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合成了Eu^3 -邻菲罗啉(phen)-苯甲酸(BA)-丙烯酸(AA)有机稀土配合物,并确定其结构式为Eu(phen)(BA)2(AA)。将此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一种透明且发光强度高的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是共聚物,而不是共混掺杂,同时检测了样品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中引入邻菲罗啉,荧光强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首次合成了牛磺酸缩5-硝基水杨醛席夫碱合铜(Ⅱ)配合物,获得其单晶,化学式为C9H14N2CuO9S, 测定了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4.
以η^6-苯乙烯三羰基铬为原料,通过多步配体取代反应,合成了金属有机单体η^6-苯乙烯二羰基(三苯基膦)铬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了它在自由基引发下的聚合反应,结果表明强电子给体三苯基膦取代羰基配体可以改善配合物的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5.
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从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和 FeCl_3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的补铁剂——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ITC),并测定了其理化性质。实验证明:在 ITC 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 Fe~(3+),表明铁(Ⅲ)与银耳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经红外光谱、超速离心及电镜观测可知: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是以β-(FeOOH)。为微核,银耳多糖在其核表面络合而形成的表面配合物,其粒子直径约为30~80 nm,属于高分子化合物。ITC 在生理 pH 下不沉淀、不水解,可望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聚合物载体-稀土金属络合物,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载体-钕络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讨论了络合物的IR光谱,由此络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二元体系对丁二烯聚合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定向效应。不同烷基铝的催化活性顺序为Al(i-Bu)_3>Al(i-Bu)_2H>AlEt_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备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PIP) Cl] Cl·2H2O(3).方法 首先以RuCl3·nH2O、1,3-环己二烯和1,10-邻菲哕啉为原料微波辐射下制备得到芳烃钌前体[(η6-C6H6)RuCl2]2(1)和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哕啉(PIP,2),然后,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微波辐射1与2制备芳烃钌(Ⅱ)配合物3;采用ESI-MS、IR、1H-NMR、13C-NMR对目标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 60℃条件下,化合物1与2在二氯甲烷溶液微波辐射30 min,制备得到了芳烃钌配合物3,反应产率为90.3%;目标产物经ESI-MS、IR、1H-NMR和13C-NMR表征,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结论 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芳烃钌配合物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了以N,N'-二(5-硝基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镍(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碘离子电极.方法 采用电位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结果 该电极对碘离子呈现出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I->>ClO4->SCN->Br->NO2->NO3->Cl->SO4 2-,电极响应斜率为57.5 mv/pI,线性范围为1.0×10-1~7.0×10-6mol/L,检测下限为5.0×10mol/L.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载体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关系.结论 电极用于食盐的碘含量分析,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大鼠对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中铁吸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在pH4~12的水解情况,未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可望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通过大鼠静注给药测得其在体内的消除是一级动力学,属于一室模型药物。分别给大鼠服用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和FeSO_4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对银耳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吸收率高,消除速率常数小,铁在血清中维持较高浓度的时间长,并测得其生物利用度是72%,是FeSO_4的1.5倍。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糊精(或糊精水解物)-柠檬酸-Fe(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及某些化学性能。证明Fe(Ⅲ)与糊精水解产物的配合能力较糊精为强。红外光谱显示Fe(Ⅲ)与糊精和糊精水解产物所形成的配合物具有相同的配位结构。水溶液都不显示游离Fe(Ⅲ)离子的特效反应,在pH值达11时均未出现沉淀,说明该类化合物比较稳定。还原动力学实验证明该类配合物中Fe(Ⅲ)易被还原。  相似文献   

11.
以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聚3-氧戊烷-1,5-二酸二酚酯类化合物。以热台偏光显微所拍照片及差热分析对其液晶性能进行鉴定,表明其中五个聚合物为热致型高分子液晶,它们具有较低的熔点和适宜的较宽的液晶相温度范围,是一种很好的高分子液晶材料。实验表明3-氧戊烷-1,5-二醇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硝酸浓度50%、3-氧戊烷-1,5-二醇和硝酸的摩尔比1:9、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选择四丁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加入量为二元酚摩尔量的6.5%。选择氯仿作有机相溶剂,以和水相相等的体积进行反应。对笨二酚衍生物上取代基的极性是影响聚3-氧戊烷-1,5-二酸二酚酯的液晶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聚乙二醇/L-天冬氨酸预聚物[(PEG-ASP)n]为共引发剂,引发D,L—LA和GA开环共聚合成具有功能侧氨基的PLGA-(PEGASP)n共聚物。通过FTIR、^1H—NMR、DSC、表面接触角测定和细胞培养等方法研究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为典型的非晶态聚合物;共聚物的亲水性以及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能力和粘附效率均明显优于PLG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在内皮素-1(ET-1)对体外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设7组,对照组、1g·L-1二甲基亚砜(DMSO)组、200pmol·L-1ET-1组、200pmol·L-1ET-1+1g·L-1DMSO组和200pmol·L-1ET-1+50、100、200μmol·L-1NPPB3个实验组。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牛角膜内皮细胞形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观察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平均光吸收值。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NPPB能够使细胞形态发生异常,细胞内分裂相减少。50、100μmol·L-1NPPB使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MTT光吸收值、细胞存活率和PCNA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吸收值较200pmol·L-1ET-1组均显著降低,并具有浓度依赖性。而NPPB浓度达到200μmol·L-1时,细胞趋于死亡。经100μmol·L-1的NPPB处理后,与对照组和200pmol·L-1ET-1组相比,出现明显的凋亡峰,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则明显降低,增殖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NPPB浓度依赖性抑制ET-1对培养BCECs的增殖作用,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  相似文献   

14.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在聚苯乙烯磺酸(PSSA)的水溶液中,合成了PSSA掺杂的聚苯胺。通过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PSSA掺杂聚苯胺可完全溶于水,具有较高的特性粘数、电导率、耐热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磷酸肌醇(IP3)系统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盘检索有关资料,进行综合评述。结果:IP3增加胞内Ca^2+浓度,形成钙超载。结论:IP3在心律失常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苯基-5-巯基-1,3,4-噁二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2为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该化合物有望成为含有联苯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苯基-5-巯基-1,3,4-噁二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2为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该化合物有望成为含有联苯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羟基-p-甲磺酰苯甲撑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方法:以具有COX/5-LOX双重抑制作用并兼有细胞因子抑制活性的替尼达普为先导物,合成3-(羟基-p-甲磺酰苯甲撑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并考察连续口服给药对大鼠胃肠道的影响。结果:合成了14个目标物(Ⅰ1-14),其结构经IR1、H NMR和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耳肿胀模型显示Ⅰ5,8,9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Ⅰ8,9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Ⅰ5,8,9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CMC-Na无明显差别(P>0.05),其中Ⅰ5,8显著小于双氯芬酸钠(P<0.05)和替尼达普钠(P<0.05,P<0.01)。结论:3-(羟基-p-甲磺酰苯甲撑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具有更好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5-氨基-2-(苄基硫代)噻唑-4-甲酰胺衍生物。以2-氨基-2-氰基-乙酰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6个化合物DDO-5401~DDO-541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和ESI-MS确证;采用MTT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5株肿瘤细胞(HCT116、HepG2、A549、MDA-MB-231、MCF-7)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合成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尤其是A549细胞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苯环上连有给电子基团的化合物抑制活性要好于连有吸电子基团的化合物。化合物DDO-5413的抑制活性最强,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抑制活性好于阳性对照药达沙替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TOMOX)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FOLFOX4)两种方案作为原发性肝癌一线化疗药物的疗效。方法采用奇偶数随机分组方法,将183例患者随机分为FOLFOX4组91例,TOMOX组92例。FOLFOX4组在治疗的第1~2天用亚叶酸200 mg/m2、5-FU片剂400 mg/m2联合静脉持续注射600 mg/m25-FU,以后每天85 mg/m2奥沙利铂,每2周为一个疗程。TOMOX组每天注射3 mg/m2多西他赛15 min,45 min后注射130 mg/m2奥沙利铂,3周为一个疗程。本研究治疗终止时间为出现进展性疾病(PD),患者死亡或不可耐受的毒性。主要观察指标为肿瘤反应率(ORR)、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次要目标有生存期(OS)、无时进展生存期(PFS)和药物毒性反应等。结果 FOLFOX4组的ORR为36.3%,TOMOX组为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P=0.032)。药物毒性发生率方面,FOLFOX4组发生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TOMO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28;χ2=8.906,P=0.032)。结论 TOMOX疗法具有安全稳定等特点,可以作为氟尿嘧啶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