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3月收治的32例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记录每例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并对所有可能影响患者PFS的因素进行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患者的中位PFS(mPFS)是14个月;BCLC B期患者mPFS为18个月,而BCLC C期患者为8个月;治疗前AFP<400 ng/mL患者mPFS为16个月,而治疗前AFP≥400 ng/mL患者为11个月;高血压患者m PFS为18个月,无高血压患者为10个月;蛋白尿患者m PFS为19个月,而无蛋白尿患者为12个月;伴手足综合征患者m PFS为16个月,而无手足综合征患者为9个月,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C分期、治疗前AFP水平以及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是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HCC患者PFS的影响因素,且BCLC分期和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请您诊断     
《放射学实践》2010,25(2):117-117
病例资料患者,男,1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头痛。1个月前患者自述左耳听力下降。20d前出现口角歪斜,伴眩晕、声嘶、进食呛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把17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5例。干预组进行自医院到社区的无缝隙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并在干预的前、后1、3、6、12个月的时间节点上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MLHFQ得分比较无差异,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ML-HFQ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47%;对照组为88.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管理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3岁。患者10个月前无意间触及左下腹包块,活动,似核桃大小,无压痛,当时未就诊。自觉包块逐渐增大,最近1个月明显增大,无腹痛,腹泻,无便秘,无尿频、尿急,无月经改变。既往无明确外伤史。  相似文献   

5.
王煜晅   《放射学实践》2010,25(7):827-828
病例资料 患者,女,11岁。月经紊乱3个月,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余入院。患者1年前初潮,周期30天,经期7天,量中等,无痛经,3个月前月经周期缩短至14天,经期、经量无明显改变,无进行性痛经。2个月前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左侧附件占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余,痰中带血1个月"入院.3个月前患者受凉致咳嗽、咳黄色脓痰,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遂到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无明显好转.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伴痰中带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6例老年CHF患者按照半随机方法分为依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试验组),每组103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测量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在治疗后6、12个月记录和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效方面:治疗后6、12个月,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同组患者的LVEF、LA、LVDD、LVSD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LA和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LVSD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随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治疗6、12个月后,两组咳嗽、头昏、胸闷、恶心、疲劳、味觉异常和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时咳嗽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老年CHF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植入新型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BP-DES)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6个月与12个月的预后。方法选取I-LOVE-IT 2研究中的41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211例患者植入BP-DES后接受6个月的DAPT(6个月组),203例患者接受12个月的DAPT(12个月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包括主要终点[12个月的靶病变失败(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症状驱动性靶病变血运重建)]与次要终点[12个月的净不良临床事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严重出血)]。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主要终点靶病变失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比10.3%,P>0.05)。其中,6个月组与12个月组心源性死亡(0.5%比1.5%)、靶血管心肌梗死(8.1%比5.9%)、症状驱动性靶病变血运重建(2.4%比3.0%)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次要终点净不良临床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比9.4%,P>0.05)。其中,6个月组与12个月组全因死亡(0.5%比2.0%)、心肌梗死(9.0%比6.9%)、卒中(1.5%比0)、严重出血(0.5%比0.5%)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植入BP-DES后应用DAPT 6个月与12个月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关节囊粘连松解联合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肩关节僵硬患者的疗效及其术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4月间我科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中小型肩袖损伤患者。共43例纳入研究,其中15例合并肩关节僵硬。对僵硬组患者,先在关节镜下行肩关节囊粘连松解,术中活动肩关节证实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非僵硬组患者仅进行单纯的盂肱关节镜检查及必要的关节内清理。所有患者均根据撕裂口大小,采用1~3枚5.0 Twinfix锚钉(美国Smith&Nephew公司)单排缝合固定肩袖。僵硬组有7例、非僵硬组有8例进行了肱二头肌长头腱单纯切断或固定术。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指导康复训练。术后平均随访27.1±4.2(15~38)个月,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1、2、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肩痛VAS评分,术后2、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被动活动度,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肌力,以及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UCLA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术后康复进程及手术疗效。结果:1)无僵硬组患者及僵硬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但术后1、2个月的疼痛VAS评分无僵硬组显著优于僵硬组(P<0.05),直到术后3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肩袖修补术后无僵硬组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度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僵硬组被动活动度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其中肩前屈、外展0°位外旋活动度分别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有显著改善,与无僵硬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肩外展、90°外展位外旋、90°外展位内旋活动度直到术后12个月得到充分缓解,与无僵硬组无显著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僵硬组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度恢复良好,未再出现关节活动度降低。3)无僵硬组术后肌力恢复良好。僵硬组患者肩前屈、外展肌力术后6个月达到健侧水平,与无僵硬组无显著差异(P>0.05);僵硬组肩外旋肌力术后12个月才达到健侧水平,与无僵硬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末次随访UCLA评分,无僵硬组患者为33.3±3.3分,僵硬组患者为33.4±3.2分。患者肩关节功能总体恢复良好,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关节囊粘连松解联合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关节僵硬患者,术后半年内的肩关节功能康复进程较未合并僵硬的肩袖撕裂患者慢,但手术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肌力以及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该联合术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膈顶部肝肿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133例隔顶部肝癌患者(A组)及同期接受治疗的136例肝癌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膈顶部肝肿瘤的技术路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MWA治疗后,A、B组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8.7%和95.6%,A组患者的完全消融率明显低于B组(P=0.036)。两组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5%和39.0%,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8%、57.7%和50.3%。B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0%和57.8%,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1%、77.8%和71.9%。B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膈顶部肿瘤位置的特殊性影响MWA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更易复发,但膈顶部肿瘤并非MWA的禁忌证,MWA仍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