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40例临床与病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 15 4例 ,经血培养证实的4 0例 (血培养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 90 5 0血培养仪 ) ,现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 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男 2 9例 ,女 11例 ,其中胎龄 <37周 3例 (7.5 % ) ,足月儿36例 (90 % ) ,足月小样儿 1例 ,过期产儿 1例 (2 .5 % )。经脐部感染 2 1例 (5 2 .5 % ) ,皮肤粘膜感染 12例 (30 % ) ,呼吸道感染 5例 (12 .5 % ) ,肠道感染 1例(2 .5 % ) ,胎膜早破 1例 (2 .5 % )。发热 19例 (47.5 % ) ,体温不升 1例 (2 .5 % ) ,少吃、少哭…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为儿科常见病之一 ,1985年 12月到 2 0 0 1年 12月我科共收治经血培养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 6 9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9例中 ,男 4 0例 ,女 2 9例 ,男女之比1.38∶ 1,早产儿 2 7例 ,占 39.1% ;足月儿 39例 ,占 5 6 .5 % ;过期产儿 3例 ,占 4 .6 % ;脐部感染 2 8例 ,占 4 0 .6 % ;呼吸道感染 13例 ,占 19% ;皮肤黏膜感染 12例 ,占 17.4 % ;腹泻病8例 ,占 11.6 % ;不明原因 8例 ,占 11.6 %。全部病例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 [1 ] 。1.2 临床表现 :发热 2 9例 ,占 4 2 % ;体温不升 32例 ,占4 6 .4 % ;少哭…  相似文献   

3.
4.
钱志辉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57-758
目的了解新生儿感染血培养的分布及对抗生素敏感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121例新生儿败血症。按发病日龄分为早发性与晚发性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以少吃、反应差、皮肤黄疸、脓疱疹、脐炎、肺部罗音为主要表现,皮肤、脐部及肺部感染为主要感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两组主要的致病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性低,对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唑啉、头孢唑肟高度敏感。结论防治皮肤、脐部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措施。致病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我院儿科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9月收治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 ,需氧菌血培养阳性病例 5 8例 ,对各菌株行药敏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新生儿败血症 5 8例 ,男 32例 ,女 2 6例 ;足月儿 5 2例 ,早产儿 4例 ,过期产儿 2例 ;发病时间 :出生~ 3d17例 ,4~d 2 0例 ,8~ 14d 5例 ,15d后 16例 ;实验室检查 :WBC >15 .0× 10 9/L 15例 ,<5 0× 10 9/L 2例 ,34例肝功能总胆红素升高 ,其中 10例间接胆红素 >342 μmol/L ,6例有明显的直接胆红素升高 (>6 8.4 μmol/L)。1.2 方法 入院后予全自动血培养仪 (美…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败血症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琴  沈莉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2):195-195,197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探讨诊断标准及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有易感因素71例,少吃、少哭106例,嗜睡86例,黄疸96例,体重不增81例,体温异常97例,腹胀、吐奶37例,皮疹23例,肝肿大53例,抽搐8例,出血5例。所有病例均有2种或以上临床表现。并发硬肿症39例,肺炎31例,心力衰竭13例,化脓性脑膜炎9例,DIC5例。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增多77例,减少19例。C反应蛋白增高89例,其中明显增高79例,血小板减少11例,血沉增高6例。血培养阳性76例,临床疗效及药敏试验均显示病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普遍敏感。106例中97例治愈,6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易感因素加上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非特异性检查结果(血象异常及C反应蛋白增高),临床可诊断败血症;血培养阳性可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第三代头孢菌素为病原菌普遍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科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 60例作一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新生儿败血症均符合诊断标准〔1〕。男 3 6例 ,女 2 4例。早产儿 2 3例 ,足月儿 3 2例 ,过产期儿5例。出生体重 <2 .5kg13例 ,2 .5~ 4.0kg44例 ,>4.0kg3例。发病日龄 :生后 1~ 7d 2 8例 ,8~ 14d 18例 ,15~ 2 1d 9例 ;2 2~ 2 8d 5例。产科高危因素 :胎膜早破 9例 ,宫内窘迫 5例 ,孕母感染 7例 ,产程延长 2例。1.2 感染途径  60例患儿中有一种或多种感染途径的5 5例 ,其中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者 3 3…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很高,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较易感染。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用药参考。本文对93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材料血培养瓶采用...  相似文献   

9.
9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93例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的菌株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为主,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大于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大多敏感.结论对怀疑细菌感染的新生儿,在采集血培养的同时,宜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特点,经验性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败血症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药敏、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45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38例(84.4%),黄疸28例(62.2%),面色苍白或发灰14例(31.1%),腹胀7例(15.6%),硬肿症12例(26.7%),拒乳24例(53.3%),皮肤脓疱疮5例(11.1%),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31.1%),消化道出血3例(6.67%),呼吸衰竭2例(4.4%),化脓性脑膜炎3例(6.67%),湿肺1例(2.2%);感染途径以脐部为主,病原菌以G+病原菌为主,葡萄球菌34例(77.5%),其中机会性表皮葡萄球菌16例(37.5%),G-病原菌8例(17.7%);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螺旋霉素耐药率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钠、苯唑西啉、万古霉素敏感率高。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机会菌感染有增加趋势,治疗均需采取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血培养药敏试验可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病原菌对头孢类、万古霉素、新青霉素类敏感,且联合用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傅海鸥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272-2273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最危重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其发生率占新生儿0.1%-1%,病死率10%-50%,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血培养阳性率低。本文对1997年4月。2007年8月我科出院414例临床诊断败血症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菌以及败血症的易感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出现症状时间为出生后2~36 d。所有患者均有反应差、喂养不耐受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为36.2%,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9.6%)、大肠埃希菌(13.9%)、表皮葡萄球菌(13.0%)、铜绿假单胞菌(6.5%)、屎肠球菌(4.6%)。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侵袭性操作、羊水污染、母产前感染性疾病与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早期、足疗程抗感染治疗预后效果较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3.
方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56-157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治愈,2例转院,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败血症1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培养情况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59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情况、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患儿的6.32%,其中院内感染占18.87%。②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真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苯唑青霉素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胺培南敏感。③早产、低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及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应加强护理,注意隔离,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并发败血症的发病率、相关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277例新生儿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对并发败血症群体和其血/腹腔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新生儿NEC并发败血症的发病率为28.5%(79/277)。79例患儿中,平均胎龄(36.62±3.26)周,早产儿32例(40.5%),早产儿的发生率更高(P=0.049);平均出生体质量(2 551.06±737.90) g;平均发病日龄(10.30±12.18) d,早产儿平均发病日龄(12.90±16.23) d,胎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晚;母亲围产期因素以感染性疾病史、胎膜早破及羊水异常居多;临床表现以腹胀、呕吐、少吃少哭少动和高胆红素血症为主;其他主要合并或并发症为肺炎、肠穿孔和腹膜炎;血液分析符合临床诊断标准72例(91.1%);治愈19例(24.1%),好转28例(35.4%),放弃23例(29.1%),死亡9例(11.4%)。临床分期以Ⅲ期为主(49例,62.2%)。培养结果:72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3种38株,血培养阳性率46.9%,腹腔液培养阳性率66.7%,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29.1%)和大肠埃希菌(29.1%)。结论:Ⅱ期以上NEC易并发败血症,病原菌以肠杆菌科为主。确诊NEC时,应常规做血培养,重视厌氧菌培养,并定期监测实验室指标,注意监控疾病发展,以便能切断或减少肠源性败血症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真菌败血症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71-1371,1389
目的 探讨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真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均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和多种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为白念珠菌.结论 真菌败血症常发生于患有严重性疾病的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实施侵袭性操作是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尽可能早期诊断,适当的预防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侵袭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围产期危险因素、耐药性、治疗及归转。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4例经血液、脑脊液等无菌腔隙培养确诊为GBS侵袭性感染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围产期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治疗与归转。结果:54例新生儿GBS侵袭性感染患儿中早发型感染28例,晚发型感染26例。13例在血液和脑脊液样本中同时检出GBS,36例仅在血液中检出GBS,4例仅在脑脊液中检出GBS。早发型感染以发绀、呻吟、气促及发热为主要症状,易合并肺炎,少数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晚发型感染以发热、喂养差为首发症状,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早发型宫内感染比例高于晚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的3例新生儿均有一项或多项围产期危险因素。GBS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100%敏感。经治疗后,47例治愈出院,4例未愈出院(家属放弃治疗),3例死亡(均为早发型,病死率5.5%)。平均住院时间(25.5±15.6)d。结论:对GBS侵袭性感染的新生儿,根据临床特征应尽早行实验室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将青霉素作为首选用药,后根据病情联合其他抗生素抗感染。围产期危险因素可能为新生儿GBS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孕妇开展GBS筛查和产时抗生素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NICU收治的16例GBS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围产期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7506例,确诊新生儿GBS败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新生儿病房的166例新生儿败血症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败血症(EOS)组和晚发败血症(LOS)组,分析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EOS组121例(72.9%),...  相似文献   

20.
初平章  王海燕 《河北医学》2004,10(12):1097-1099
目的:探讨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80年代组与90年代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药敏结果的异同点.结果:80年代组以院外感染为主(占81.67%),90年代组院内感染增加达65.30%;皮肤、脐部及呼吸道感染始终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体温异常、喂养困难、精神差及黄疸、脐部炎症是两组均常见的临床表现.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90年代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明显上升.青霉素、红霉素及氨苄青霉素敏感率较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优力新,头孢二、三代)敏感性较高.结论:防治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措施;随着致病菌的变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