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的辅佐药。中医处方中加入“药引”后其药力可直达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引经药”也称使药,是组成中医处方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常一起使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药疗效,简要总结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引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引源流探析方醉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珠海519015)周文泉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中的辅佐药物,是中医处方用药的特色,其应用很广泛。鉴于中药药引在方剂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故有必要对其起源和发展作一番探讨。药引属方剂中的佐使药,起...  相似文献   

3.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这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引”即向导,有引经报使之意,是借用一些药物的特殊功能引众药直达病所,或引药力集中于某脏腑,以达增强疗效、解毒扶正和护胃矫味的效果。常用药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定向“载体”—药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胜 《陕西中医》1995,16(4):183-184
中药药引历来为医家们重视,在用药处方上更具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集各家之言,结合自己的体会,从中药药引的历史沿革,中医学意义、分类、临床运用要点及其现代研究与展望等五个方面加以系统的阐述,对有“定向载体”之称的药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药引,是中医特有的用药方式。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多为“使药”,能起到引药归经、提高药效、照顾兼症、调和药性、降低毒性等作用。张仲景《伤寒论》和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均有药引记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788种中药,多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往往收到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之效。  相似文献   

6.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年来 ,我们在辅导执业药师考试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员将药引与引经药两者混为一谈。而一些书报也认为药引与引经药含义相同 ,如《中医大辞典》谓 :“药引 ,指引经药 ,即方中使药 ,又称引经报使……”。《中药通报》1987年第1期中“中药药引初探”一文谓 :“中药药引即是引经药”。《中国医药报》2 0 0 2年 6月 9日 7版谓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就是使药”。笔者认为把药引称作引经药是不正确的 ,分析如下。药引是指医师根据药剂的性质或病情的需要 ,要求病家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 ,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所以 ,药引在处方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7.
李嘉昕  张铁甲  李晶芳  孙瑜  宋丽丽 《中草药》2023,54(9):3004-3011
中药药引在古代医家的医案中多次被提及并加以运用,药引存在于方剂中或在煎煮时另外加入,加入药引之后,疾病治愈所需时间缩短,处方对于人体的作用效果提高。从药引的概念及起源、分类及各自作用、加入药引的原因及规律、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对于药引的讨论及展望,结合古今文献,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对于中药药引的研究进展,为后续中药药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谈药引子     
中医临证处方之后,每每涉及到药引子一事。清·张睿曾有过《药引论》,令人问津甚少。《辞源》云:“中医开完处方,末尾加一两味药作为药引,又叫引子。”“药引子”品名繁杂,但用时仅一二味而已,不外是与主方同气相求,增强药效,可谓“使”中之“使”。尤在泾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可见其功用。应用类别《药引论》说:“古人用汤,必须置引”,虽然不至于如此,但临床沿用已久却是客观存在的。论其应用之详,如《串雅内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疾病时,强调“药引”的作用。所谓“药引”是指有病家自己准备的,在治病处方中特别选定的某种药物,用来引导诸药直达病患处,使药物迅速发挥其疗效,加快治疗疾病的进程。常用的“药引”中有不少是食物,如生姜、芦根、葱白、大枣、醋、莲子、竹叶等。  相似文献   

10.
药引的作用     
《亚太传统医药》2006,(3):50-50
<正>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引经作用:药引可引导药物对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损的六味地黄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增强疗效:经引药作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生姜或葱白为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在中医用药实践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探讨和研究,笔者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理论结合中草药化学知识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中的辅佐药物,其作用有二:一是引药归经,即把其它药物引导到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二是协助主药,起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它的重要意义是十分明白的。目前,有些医生对药引不够重视,常常弃之不用,这样,使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近几年来,西药提出了“药物——载体学说”,即用载体直接把药物送到病变部位,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所谓载体,就是  相似文献   

13.
药引是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特色之一,药引的准确应用能够对中药的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医家对药引相当重视,文章通过张恩树主任五十年的临床应用经验,阐述药引在中医外感及内伤杂病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了药引的具体使用方法,为中医临证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服中药为何要用药引 ?祖国医学认为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网络全身 ,通达表里 ,内联五脏六腑 ,外络四肢百骸、筋骨皮毛 ,使内外表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故“药引”犹如导游 ,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 ,进行针对性治疗。若能辨证选用药引 ,则不仅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 ,而且还兼有调和、保护、制约、矫味之效 ,从而弥补了它的不足 ,还减少了毒副作用。药引是以药物归经理论为基础的 ,药物归经则以中医的辨证方法为依据 ,如脏腑辨证理论 ,六经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等。根据以上辨证方法 ,药物的归经有以下几种方法。1 药…  相似文献   

15.
在中药处方调配中,我们会常遇到“草河车”这味药。有些药师只给调配蚤休,而有些药师仅给调配紫参,按方付药究竟应调配哪味药呢?这就要求药师在处方调配时,要认真分析,根据处方的功用主治来断定其真正所指。 我们知道,蚤休和紫参在药材商品中都可称“草河车”属同名异物,但在应用上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神农本草经》紫参:“味  相似文献   

16.
中药用于临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汤剂(汤药),一类是成药。汤剂应用较为普遍,因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医师在临床诊断中根据患者病情在拟定汤剂处方时,有针对性的可以加减化裁,灵活用药。故汤剂是中医常用的剂型。 汤剂的调配工作,又称“调剂”,简称“抓药”。调剂室的设备工具很多,尤其“药斗”是必不可少的盛装药品(炮制饮片)的容器。由于中药品种繁  相似文献   

17.
古人曰:“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可以御邪治病也。”中药药引作为中医处方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是种类繁多,用法各殊的一大群体。就其临床处方分类而言,有药物类的,如生姜、大枣等;有食物类的如粳米、葱白等。还有一些特殊的药引如醋、酒等。而酒做药引,鲜有人注意。现就酒做药引的用法和功用,略承管见。一、酒引的运用方法 1、煎法即把酒和水按一定比例配成溶剂,或以酒为溶剂煎药。徐灵胎尝言: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用药引直的无效医疗问题,成了临床医生日益关注的焦步。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法则是西药中药化。文中以医学微观辩证与宏观辩证相统一的理论为基础,以西药中药化的观点为指导,对中风病的静和药进行了初步规范。临床实践表明,这一规范是避开药物“0区”的简单、可靠而合理的方法,西药中药化是中医结合临床上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发现部分中药配方人员不重视处方的“脚注”,既影响了疗效,也浪费了药物。中医处方常在药名下旁边注有如“去壳”、“去心”、“去核”、“先前”、“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快速发展,传统与现代中药制剂领域中“药辅合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药辅合一”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量中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处方中屡见不鲜,处方中部分中药不仅发挥药效,而且担任辅料的角色,既作辅料,也做辅药。目前,对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缺乏相关典籍的挖掘和梳理,系统性不强。本文以传统中医药古籍为工具,从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对古籍中常用“药辅合一”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药辅合一”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开发前景,以期为现代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深入开发及传统中医药宝库的古籍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