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2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CK、CK—MB和cTnI。结果:两组术前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MB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TnI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均低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异氟醚可降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CK、CK—MB和cTnI的释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1例AMI病人的同一血标本,同时检测cTnI和CK-MB,然后进行两者比较。结果 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CK-MB,其敏感性分别为96.7%和80.6%,P<0.05;特异性分别为94.4%和77.7%,P<0.05。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AM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艳彬 《河北医药》2011,33(12):1808-1809
目的 比较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及在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急性VMC患者进行入院后1、2、3周及3个月cTnI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VMC患者在同一时间点cTnI阳性率及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P〈0.05)。结论cTnI的测定可作为继在CK—MB之后又一诊断VMC的重要指标,同时cTnI的监测对VMC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心肌肌钙蛋白I(cTnI)定量测定的意义及方法,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怀疑ACS患者在发病〈6h、6~72h、〉72h于床边采静脉血进行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 发病≤72hcTnI阳性率低于和显著低于Mb、CK—MB(P〈0.05,P〈0.01),〉72h高于和显著高于Mb、CK—MB(P〈0、05)。结论 cTnI为ACS特异性指标,床边cTnI定量测定有利于提高ACS诊断率,行cTnI检测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配合治疗救治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特性、[面积(AUC)、阳性似然比、灵敏度、特异性],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化标志物的准确性。方法AMI患者150例,非AMI患者200例。24h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α-羟丁酯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单位(U/L)]和肌钙蛋Ⅰ(cTnI)的含量(μg/L),描绘各自的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以CK〉190U/L,CK—MB〉25U/L,AST〉40U/L,LDH〉245U/L,α—HBDH〉250U/L,cTnI〉0.3μg/L为AMI诊断标准,AMI组和非AM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TnI的阳性似然比、灵敏度均高于其他酶学指标(P〈0.01),特异性无差别;crrnI的AUC较心肌酶谱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TnI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更好的临床准确性;应用ROC曲线评价心肌生化标志物更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和。肾功能的损害,同时关注对其他系统的损害及其研究进展。方法在我科收治的14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择病理性新生儿黄疸66例为观察组,并以58例同期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与。肾功能血清值BUN、Cr、B2-MG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281.15±37.88)mmol/L、(129.56±21.77)mmol/L,CK—MB分别为(55.024-26.84)U/L、(16.73±9.80)U/L,差异有极显著性垆〈0.01),肌钙蛋白分别为(0.48±0.64)μg/L、(0.15±0.62)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所有新生儿均未出现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观察组血、尿β2-MG分别为(3.31±0.88)、(1.38±0.61)均高于对照组(2.67±0.53)、(1.09±O.32),差异有显著性垆〈0.01),BUN、血Cr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和肾脏有一定损害,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心力衰竭时相关心肌酶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在婴幼儿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心力衰竭患儿与40例健康儿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心力衰竭患儿病情稳定后,H—FABP,CTnⅠ,CK—MB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H—FABP,CTnⅠ浓度显著升高,P〈0.01,而CK—M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者病情稳定前后H—FABP,CTnⅠ浓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K—MB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CTnⅠ在评价心肌损伤方面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CK—MB,为早期诊断心肌损伤.早期预防与治疗心力衰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杰  汤国高 《河北医药》2011,33(12):1805-1806
目的 研究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特异性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心肌肌钙蛋白(cTn)、hs-CRP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cTnI,hs-CRP和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危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h(hs—CRP)、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T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发作2~6h的患者及48例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发作12~24h的患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定量法检测其血清CPR.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血清cTnI,并与3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AMI组患者的CRP、cTnI及CK—MB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联合检测CRP+CK—MB、CRP+cTnI+CK—MB、cTnI+CRP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结论联合检测hs-CRP、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可作为AMI的预后临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魏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07-108
目的探索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5例手足口病患儿,全部纳入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6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开展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损害率为47.62%,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的CK、CK—MB、cTnI及hs—CRP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P均〈0.01)。结论在对手足口病患儿开展早期诊治时,应紧密结合心肌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等临床检测指标结果.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小儿是否发生心肌损坏,以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8例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 MP)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并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心脏病变组(A组)33例和无心脏病组(B组)35例,比较cTnI、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P组与对照组血清(C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诊断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中cTnI的敏感度(84.85%)和特异度(82.86%)均高于CK-MB的敏感度(66.67%)和特异度(77.14%)。结论 cTnI、CK-MB为诊断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但cTnI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127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K、CK-MB、cTnT、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1±3.46)U/L、CK为(55.93±5.66)U/L、cTnT为(0.34±0.10)μg/L、cTnI为(0.75±0.0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68±3.82)U/L、(77.25±6.14)U/L、(0.50±0.12)μg/L、(1.14±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帮助患儿减轻心肌损伤,对患儿心肌进行有效保护,是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指标对于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AMI患者分成未溶栓组和溶栓再通组,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TnI、CK、CK-MB的检出时间、达到高峰时间及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 cTnI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K、CK-MB;在心肌梗死后cTnI的增高和峰值出现时间均先于CK和CK-MB,且增高持续时间长.结论 cTnI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AMI,对延迟入院的AMI患者检测cTnI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血清心肌酶( CK、CK-MB、LDH、α-HBDH)水平,于入院治疗4周后复查血清心肌酶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的关系,并与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K、CK-MB、LDH、α-HBDH分别为(1286.52±714.38) U/L、(40.72±27.38) U/L、(143.06±33.24) U/L、(115.75±22.74)U/L,CK、CK-MB均高于对照组(t =10.35、9.29,均 P<0.01);治疗4周后 CK、CK-MB、LDH、α-HBDH分别为(98.13±38.75)U/L、(12.87±5.73)U/L、(125.43±25.74)U/L、(102.15±26.86)U/L,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CK、CK-MB升高可能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等心肌损伤指标的差异,并采用TIMI帧数(TFC)对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CK、CK-MB和cTnT水平分别为(82.31±22.46)U/L、(16.32±2.67) U/L、(0.07±0.05) ng/ml,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2.34±29.58) U/L、(19.29±3.45)U/L、(0.13±0.1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TFC值和平均TFC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心肌损伤,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小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97-359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特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探讨。结果存活组患者肌钙蛋白为(5.12±1.89)pg/L、肌酸激酶为(355.0±101.3)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79.5±23.4)U/L,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的(12.13±2.12)pg/L、(687.0±139.2)U/L、(180.2±53.5)U/L(t=12.95、8.96、12.45,均P〈0.05)。存活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糖、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2.34±24.35)mg/L、(6.8±1.5)mmol/L、(7.2±1.3)mmol/L,显著低于死亡组的(67.12±23.31)mg/L、(11.4±4.2)mmol/L、(9.5±2.2)mmol/L(t=2.24、4.25、6.82,均P〈0.05);存活组脑利钠肽水平为(23.4±3.5)μg/L,高于死亡组的(17.1±2.3)μg/L(t=7.21,P〈0.05)。存活组有27例存在钠失衡,死亡组有15例存在钠失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64,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脑利钠肽、血糖、血钠、血乳酸水平及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是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脑钠肽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诊断试剂盒,检测了87例AMI患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cTnI,并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87例AMI患者血清cTnI、CK、CK-MB、AST、LD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87例AMI患者中,75例心肌酶谱升高,82例肌钙蛋白Ⅰ阳性,敏感性分别为86.2%、94.3%;特异性分别为92.0%、96.0%.结论:心肌酶谱与cTnI测定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Mb、cTnI、CK-MB浓度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73例)和溶栓未通组(33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b、cTnI和CK-MB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5),其中Mb较cTnI、CK-MB峰值出现更早,分别为(5.9±2.5)h、(14.5±3.2)h和(14.8±3.9)h(P<0.01);Mb、cTnI和CK-MB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Mb、cTnI和CK-MB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b较cTnI、CK-MB能更早的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灌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 T)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y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AMI患者(AMI溶栓再通组44例、溶栓未通组42例)进行血清cTnt、cTn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点,血清cTnT、cTnⅠ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同时期CK和CK-MB的阳性检出率;溶栓再通组cTnⅠ、cTnT峰值较未通组显著增高,且峰值时间提前(P<0.05).再通组cTn Ⅰ、cTn T 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提前于未通组(P<0.05,P<0.05).结论:cTn Ⅰ、cTn T检测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CK、CK-MB;溶栓后动态监测血清cTn Ⅰ、cTn T浓度、峰值时间,对于正确判断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及进一步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