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细胞致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HO-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红细胞致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 HO- 1的表达、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法将自体浓缩红细胞注入大鼠脑基底节区制作实验动物模型 ,通过免疫组化、干湿重法 ,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 HO- 1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血肿周围脑组织 HO- 1在 6 h即开始表达 ,2 4 h明显增多 ,2 4~ 4 8h达高峰 ,脑组织含水量在 2 4 h无明显变化 ,4 8h有所增加 ,72 h显著增加并达到高峰 ,随后逐步下降。二者成正相关 ( r=0 .773,P<0 .0 5 )。结论  HO- 1的表达在红细胞致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EAE大鼠SFO中NF-kB、HO-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时,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穹隆下器(SFO)中的变化,为证明SFO是感受外周信息物质的早期位点之一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双色标记技术,观察了完全福氏佐剂+豚鼠脊髓匀浆(CFA-GPSCH)诱导大鼠EAE1d、7d、14d、21d时SFO部位HO-1、NF-κB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大鼠脑仅有少量HO-1、NF-κB蛋白表达;实验组大鼠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HO-1、NF-κB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诱导后1d,SFO部位即出现HO-1/NF-κB阳性细胞表达,而其他脑区变化不明显;7d时进一步增多;14d时,HO-1+/NF-κB+细胞至高峰,主要位于脉络丛、穹隆下器、血管"套袖样"病灶的周围,与EAE病变部位一致,此时大鼠EAE病情最重、体重减轻最显著、脑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21d时脑组织HO-1+/NF-κB+细胞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后,HO-1+/NF-κB表达明显减少,大鼠EAE症状和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说明NF-κB水平的高低可以调节HO-1的活性及其生物学作用。结论SFO可能是外周信息物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的重要而早期的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周期蛋白D1(cvclinD1)表达规律,及其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方法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固组织HO-1、GFAP和cvclinD1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后2h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内即开始表达HO-1[(5.30±1.00、)个,高倍视野]、GFAP[(22.60±1.40)个/高倍视野]和cyclinD1[(11.50±1.20)个,高倍视野],达峰值水平后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侧正常脑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HO-1、GFAP和cvclinD1表达变化呈“抛物线”样,HO-1和evclinD1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以及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和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周期蛋白D1(cvclinD1)表达规律,及其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H0-1、GFAP和cycIinD1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后2h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内即开始表达HO-1[(5.30±1.00)个/高倍视野]、GFAP[(22.60±1.40)个/高倍视野]和cvclinD1[(11.50±1.20)个/高倍视野],达峰值水平后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侧正常脑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HO-1、GFAP和cvclinD1表达变化呈"抛物线"样,HO-1和cvclinD1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以及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和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创伤组(n=48)和预处理组(n=48)。创伤组按照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预处理组给予缺氧预处理后,同法造模。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伤后1 h、4 h、8 h、12 h和1 d、3 d、7 d、14 d挫伤周围脑组织HIF-1α、HO-1表达变化。结果创伤组与对照组比较,HIF-1α和HO-1在伤后4 h、8 h、12 h和1、3 d表达上调(P〈0.05)。预处理组与创伤组比较,HIF-1α和HO-1在伤后1 h逐渐上调,伤后4 h、8 h、12 h和1、3 d表达显著上调,直至伤后7 d(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增加颅脑损伤后挫伤区周围脑组织HIF-1α的表达,进而促进HO-1 m RNA及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是缺氧预处理提高颅脑损伤对缺氧的适应性,减轻挫伤周围脑组织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以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或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每组于伤后1、3、5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1的表达。结果4组组内比较:TBI、WB和PRBC3组第3d的脑含水量最高(分别为82.85%±0.60%,85.00%±1.12%,84.93%±1.21%),LRBC组第1d的含水量最高(84.44%±0.85%;4组间比较,1d时LRBC组含水量最高,3d时WB和PRBC组含水量最高。在WB、PRBC和LRBC组,HO-1阳性表达的强弱与脑含水量的高低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涉及红细胞的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鼻靶向中枢导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脑梗死大鼠皮层Fas配体(FasL)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脑梗死+皮下注射rhG-CSF组、脑梗死+经鼻导入生理盐水组、脑梗死+经鼻导入rhG-CSF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2 h后再灌注.于MCAO模型制作成功后1 d、3 d制备脑组织冠状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asL和HO-1在缺血半暗带皮层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并计数阳性细胞数. 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见极少量FasL和HO-1阳性细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大鼠FasL和HO-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1 d时较3 d时高),表达区域主要为缺血半暗带皮层,与脑梗死+经鼻导入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给予rhG-CSF治疗后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FasL阳性细胞表达下降,HO-1阳性细胞表达进一步上调,与脑梗死+皮下注射rhG-CSF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鼻靶向中枢导入rhG-CSF可以通过降低FasL、上调HO-1表达抑制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元凋亡,参与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靶向中枢导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脑梗死大鼠皮层Fas配体(FasL)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脑梗死+皮下注射rhG-CSF组、脑梗死+经鼻导入生理盐水组、脑梗死+经鼻导入rhG-CSF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2 h后再灌注.于MCAO模型制作成功后1 d、3 d制备脑组织冠状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asL和HO-1在缺血半暗带皮层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并计数阳性细胞数. 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见极少量FasL和HO-1阳性细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大鼠FasL和HO-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1 d时较3 d时高),表达区域主要为缺血半暗带皮层,与脑梗死+经鼻导入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给予rhG-CSF治疗后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FasL阳性细胞表达下降,HO-1阳性细胞表达进一步上调,与脑梗死+皮下注射rhG-CSF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鼻靶向中枢导入rhG-CSF可以通过降低FasL、上调HO-1表达抑制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元凋亡,参与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通过在甲醛炎性痛大鼠鞘内注射N-甲基-D-d门冬氨酸(NMDA)受体抑制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以及在正常大鼠鞘内注射NMDA受体激动剂NMDA,观察二者对甲醛炎性痛大鼠以及正常大鼠脊髓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甲醛炎性痛诱导的大鼠脊髓HO-1蛋白表达改变是否受NMDA受体激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右后掌足底注射甲醛复制炎性痛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HO-1蛋白表达。结果甲醛炎性痛大鼠L5脊髓后角Ⅰ-Ⅱ板层HO-1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预先鞘内注射MK-801可明显抑制甲醛炎性痛诱导的大鼠双侧脊髓后角Ⅰ-Ⅱ板层HO-1蛋白的表达,正常大鼠鞘内注射NMDA可诱导脊髓后角HO-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NMDA受体激活可促进脊髓神经元HO-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20只大鼠建立老龄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叶组; 检测血清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O-1水平、动脉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 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Bax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脑动脉斑块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内膜厚度降低,管腔面积升高(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TG、HDL-C水平、AI降低,TC、HO-1水平升高(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24、48、72 h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银杏叶组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48和72 h细胞凋亡率(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48、72 h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银杏叶组24h细胞增殖率低于48和72 h细胞增殖率(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Caspase-3、Bax水平降低,Bcl-2水平升高(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改善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G、TC、HO-1水平,并通过下调Caspase-3、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表达来促进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丁基苯酞对老龄大鼠慢性脑缺血后HO-1和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丁基苯酞(Dlbutylphthalide ,NBP)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大脑皮层和海马中VEGF和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皮层和海马VEGF和HO-1的表达.结果 B组皮质和海马VEGF和HO-1表达与A组相比明显增多.C组、D组和B组相比VEGF和HO-1表达明显增多,D组和C组相比VEGF和HO-1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脑组织中的VEGF和HO-1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妥乐平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PD组(PD造模)、神经妥乐平低剂量组(PD造模+腹腔注射0.6 Nu·kg-1神经妥乐平溶液)、神经妥乐平高剂量组(PD造模+腹腔注射1.2 Nu·kg-1 神经妥乐平溶液)和通路抑制组(PD造模+腹腔注射1.2 Nu·k...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而脑水肿是引起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与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血肿成分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作用是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红细胞作为血肿中的主要成分对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由于红细胞所引起的脑水肿是在脑出血后数天触发的,因此针对红细胞及其内容物的作用进行干预有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新方法[2]。血肿中的红细胞溶解破裂后,释放血红蛋白并降解为血红素,同时血红素在血红素氧合酶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rhEPO的抗氧化作用机制. 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EPO组,后两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rhEPO组在造模成功2h后腹腔注射rhEPO 5000 IU/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缺血24 h后处死大鼠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中Nrt2及HO-1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Nrf2及HO-1均只有少量阳性表达,模型组和rhEPO组Nrf2及HO-1阳性表达细胞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且rhEPO组阳性表达细胞数亦明显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缺血区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显示Nrt2及HO-1表达按假手术组、模型组、rhEPO组顺序依次增强,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Keap1 -Nrf2/ARE抗氧化系统可被激活,rhEPO通过激活该抗氧化系统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对大鼠急性脑梗死体积与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后,比较模型组与TLR4特异性抑制剂-TAK-242组行为学及脑梗死体积、Nrf2、HO-1表达水平改变;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不同组小鼠脑梗死后学习功能的恢复;TTC染色比较不同组脑梗死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比较各组Nrf2、HO-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TAK-242组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同时TAK-242组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TAK-242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TAK-242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Nrf2、HO-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中。另外,假手术组Nrf2、HO-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与TAK-242组,同时TAK-242组Nrf2、HO-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3组大鼠Nrf2、HO-1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且TAK-242组Nrf2、HO-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过TLR4特异性抑制剂-TAK-242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大鼠急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促进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Nrf2、HO-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酮(GEN)对皮质神经元低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并体外培养C57BL/6J小鼠胎鼠(妊娠15 d)皮质神经元,设正常对照(Normal)组、模型(H/R)组、GEN(12.5μmol·L-1)组、TBHQ(Nrf2激动剂,10μmol·L-1)组、GEN (12.5μmol·L-1)+TBHQ (10μmol·L-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采用低氧(5%CO2+95%N2) 4 h后复氧(5%CO2+95%空气)24 h的方法制备H/R损伤皮质神经元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前2h给药干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活力和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神经元活性氧(ROS)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神经元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银杏黄酮对脑淋巴引流阻滞(CLB)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SAH+CLB组、SAH+CLB+生理盐水(NS)组、SAH+CLB+银杏内酯干预组(又分为低剂量、高剂量组)、SAH+CLB+银杏黄酮干预组(又分为低剂量、高剂量组).用结扎颈部淋巴管、摘除淋巴结及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制作CLB和SAH大鼠模型.制作CLB模型后24h诱导SAH模型.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HO-1mRNA的表达.结果 各模型组大鼠脑组织HO-1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其中以SAH+CLB组、NS组表达进一步增强.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组HO-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H+CLB组、NS组(均P<0.01),其中两高剂量组表达又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均P<0.01),两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HO-1mRNA的表达与SAH+CLB组及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B可诱导SAH鼠脑组织HO-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对之有促进作用,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石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Low-dose)组、中剂量(Middle-dose)组和高剂量(High-dose)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构建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尿石素A干预,剂量依次为0、5、10以及20mg·kg-1。再灌注24h后,评估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以及神经行为;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活性;最后,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和HO-1等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的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以及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及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行为学,分光光度法检测氧化应激参数,Western blot测定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双侧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能够诱导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力,胞核内Nrf2、H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AD组比较,丹皮酚能显著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海马中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下降,Nrf2、H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结论 Nrf2/HO-1通路下调参与了Aβ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丹皮酚可通过激活该通路对AD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