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立性纤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背部酸痛,呈非持续性隐痛,疼痛无明显规律。同时出现大便次数的减少,由每日1次改为三四天1次,但大便性状无明显改变。B超提示:“下腹部实质性不均质占位”,CT示:“下腹部、膀胱上方有一个81cm×89cm×10cm巨大肿块,考虑为肌肉或神经源性”。专科检查:腹平软,未及肠型及蠕动波,脐下5cm处可及10cm×8cm的肿块,质偏硬,可活动,边界清,未及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分,肛检(-)。术中见:盆腔肿块,生长于结肠系膜,约12cm×10cm×8cm大…  相似文献   

2.
肾脏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 ,33岁。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部疼痛 ,呈持续性隐痛 ,无阵发性加剧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血尿。MRI:右肾盂占位性病变 ,考虑为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 ,合并肾上盏积水。专科检查 :双侧肾区无隆起 ,未扪及包块 ,无触压痛。术中见右肾盂肿瘤 2cm× 2cm× 2cm ,境界较清 ;肾上盏扩张积水 ,未压迫肾动静脉。病理检查 :右肾 1个 ,大小为 11cm× 5cm× 4cm ,肾门正中见一 2cm× 2cm× 2cm灰白色结节 ,界清 ,压迫肾盂 ,肿瘤部分为肾盂包绕 ,部分与肾实质粘连 ,切面灰白 ,编织状 ,质韧。镜下观察 :肿瘤组织由成纤…  相似文献   

3.
肝脏巨大孤立性纤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38岁 ,因右上腹持续性隐痛 3月余 ,于 1995年 5月入本院。B超发现肝内巨大回声增强肿块 ,提示肝内巨大血管瘤 ,行“肝动脉结扎介入”治疗 ,未做活检。术后半年复查B超 ,示右肝后叶 6 9cm× 5 6cm肿块 ,肿块进行性增大。 1998年 3月CT检查 ,示肝脏肿块大小 12cm× 12cm ,并出现腹胀、腰酸及下坠感 ,于 2 0 0 0年 6月再次入院治疗 ,术中右肝叶见一巨大肿瘤 ,行右半肝叶切除术。病理检查 眼观 :肿瘤分叶状 ,大小 4 5cm× 2 5cm× 15cm ,重 910 0g表示光滑 ,与肝组织分界清楚 ,切面灰黄 ,灰白 ,质中 ,小区囊性…  相似文献   

4.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 (extrapleuralsolitaryfibroustumor ,E 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 ,因其形态学变异大 ,并且发生部位广泛 (几乎囊括躯体所有的解剖部位 ) ,在诊断或鉴别诊断时往往不易想到。笔者通过简要介绍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重点描述其形态学变化 ,以期对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所帮助。1 组织学起源SFT最初由Klemperer和Rabin于 1931年报道〔1〕,主要发生在脏层胸膜 ,表现为与胸膜相连、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 ,常带蒂。SFT的同义名称包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SFT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SFTP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主要的病理特征.结果 30例SFTP患者平均年龄53岁(28~77岁),影像学表现以胸腔及纵膈内肿块为主要表现(63.3%,19/30...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FT)是一种CD34阳性的梭形细胞肿瘤 ,最早报道发生于胸膜 ,以后陆续有报道在其他很多部位也可发生。其临床行为通常是良性 ,但也有少数报道高度富于细胞、核异型、核分裂象指数高和有坏死的病例可以复发甚至转移。1993年Taccagni最早报道 3例发生在甲状腺的SFT ,此后又有学者报道 3例。本文报道 7例甲状腺SFT ,病人年龄 4 3~ 6 3岁 (平均 5 2岁 )。肿块直径 2~ 6cm。眼观 :SFT为单个孤立性结节 ,实性 ,灰白至棕黄色 ,质地坚韧 ,境界清楚 ,但无包膜 ,其中 1例切面见囊性腔 ,直径 0 1~ 1cm。…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Yu YW  Hou JG  Ma DL  Lin WH  Zhu MH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3):188-189
患者男,33岁。因尿痛、尿线变细、尿后滴沥不尽约1个月于2003年11月入院。CT检查提示:盆腔左侧膀胱直肠间占位性病变,考虑来源前列腺(图1)。查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8.29ng/ml,Fpsa/PSA0.15。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约6cm×5cm,质地中等,无压痛,中央沟存在,表面光滑饱满,境界清,无结节。初步诊断:前列腺肿瘤。图1盆腔CT扫描示前列腺增大病理检查:大体检查:前列腺根治标本,大小9cm×8cm×6cm,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质地中等。表面似有纤维性假包膜(图2)。光镜观察:肿瘤细胞为短梭形、圆形或卵圆形,胞质量少,淡红染,核圆形、卵圆形,核染色…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孤立性肺纤维瘤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男性 ,48岁 ,体检发现右上肺阴影 6年。近期反复出现右胸背部隐痛 ,于 2 0 0 0年 10月 30日入院。体检 :双肺呼吸音正常 ,胸片和CT示 :右上肺类圆形阴影 ,密度较高 ,轮廓清晰 ,有分叶 ,与 6年前胸片及CT片比较 ,右上肺阴影有增大趋势 ,于 2 0 0 0年 11月 12日做右上叶切除术。病理检查 送检右上叶肺组织 ,胸膜增厚、粘连 ,肿块位于右上叶前后段之间支气管旁肺实质内 ,2 5cm× 2 5cm×3cm大小 ,椭圆形 ,边界清 ,似有假包膜 ,切面灰黄色 ,质韧 ,肿块与支气管无明显关联。镜检 :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 ,梭形细胞与不同比例的胶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并探究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报道1例男性泌尿生殖系统SFT病例,并总结该患者的诊治过程。回顾2008年至2018年国内外报道的总计35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和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35例患者中有24例(68.6%)具有相关泌尿系统症状,而11例(31.4%)在确诊时无明显不适主诉。在病理结果方面,34例(97.1%)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表现为CD34~+,此外27例(77.1%)的手术病理标本表现为Bcl-2~+。结论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检查SFTs的最有效影像学方法;手术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尤其是CD34、Bcl-2、STAT6、ALDH2的特征性染色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此外,分子病理学检测NAB2-STAT6融合蛋白的存在亦可提示SFTs的诊断。手术切除可能是SFTs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孤立性肌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婴幼儿孤立性肌纤维瘤病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主要由呈结节状或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瘤内血管丰富,部分血管内皮下生长。灶区呈侵袭性生长,侵犯周边纤维脂肪组织,未见坏死和核异型;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vimentin、梭形细胞SMA均(+),desmin、Calponin、h-Caldesmon、S-100蛋白均(-)。结论婴幼儿孤立性肌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病变,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SFTP影像学表现多与胸膜关系密切,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浅分叶改变;8例病灶,其中良性7例,CT表现为平扫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5例呈不均匀延迟强化,2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静脉期呈均匀中度强化;1例为恶性,肿瘤占据整个胸腔,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本组8例患者中,以低血糖为首发症状的7例,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HE染色提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细胞丰富区和稀疏区分布,胞浆红染,核圆形、卵圆形。免疫组化:CD34、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 SFTP常以低血糖、胸痛、胸闷为首发症状;肿瘤多位于胸膜,类圆形,增强扫描常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强化。瘤体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CD34、Vimentin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1岁。因反复晕厥半年伴腹胀、纳差和消瘦2个月于2005年11月3日入院。查体:慢性病容,消瘦外观,颈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气管左移,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肝肋下10cm可触及。晨间晕厥发作时血糖为1.9mmol/L。  相似文献   

13.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3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39例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男性14例,女性25例,年龄15~81岁,平均41.2岁。肿瘤发生部位为软组织15例,眼眶8例,腹膜后4例,盆腔3例,颅内4例,肾脏2例,膀胱1例,肺1例,鼻腔1例。光镜下形态多变,由富含胶原的细胞稀少的纤维样区至富于细胞区,分支状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可见黏液变、脂肪细胞形成。肿瘤共分为四型,即为纤维型、细胞型、脂肪形成型、富于巨细胞型。免疫表型:几乎所有肿瘤vimentin、CD34呈强阳性、弥漫表达,CD99(20/24)、bcl-2(18/24)呈阳性表达。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需与其他多种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其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帮助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影像学及其鉴别诊断,以期对此疾病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并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运用光镜及特染技术研究1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并系统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影像学、B超、CT、MRI检查均表现为边界尚清楚的低回声、低密度、低信号结节,且增强扫描后内部不强化。MRI增强后病灶环形强化。镜下结节为一粉染无结构的非干酪样坏死物构成,其内未见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入侵。结节周围可见透明变性纤维包膜包绕。病变周围为正常肝组织。病理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结论:肝孤立性坏死结节有特异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表现,临床治疗方案为病灶切除,术后预后良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表现为腹膜后间隙孤立性肿块的淋巴瘤的CT特点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回顾40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表现为腹膜后间隙孤立性肿块的淋巴瘤的CT资料,探究其影像解剖学特点。结果 本研究中的淋巴瘤有两种类型:单纯肿块型(n=13)和单发肿块伴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型(n=27),两种类型肿块在有无包绕血管(P=0.004)、主动脉漂浮征(P=0.001)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其短径(P=0.230)、解剖位置(P=0.427)、CT强化程度(P=0.184)、强化均匀度(P=0.933)、肿块边界(P=0.408)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T对腹膜后间隙孤立肿块型淋巴瘤的诊断及其解剖学细节的显示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腹部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9岁.3天前右侧膝关节处突发疼痛.CT平扫示:右侧股骨下端后缘见局限骨质缺损改变,大小约1.31cm×1.29 cm,边缘骨质密度增高且不齐整(图1),提示为干骺端纤维件缺损,行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戴莉萍  赵好  陈莹 《医学信息》2009,22(5):772-774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光镜及免疫组化对13例SFT进行研究。结果本组病例,男性9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30-76岁,平均46.76岁,良性8例,恶性5例,发生于9个部位,其中胸腔2例,肺2例,腹膜后3例,左大腿肌间1例,髂骨1例,肩背部皮下1例,腋窝1例,鼻腔1例,膀胱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主要病理学改变:肿唐直径2-16cm,平均5.6cm,大部份边界清楚。镜下:瘤组织由梭形、短梭形、圆形细胞构成,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薄壁血管较多,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阳性率100%(13/13),CD99阳性率92.3%(12/13),Bcl-2阳性率92.3%(12/13),CD34阳性率69.2%(9/13),S10014.3%(1/7),EMA阳性率28.6%(2/7),Ki67阳性率2-40%。结论SFT大部份为良性,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可见于全身多个部位,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73岁,1993年3月第一次发现左腰部包块,边界清楚,大小为4.5 cm×4 cm×3.5 cm,术后镜下见肿瘤外附纤维性包膜,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围绕血管排列,核质均匀,细胞温和(图1),可见胶原纤维.2008年8月患者第二次发现左腋窝包块,细胞学穿刺考虑为恶性肿瘤,术后见附皮肤肿块,大小为3.5 cm×3 cm×2 cm.上附梭形皮肤,大小为3 cm×1 cm.镜下肿瘤细胞密集与稀疏交错,密集区细胞丰富呈圆形、卵圆形及短梭形(图2),核分裂2个/10 HPF.稀疏区血管丰富,壁薄,可见鹿角样血管,局灶区域黏液变及脂肪变,少数淋巴细胞浸润.患者开始行MAID化疗方案.2个月后,左下腹壁又发现包块,术后见肿块,4 cm×2.3 cm×2 cm大小;上附梭形皮肤,3.5 cm×1 cm大小;切面可见结节,1.3 cm×1.3 cm×1.3 cm大小.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于甲状腺右叶触及一肿块。光镜下见肿块境界清楚,梭形及卵圆形的肿瘤细胞排列成条束状、短席纹状,其间含有胶原纤维束,肿瘤细胞间散在少量大小不一的滤泡。肿瘤细胞CD34和bcl-2均呈阳性。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发生于甲状腺者较为罕见,并且临床中其生物学行为仍然未能确定,有必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例1,男性,65岁,因腹膜后巨大肿瘤4个月余入院.查体:各项体检无明显阳性特征,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5 kg.CT示:腹膜后可见一大小15 cm×15 cm×10 cm肿物,肿物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强化,中央低密度区未见强化;周围肠管组织被推挤,肿物周围见较多扭曲粗大血管组织.患者于2个月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手术所见:患者无腹水,左下腹部至盆腔腹膜后可及一巨大实性肿物,大小18 cm×15 cm×15 cm,边界尚清,肿物将膀胱推向右下方,肿物部分侵及左侧输尿管,造成左肾积水.因术中出血量较多,止血后行肿瘤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