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嫣  王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93-1894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用倍频532nm激光光凝140例(240只眼)DR患者。术前行视力、裂隙灯、检验镜、眼压、眼B型超声、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a,随访时查视力、散瞳查眼底、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74只眼,占31%;视力无变化162只眼,占67.5%;视力下降4只眼,占1.7%。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DR疗效显著,使部分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半导体眼科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法国BVI半导体眼科激光治疗机对140例DR患者206只眼的光凝术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只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95只眼行亚广泛视网膜光凝术(mild-PRP)治疗。82只眼视力提高1-3行,占35%;94只眼视力无变化,占46%;30只眼视力下降,占19%。3个月后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有10只眼残留新生血管及小片状无灌注区,再次补充光凝。结论:适时、合理、正确的激光治疗,是抑制DR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而FFA是进行正确有效的激光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532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nital veni 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7例67眼,经FVC-50相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后,经532倍频激光治疗,观察视力预后、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末次随访视力提高31眼,视力无明显变化30眼,视力下降6眼。激光治疗有效(无新生血管产生及新的视网膜无灌注区形成)62眼。结论:早期应用532倍频激光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消退、预防新生血管产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氩激光对Eales病的疗效。方法:用氩激光对37只眼行光凝治疗,术前行视力、检眼镜、B超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后随访至少10个月。结果:32只眼视力提高,占86.5%;3只眼视力无改善,占8.19%;两只眼视力下降,占5.4%。结论:激光治疗可用于Eales病的治疗,并可使多数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刘兰芳 《新疆医学》2013,(11):35-36
目的:探讨眼底彩色照相技术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筛检的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752眼,所有患者均经过内分泌科确诊,眼科医生常规眼部检查,检查视力、眼压后再行眼底照相,发现DR的进一步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76例(752眼)确诊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DR病变者392眼,占52.1%,发现180例(360眼)DR者眼,占47.9%.结论:眼底彩色照相可作为一种DR的筛选工具,为DR的基层防治工作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观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郭玲玲  陈旭云 《吉林医学》2009,30(23):2965-2965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早期予以激光光凝治疗,随访一年。结果:视力提高9眼,占26.5%,视力不提高21眼,占61.8%,视力下降4眼,占11.7%。总有效率为88.3%。结论:激光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视力,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氩激光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对68例102只眼行白内障手术DR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早期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5年。光凝治疗68例102眼,视力提高两行以上42只眼(41.2%),视力不变48只眼(47.1%),视力下降12只眼(11.8%)。3月后荧光素眼底血管(FFA)检查,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部分吸收,视网膜无灌注区消失,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DR的白内障手术后早期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能有效的控制疾病进展,稳定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应用多波长氪激光对58例(102眼)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6~24个月,检查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记录眼底新生血管、黄斑水肿及玻璃体积血等情况。结果视力提高15只眼(14.7%),视力无变化64只眼(62.7%),视力下降23只眼(22.6%);新生血管消退显效者50只眼(49.1%),有效39只眼(38.2%),无效13只眼(12.7%)。对于部分新生血管未能消退或出现新生血管增多者进行补充激光光凝,其中5眼虽经多次光凝治疗,最终仍行玻璃体切除手术;黄斑水肿72只眼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和消失者50只眼(69.5%),无明显改变者16只眼(22.2%),黄斑水肿加重者6只眼(8.3%)。结论绝大多数高危PDR患者经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可以稳定现有视力,少部分患者PDR仍然持续存在,最终需要进行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FFA检查共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5眼,病变检出率为94.3%,明显高于检眼镜检查的检出率(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造影检出非增生性DR 21眼(17.2%),增生前DR 42眼(34.4%),增生性DR 32眼(26.2%),糖尿病性黄斑病变13眼(10.7%),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7眼(5.7%)。结论 FFA检查能够提高DR的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臧乐红 《四川医学》2011,32(6):920-92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光凝治疗效果,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对35例5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早期予以激光治疗。结果光凝治疗后随访1年,其中23眼视力提高(39.7%),视力不变25眼(43.1%),视力下降10眼(17.2%),总有效率82.8%。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及时的光凝治疗能有效的控制DR进展,稳定视力。  相似文献   

11.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氩激光联合导升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5例,74眼确诊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和单纯氩激光组。分别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联合导升明(羟苯磺酸钙)组给予口服导升明(羟苯磺酸钙)3个月,单纯氩激光组术后除服用降糖类药物控制血糖外不服用其他药物。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及眼底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视力,氲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术后视力提高27眼(71%)无变化7眼(18.4%)下降4眼(10.5%)。单纯氩激光组术后视力提高15眼(41.7%)无变化11眼(30.6%)下降10眼(27.8%)。2)眼底检查,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术后有效35眼(92.1%)无效3眼(7.9%)。单纯氩激光组术后有效26眼(72.2%)无效10眼(27.8%)。两组视力及眼底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优于单纯氩激光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光凝是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导升明(羟苯磺酸钙)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中药龙血竭片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龙血竭片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4月门诊及住院确诊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患者共23例26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性)18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眼,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性)2眼。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需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等,同时排除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改变的患者。采用龙血竭片口服,1日3次,1次1.6 g,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复查,每次复查视力、眼压、晶状体和眼底情况。治疗3个月后另外还需复查FFA。每例患者均需观察3个月以上。结果治疗后痊愈21眼,占80.77%;显效5眼,占19.23%;无效0眼。结论中药龙血竭片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46例81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4月后),记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变化情况,观察期4月至2年。结果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视力变化1月后视力提高>2行,48眼,无变化的有26眼,视力下降>2行,20眼。眼底情况经FFA观察及检眼镜检查,在有效的光凝点数下,81眼中52眼1~2月微血管瘤基本消退,6眼经再次补充光凝后渐消退,8眼无变化,2眼进展为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反复出现小的出血,均经再次补充光凝后于4~8月渐吸收。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对改善视力及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按病程分成两组:增殖前期;增殖期。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定视网膜血管渗漏点(区)。对局部渗漏点氩激光点状光凝,弥漫性渗漏区采用格栅样光凝。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光凝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渗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86例136眼,87.50%的眼别提高或保存现有视力,其中对增殖前期的疗效为优;87.95%的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增殖前期的黄斑水肿消退尤为明显。两组的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消退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氩绿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或保存现有视力,疗效与病变程度有关,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交泰丸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交泰丸为主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70只眼)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交泰丸加减方,对照组服用2,5-二羟苯磺酸钙。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提高,较治疗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提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交泰丸加减方对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将86例12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65只眼采取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44例59只眼采取单纯激光治疗。观察两组视力及眼底荧光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视力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不同分期的患者视网膜激光治疗的视力预后。方法:根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研究组(Diabetic Retinopathy Photocoagulation Study Group,DRPS)治疗技术规定,将138例(210眼)分别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3~6个月监测视力变化,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观察荧光素渗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瘤及新生血管等有无消退,酌情补充光凝。随访6~24个月。结果:经过激光光凝治疗后NPDR期视力提高和不变占95.83%,PPDR期视力提高和不变占91.67%,PDR期视力提高和不变占73.81%。3~6月后复查FFA显示,NPDR期有效占95.83%,PPDR期有效占78.33%,PDR期有效占60.31%。结论:DR的不同分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力预后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理的激光参数对不同分期DR尤其是伴有黄斑水肿的DR患者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挽救其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克 《中外医疗》2016,(26):190-192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以眼底镜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该院收治的78例(156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病变筛查,依DR分期标准对筛查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并以此为基础给予患者治疗指导。结果眼底荧光造影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82.50%)著高于眼底镜下检查(67.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分期I期47眼(30.1%)。 II期29眼(18.6%),III期25眼(16.0%),IV期17眼(10.9%),V期7眼(4.5%),VI期3眼(1.9%)。结论以眼底荧光造影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检出率高,可作为指导眼底病变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氲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对改善视力及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按病程分成两组:增殖前期;增殖期。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定视网膜血管渗漏点(区)。对局部渗漏点氩激光点状光凝,弥漫性渗漏区采用格栅样光凝。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光凝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渗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86例136眼,87.50%的眼别提高或保存现有视力,其中对增殖前期的疗效为优;87.95%的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增殖前期的黄斑水肿消退尤为明显。两组的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消退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氩绿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或保存现有视力.疗效与病变程度有关.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11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18眼,早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8眼,高危PDR34眼,依病变程度行次全视网膜光凝术、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术和超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6~32个月,观察视网膜光凝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变化。结果治疗后PPDR患者、早期PDR患者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分别占88.9%、87.9%,均显著高于高危PDR患者的73.5%(P值均<0.05)。初次视网膜光凝后,PPDR患者、早期PDR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4.5%、91.3%,均显著高危PDR患者的41.1%(P值均<0.05)。结论多波长氪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且PPDR和早期PDR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