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显微椎间盘摘除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与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6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1例,其中MED组46例,MSLD组45例。前瞻性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MSLD组较MED组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费用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3例硬膜撕裂,MSLD组0例;MED组5例术中转开放手术,MSLD组0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功能评定结果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组较MED组手术创伤小、费用低、视野清晰、立体感强,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 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与传统的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0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椎间盘镜术(MED)组64例,对照组为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66例,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时间情况.[结果]经术后6个月~11年的随访,椎间盘镜术(MED)组优良率为93.5%,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优良率90.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ED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时间优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P<0.05).[结论]椎间盘镜术(MED)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相同,但椎间盘镜术(MED)具有创伤小、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对照术前、术后情况,根据功能评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和Maenab腰椎评价标准,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口大小等指标。平均随访时间7.5个月。结果33例术后第6小时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术后平均6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14d生活自理,平均25d恢复工作;优19例(57.6%),良12例(36.3%),优良率占93.9%。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补充,创伤小,康复快,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7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探讨其适应证、技术要点。方法对177例(21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术后7d内出院;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8个月,术后按Macnnab标准行功能评级:优141例,良27例,可9例,优良率94.9%。结论椎间盘镜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脊柱稳定性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是脊柱微创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10月,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平均35.4岁。结果:随访100你,随访时间6个月-1年7个月,优良率92%,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出血少,较好保留了脊柱稳定性,熟练的基本功能镜下操作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系统(M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2000年12月至2008年6月,使用后路显微内窥镜系统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手术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治疗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一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组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进行术后短期项目比较。结果术后短期疗效评价依照Nakai分级,优良率91.7%。治疗组有2例脑脊液漏,其中1例转为开放手术,余无严重并发症。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比较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外,其余项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行腰、腿疼平均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评分)显示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明显下降。Oswestry功能指数(ODI)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从术前平均45.6降至术后22.4(P〈0.01)。结论对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类型进行分类,术前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技巧是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MED与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评价ME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124例接受MED,男72例,女52例,平均年龄37.6岁(26~63岁),病变节段:L4,566例,L5S158例。同期137例经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男66例,女71例,平均年龄44.5岁(25~71岁),病变节段:L4,564例,L5S173例。MED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MED组平均随访14.5个月,单节段手术时间(85±15)min,失血(50±10)ml,术后卧床(50±8)h。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15.5个月,手术时间(60±15)min,失血(80±20)ml,术后卧床(150±24)h。MED组手术后切口疼痛轻,镇痛治疗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随访结果:优94例,良25例,可5例。开放手术组症状改善情况与MED组相似。结论: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比较,MED表现相似的短期临床效果,但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总体变化特点及疗效影响因素,并比较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术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为42岁。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者36例,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者28例。对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开窗手术组比较,两者近期手术效果近似,但MED组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后路椎间盘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采用腰椎间盘镜切除系统(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的76例作对照组。结果按JOA评分系统MED组术后两周改善率平均为75.6%,对照组术后两周改善率平均为7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手术适应症狭窄。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手术与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将二者的手术疗效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出血量略多于MED组,手术时间少于MED组。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Macnab评定标准,小切口手术组:优28例,良18例;MED组:优30例,良24例,二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手术与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且操作方便。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与传统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3月采用临床同期、随机化、病例对照研究。将97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后路MED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按1994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制定的手术疗效标准评价术后出院时疗效,并按照腰痛疗效评分方法评价其术后6、12和24个月时的临床效果。结果:MED组有2例发生脑脊液漏,对照组有2例定位错误、3例脑脊液漏和1例马尾神经损伤。MED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1/3,术中出血量减少100ml,术后住院时间缩短5.8d。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缩短9d,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减少24.2d,住院费用减少737元。MED组患者出院时的优良率为92.0%,对照组为91.5%,差异无显著性(P〉0.05)。MED组术后6、12和24个月时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8.0%、86.0%和84.0%,对照组分别为91.5%、91.5%和89.4%,各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2年内效果相近,但MED安全可靠,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早、且费用较少的优点,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r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1999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52例,其中单间隙椎间盘突出1737例,L2/310例,L3/419例,L4,51013例,LS/S1695例;双间隙椎间盘突出115例,L3/4和L4/511例,L4/5和LS/S1104例;中央型突出161例,旁中央型923例,外侧型696例,极外侧型72例。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术中发生椎管内静脉丛出血48例,42例通过镜下止血后完成髓核切除,6例改为开放椎间盘切除术;定位错误47例,术中发现后调整内窥镜位置完成手术:硬脊膜破裂21例,2例改为开放手术;髓核遗漏13例,二期再次行髓核切除术;神经根损伤6例,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1295例患者获得3—69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出现椎间感染6例,2例保守治疗,4例行椎间病灶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32例,11例再次应用MED治疗,21例行开放椎间盘切除手术.并对其中的8例采用椎间植骨、单侧腰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症状缓解;术后遗留活动后明显腰部疼痛124例.腰椎CT检查未见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压迫,经过止痛药物、腰背肌锻炼及物理治疗后好转。结论:熟练精细的操作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正确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是减少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 2000年12月至2008年6月,使用椎间盘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手术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治疗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一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tomy,MED)手术组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进行术后短期项目比较。结果术后短期疗效评价依照Nakai分级,优良率91.7%。治疗组有2例脑脊液漏,其中1例转为开放手术,余无严重并发症。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比较除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值0.05,后者P值0.01)外,其余项目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对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类型进行分类,术前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技巧是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浅析后路显微内窥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采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系统(M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行髓核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92例, 随访3-16月,按Macab标准:优80例,良9例,可3例。结论:MED具有创造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自2007-06-2013-12在本院因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骨骺离断行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MED组、开窗组各2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疗效按Nakai评价标准,分优、良、可、差四级,两组术后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切除椎板骨量、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优于椎板开窗组。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疗程短,有效防止术后脊柱失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ED组(48例,采用MED治疗)和PTED组(48例,采用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PTED组长(多)于MED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MED组2例、PTED组3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VAS评分:两组术后第1天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MED组优良率为87.50%,PTED组优良率为89.5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和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的效果,MED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但PTED更微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除术(MED)及MED与胶原酶溶核术(CCNL)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60例单纯行MED治疗(MED组),另60例在行MED的基础上向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600U(MED CCNL组)。术后观察并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按照MacNab标准评定,MED组有效率为83.3%,MED CCNL组为9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MED与CCNL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MED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显微内镜经后路椎板间隙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r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Ⅱ)对53例多节段(双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和9例极外侧型(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50~130 ml,平均70 ml.住院时间5~19 d,平均13 d,术后12 d拆线,切口全部Ⅰ期愈合.137例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无并发症.按Nakai分级标准: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优40例,良11例,可2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优53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椎间孔外型中优6例,良2,可1例.结论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Ⅱ)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显微椎间盘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共47例(56个间隙)。结果 47例随访1.5-13个月,按Macab分级:优41例,良5例,差1例。结论 MED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后路椎间孔镜下(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01微创治疗的108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TED组和MED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术前Od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westrisabilityindex,ODI)评分、术后1年随访ODI评分以及术后腰部功能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PTED组较ME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MED组(P0.05);两组术后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ODI评分、术后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MED,PTED具有更多优势,较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