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情况,对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接生的1704例新生儿,评估新生儿情况,听力筛查均采用Chirp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ASEABR)的方法,对初次时未通过筛查者,在1个月~42 d实施复筛,对复筛后仍未通过者进行确诊后医学干预。分析初筛通过率及复筛通过率。结果:高危患儿的初筛未通过率是32.10%(26/81),其他受试者为8.50%(138/1623)。高危患儿中有26例新生儿初筛时未通过,复筛后未通过者为3例,其他受试者在初筛时未通过者在复筛后均通过。结论:CASEABR法进行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检测率高并且临床使用较为方便,可对临床诊断提供早期筛选病例,实施早期干预后可预防耳聋或是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听力筛查中未能通过的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并总结其特点。方法:对101例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出生后5天至6个月内进行1-3次的ABR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筛选出真正听力损伤儿童。结果:在101例婴幼儿中,双侧ABR正常的为38例(37.6%),单侧ABR正常的为26例(25.7%),其余37例婴幼儿均表现出双耳程度不等的ABR异常(36.7%)。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耳聋:婴幼儿异常ABR可有多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1)评价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2)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方法 对2094例新生儿(占全体96.23%),出院前行TEOAEs测试,术通过1个月后复查TEOAEs,仍未通过随后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对通过OAE筛查的高危因素登记(HRR)新生儿定期随访。ABR检查不通过在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结果 1897例(90.59%)通过出院前筛查;1个月后191例复查,176例(92.15%)通过,15例接受ABR检查,5例未通过(33.3%)。最后确诊6例婴儿(2.87‰)有听力损失。结论 应用TEOAEs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切实可行的。筛查模式就是对筛查,跟踪和随访诊断,干预以及评估5项内容的具体实施。TEOASEs联合ABR三步法是适宜的筛查策略。对通过OAE测试的HRR婴儿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从而达到“聋而不哑”的目的.方法 采用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对2 799例新生儿(包括早产儿107例,过期产儿31例,低体重儿49例)的双耳进行听力检测,规定新生儿双耳均通过者为通过人数,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者为未通过人数.并对筛查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本组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复查听力测试未通过60例,其中12例可疑阳性,最终6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儿,占2.1%,经过追访其中4例为早产儿,2例系耳道闭锁,先天发育障碍,并采取措施.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早期采取干预治疗和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1)评价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2)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方法对2094例新生儿(占全体96.23%)出院前行TEOAEs测试,未通过者1个月后复查TEOAEs,仍未通过者随后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对通过OAE筛查的高危因素登记(HRR)新生儿定期随访。ABR检查不通过者在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结果1897例(90.59%)通过出院前筛查;1个月后191例复查,176例(92.15%)通过,15例接受ABR检查,5例未通过(33.3%)。最后确诊6例婴儿(2.87‰)有听力损失。结论应用TEOAEs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切实可行的。筛查模式就是对筛查、跟踪和随访、诊断、干预以及评估5项内容的具体实施。TEOAEs联合ABR三步法是适宜的筛查策略。对通过OAE测试的HRR婴儿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萍乡市安源区2018年至202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为基础,统计近5年听力筛查结果并分析异常结果的随访。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安源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资料,每年有1 000余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本次共收集5 241例活产新生儿,筛查人员对出生后48~72 h后正常新生儿利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于42 d内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转至专门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一步诊断,并跟踪随访,记录萍乡市安源区2018年至2022年听力筛查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2018年至2022年萍乡市安源区共5 241例活产儿中,有5 199例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初筛率为99.20%,共有4 865例通过初筛,334例未通过初筛,未通过率为6.42%;初筛未通过召回314例,复筛率为94.01%;复筛通过266例、未通过48例,未通过率为18.05%;共45例复筛未通过召回,转诊率为0.87%;5 199例完成初筛的新生儿中,有31例失访,完成程序筛查数5 168例,确诊听力障碍13例,发生率为0.25%。确诊的13例听力障碍患儿中,有10例家长接受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1 012例(2 024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同时采用丹麦产AccuScreer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仪(TEOAE)和美国产ALGO3i自动脑干诱发电位(AABR)听力筛查仪进行听力复筛,其中有任何一项复筛未通过者均要在新生儿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 TEOAE检查未通过率为25.4%,AABR检查未通过率为12.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筛未通过者,再经过2次ABR、声导抗等诊断性检查最后确诊有听力障碍214耳,TEOAE确诊率为41.6%,假阳性率为14.8%,AABR确诊率为82.9%,假阳性率为2.2%,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BR具有方便、无创、快速、灵敏、客观等优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与应用TEOAE进行听力筛查比较,有较低的假阳性率和较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本院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及其对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对2011年8月~2012年4月对196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正常足月儿组初筛通过率为90.07%(1497/1662),复筛通过率为9455%(156/165);高危儿组的初筛通过率为63.13%(125/298),复筛通过率为24.66%(18/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适天数应在新生儿出生后3d或3d以上,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里,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初筛通过率明显提高。本次听力筛查确诊听力障碍新生儿20例(1.02%);其中高危儿组13例(4.36%),正常足月儿听力障碍7例(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必须重视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管理;对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加强随访、定期检查;对确诊听力障碍新生儿及早干预、听力补偿或重建,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虹  董霞  阚静 《疾病监测》2007,22(12):859-859
为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极其影响因素,作者对山东省章丘市2005和2006年活产新生儿中的6928例进行了听力筛查,结果分析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模式,初步了解听力损伤在此类人群中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2阶段筛查方案,对入住NICU的8 373例新生儿在出院或转入其他普通病房前以TEOAE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出院1个月后门诊接受AABR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3个月内转诊到儿童听力中心进行TEOAE和AABR全面的听力学诊断评估。结果 8 373例新生儿初筛未通过2 646例,42 d随访时未通过1 092例,生后3个月随诊时复查仍未通过652例。425例经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害,占4.97%。结论 TEOAE和AABR两步法可能是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合适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北京市201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对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自制问卷对全市106家助产机构2010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进行调查,并结合201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上报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10年全市106家已开展听力筛查的助产机构共筛查新生儿159888人,听力筛查初筛率91.99%,初筛未通过率10.32%;复筛率72.30%,复筛未通过率13.27%;两步筛查后需转诊率0.99%。本市户籍新生儿的初筛率和复筛率较外地户籍新生儿高,城区助产机构的初筛率和复筛率较远郊区县助产机构高。不同助产机构的地区分布、筛查仪器的品牌和类型、筛查场地、初筛次数及筛查人员职称结构和在岗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初筛未通过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城区助产机构高于远郊区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高于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床旁筛查高于独立房间内筛查,住院期间仅接受1次初筛高于重复筛查。结论 2010年北京市本市户籍听力筛查质量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初筛率,重点应放在外地户籍和农村地区的筛查管理上。规范筛查仪器、筛查人员资质、筛查环境和筛查技术要求,有助于将筛查质量指标维持在合理化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出生的786例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检查的临床资料,总结听力筛查漏检原因。自2010年7月开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工作流程和和操作技巧改进。比较实施质量改进前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漏检率及通过率。结果质量改进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漏检率明显低于改进前,而通过率大大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不但降低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漏检率,而且通过率明显提高,有助于实现听力筛查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BR检查结果的阈值异常程度将其分为对照组(正常新生儿组)及轻、中、重度窒息组,各40例.比较四组新生儿的波峰潜伏期及波峰间期值.比较轻、中、重度窒息组患儿的听力筛查通过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联合应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出生3~5天的2869例(5738耳)新生儿给予TEO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联合应用TEOAE和AABR复筛。结果在新生儿听力初筛中,共有311例新生儿(10.84%)未通过,复筛中28例(14.34%)未通过。结论 TEOAE与AABR联合测试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对听力障碍儿童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语言和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can identify congenital deafness and hearing lo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the south of China is unclear. We aimed to assess the hearing loss of newborns in Dongguan, China.MethodsA total of 62,545 newborns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between September 2015 and August 2020. The screening procedure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two-step hearing screening. The trends were examined by the Cochran–Armitage trend test.ResultsFrom 2015 to 2020, the total initi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rate was 98.16%, and i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ime (Z = 2.488). The initial screening pass rate of newborns was 90.08%,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initial screening pass rate between different years (Z = 0.845). After two-step hearing screening, the overall hearing screening pass rate of newborns was 94.65%. The overall hearing screening pass rate in normal newborn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igh-risk newborns (95.70% vs. 93.59%).ConclusionThe initi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rate increased yearly in the study period, but there was still an approximately 10% referral rate. The initial screening pass rate in China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相似文献   

16.
李月梅  王秀菊  张会丰  单春光  郝芙蓉 《临床荟萃》2012,27(13):1105-1110,1114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明确最适合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及应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跟踪随访并进行及时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128例高危新生儿及产科病房中15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检测.结果 128例高危新生儿,TEOAE法通过率64.8% (166/256),AABR法通过率71.1% (182/256),150例正常新生儿,TEOAE法通过率96.3% (289/300),高危新生儿筛查结果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TEOAE法与AABR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漏诊或误诊部分听力障碍儿童,因此应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17.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 AUDX ,DPOAE法对 377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测定 ,连续监测筛查结果异常者 ,最后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BR)确诊。结果 :通过筛查 3770例新生儿 ,最后由ABR确诊听力障碍 4例 ,听力障碍患病率为 0 .11%。结论 :DPOAE测试法是一种快而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耳聋易感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 67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及耳聋易感基因筛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 674例新生儿中,检出耳聋易感基因异常37例,其中176del 16突变2例,299del AT杂合突变5例,235del C突变16例,IVS7-2AG杂合突变9例,2168AG突变1例,538CT杂合突变2例,1494CT突变2例,阳性率为2.21%。结论听力筛查联合耳聋易感基因筛查能够从分子水平发现有可能存在听力损伤的新生儿,为早期发现、预测耳聋的发生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