史者 2例 ,1例为白血病 ,1例为肾病综合征。1.2 误诊情况 ①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3例。患者起病均缓慢 ,低热、头痛、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阳性 ;腰穿脑脊液压力高 ,细胞数 10 0~ 30 0× 10 6/L ,蛋白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因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奇贤  周亮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56-1057
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 ,机体菌群失调或免疫力下降致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隐脑 )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此外 ,由于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显著低下 ,其隐脑发病率更高 ,据报道 5 %~ 10 %的艾滋病患者发生隐脑[1] 。但是 ,隐球菌脑膜炎表现复杂 ,无特异性 ,易被误诊 ,误诊率一般在 5 0 %以上[2 ,3 ] 。早期确诊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 1990~ 2 0 0 2年收治 13例曾被院内外误诊 ,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误诊 13例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5~ 4 2岁 ;病程最短 2 1天 ,最…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在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中并非少见,因临床表现复杂,又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我院1979年至1991年收治隐脑患者18例,其中14例曾被误诊,误诊率高达77.7%,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32.8岁。误诊时间最长者半年,平均33天。误诊病例简况如下:一、本组中6例以发热、头痛、呕吐、情感淡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汝芬  肖向莉 《临床荟萃》2007,22(7):506-506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其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现就我院2000年至2005年2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5~2000年国内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较易误诊。为了解近年来国内隐脑的误诊情况,笔者对1995~2000年间国内文献中有关隐脑的误诊病例报道进行了复习,现就误诊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1.1 方法 数据来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  相似文献   

7.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崇雨田 《新医学》2003,34(6):343-345
1引言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少数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由于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加之许多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较容易造成误诊误治;隐脑常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在国外,新型隐球菌感染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也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患者正逐年增多,隐脑已不再是罕见疾病,临床医师应熟悉及掌握隐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诊断与治疗体会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和诊断、误诊及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期间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3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以中青年多见.46%患者既往患慢性乙肝,肝硬化、糖尿病、肺部真菌病、肾病综合征等疾患.误诊率达52.9%,主要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以二性霉素B(AMB)联用氟康唑(FLU)为主.[结论]隐球菌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及时反复多次脑脊液涂片检查是关键.AMB联合FLU为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新型隐球菌属溶组织酵母菌的新型变种,具有荚膜,最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隐脑多见于成年人,儿童隐脑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2年~2005年10月收治的13例隐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隐脑患儿,男8例,女5例;男女比例1.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病死率高,极易误诊。我院1980~1997年收治16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 16例中男 9例,女 7例;年龄 4~ 65岁,平均40.67岁。病前有其他慢性疾病史者11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1.
隐球菌脑膜炎误诊与预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误诊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统计分析137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误诊及其预后。结果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误诊,误诊疾病达34种,每一例被先后误诊疾病1~4种不等,其中误诊疾病两种以上的有22例。137例中治愈38例,好转34例,恶化而放弃治疗8例,死亡57例。结论 首诊对生本病认识不足,缺乏警惕;实验室对病原菌检测水平率高足延误诊断的主要因素,误诊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预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刚 《浙江临床医学》2003,5(11):822-822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 ,多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并常致深部感染。其中新型隐球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 ,亦可侵犯骨髓、皮肤、粘膜和其他内脏 ,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最为多见 ,也最为严重[1]。新型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 (AIDS)病人的一种机会性感染 ,已成为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作者于2000年8月~2002年8月在中国援中非共和国医疗队友谊医院内科工作期间 ,确诊AIDS125例 ,其中合并隐脑者26例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合并隐脑的26例 ,占AIDS总病例的20.8 %。患者均为当地的黑…  相似文献   

1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院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1986年至1996年6月共收治已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3例,其中院外就诊2次以上而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的计16例,住院就诊误诊为其它疾病的6例;共误诊22例,误诊率达66.7%。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均系住院病人,行CSF墨汁染色镜检均发现新型隐球菌或培养出隐球菌。 1.2 院内外误诊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3~55岁,平均年龄32.1岁;同时合并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7例,其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何杰金氏病1例,再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18例误诊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并不罕见,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较高,在与死亡有关的因素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延误诊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本文就中山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1955年至1998年2月收治的118例隐脑病例,对其诊断与预后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18例隐脑中男78例,女40例,年龄4~65岁,(平均36.8岁),确诊时间最长230天,平均63.4天。1.2 确诊依据 本组118例均在入本院前或住院期间确诊,腰穿脑脊液涂片发现新型隐球菌109例,脑室穿刺脑脊液涂片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的认识,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老年CNM误诊病例并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就其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本例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头颅CT扫描示腔隙性脑梗死;磁共振检查示双侧侧脑室体旁白质片状脑缺血、脑动脉硬化.脑脊液检查异常,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涂片可见成堆新型隐球菌,细菌培养有成堆新型隐球菌生长,确诊为CNM.结论:对长期头痛的老年、低热患者要及时做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查,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肿瘤科医生诊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减少误诊提供帮助。方法 12例恶性肿瘤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均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和肿瘤脱落细胞检查、脑脊液涂片和培养查隐球菌、脑CT扫描。7例病人用两性霉素B治疗,5例病人用氟康唑治疗。结果 脑脊液压力增高10例(10/12)、细胞数增高9例(9/12)、蛋白质增高6例(G/12)、糖及氯化物降低8例(8/12)。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10例(10/12)、脑脊液培齐检出隐球菌12例(12/12)。脑CT扫描显示脑室扩张且无肿瘤占位征象5例(5/12)、脑CT扫描未见异常改变7例(7/12)。12例中死亡7例,死亡率(7/12)58.3%;治愈5例,治愈率(5/12)41.7%。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恶性肿瘤病人合并感染中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病情重,死亡率高,应引起肿瘤科医生高度重视。凡临床上出现发热、颅高压症、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都要想到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误诊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院曾被误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隐脑 )临床表现复杂 ,且不典型 ,容易误诊 ,对治疗反应不敏感 ,病死率高。 1984年以来本院收治隐脑 1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2 (2 0~ 57)岁 ,有接触鸽子史者 2例。 16例均为住院病人 ,具有脑膜炎的症状、体征和脑脊液改变 ,并经病原学确诊。入院后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7例 ,病毒性脑膜炎 3例 ,血管性头痛 3例。首次诊断为隐球菌脑膜炎 3例 ,其中 1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本组首发症状 14例有程度不等的头痛 ,9例表现为剧烈头痛 ,…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1984~2005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真菌感染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极易把后者误诊为前者;而结脑同时合并隐脑者较为少见,其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死亡率高。我们收治3例临床确诊的结脑合并隐脑患者,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