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亢合并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2000年以来共收治3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 ,现作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32例中 ,男8例 ,女24例 ,年龄18~64岁 ,平均年龄38 5岁。甲亢症状较糖尿病症状先出现19例 ,占59 4 % ;糖尿病症状较甲亢症状先出现者5例 ,占15 3 % ;甲亢症状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8例 ,占25 3 %。32例患者两种疾病发病间隔时间 :甲亢先于糖尿病间隔5月~14年 ,平均4 9年 ;糖尿病先于甲亢间隔2~12年 ,平均5 5年。甲亢均为Graves病 ;有4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 ,其余28…  相似文献   

2.
曾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54-55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提高对妊娠合并甲亢的认识,关注母胎健康。方法选取我院25例妊娠合并甲亢的待产患者,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有两例胎死宫内,1例发生甲亢危象,15例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10例经阴道分娩。结论应重视妊娠期甲亢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甲亢性心脏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亢性心脏病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8.7%,其中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83%、54.1%和40.6%。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3.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佳的老年甲亢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愈后良好。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以前,28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是采用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29.5±16.4)岁,病程为诊断到16年,平均(3.4±6.7)年。从2013年1月开始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观察组)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28.3±15.6)岁,病程为诊断到14年,平均(4.6±5.2)年。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胰岛素每日平均用量(U/d),血糖值达标时间(h),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低于对照组(P <0.05),胰岛素每日平均用量、血糖值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临床效果优于胰岛素间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疾病的一种类型,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发生率是甲亢患者的3%左右。由于瘫痪症状明显而常常掩盖了轻微的甲亢症状致漏诊、误诊。现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32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133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A组),1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B组),对两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A组心电图异常改变111例(83.46%), B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为39例(2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患者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窦速),房性早搏(房早), ST-T改变,心房颤动(房颤)为主。结论甲亢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速、房早、ST-T改变、房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32例,将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在这32例患者中在初次诊断时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有7例,诊断为甲亢的患者有17例,还有8例患者两种疾病被同时确诊。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一些临床特点予以充分的认识,做到及时诊断以及时治疗,增加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9例临床分析太原铁路中心医院(030013)张靖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病人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有时是甲亢病人的首发症状及就诊原因,从而掩盖了甲亢的临床表现延误了对甲亢的诊断。我院自1986年~1996年共收治甲亢合并周期性麻...  相似文献   

9.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 1986~ 2 0 0 0年间采用手术治疗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病人 15 4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9例 ,女 10 5例 ;发病年龄 16~ 69岁 ;病程 5个月至 9年。原发性甲亢 10 6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 12例 ,高功能腺瘤合并心脏病 3 6例。1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人均有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合并眼部症状者占 12 %。甲状腺131I摄取率均高于正常 ,T3、T4 值明显升高。合并心脏扩大、肥厚 49例 ,心…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内分泌常见病,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有时与某些疾病症状相似,易延误诊治。现就6例误诊病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以下简称甲亢 )临床较多见 ,但不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往往病情迁延 ,易误诊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 1990年~ 2 0 0 0年间在我院就诊的青年人不典型甲亢 3 8例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重点探讨误、漏诊的原因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 8例青年人不典型甲亢中 ,男 13例 ,女 2 5例 ,年龄 18岁~ 3 5岁 ,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为 2 8d~ 5 a,未见特殊眼征及甲状腺肿大 ,临床表现多样 ,具体如下 :腹胀腹泻8例 ,心悸胸闷 8例 ,不明发热 2例 ,贫血 2例 ,黄疸 2例 ,多梦失眠 3例 ,四肢乏力 4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进行要点分析。方法 29例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饮食、药物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护理。结果 29例患者均无低血糖反应、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的护理是配合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孙芳 《海峡药学》2011,23(5):261-261
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果治疗措施不当,易发展为重型肝炎,增加死亡率。自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合并甲亢患者20例,现将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住院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42岁,乙肝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其中HBeAg阴性15例,HBVDNA均〉1000copy.mL-1。甲亢诊断符合:①高代谢症群;②甲状腺肿大或并凸眼;③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均在入院后发现甲亢。  相似文献   

15.
王素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84-185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治疗是否规范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提高对妊娠合并甲亢的认识。方法选取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1例,按妊娠期治疗是否规范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18例和观察组13例,再选取同时期健康妊娠妇女30组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分娩情况、母体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情况。结果分娩情况:治疗组的剖宫率为61.1%(11例),观察组为53.8%(7例),对照组为33.3%(10例);母体情况:治疗组的妊娠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5%(1例)和0%,观察组为38.5%(5例)和15.4%(2例),对照组为3.3%(1例)和0%;新生儿情况:治疗早产和窒息的发生率均为5.6%(1例),观察组为30.8%(4例)和23.1%(3例),对照组为3.3%(1例)和0%。结论妊娠合并甲亢治疗是否规范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甲亢合并亚急性重型戊型肝炎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b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人工肝联合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亚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甲亢合并重型戊肝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 7例患者均予MARS人工肝联合131I治疗,其中5例治愈,1例死亡,自动出院1例,每次MARS人工肝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戊型肝炎合并甲亢易造成肝损害及甲亢加重,131I联合MARS人工肝治疗甲亢合并亚急性重型戊肝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的甲亢性肝损害的诊断、治疗。方法对2009年1~12月长春市中心医院20例有肝脏损害的初次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性肝损害临床症状不典型,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的ATD治疗或放射性131碘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改进甲亢围手术期服碘方法15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洲成  吕冬 《中南药学》2009,7(7):548-550
目的探讨改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准备的方法。方法对1996年12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甲亢患者301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门诊口服抗甲状腺亢进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后,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其中改进组1 513例术前门诊口服碘剂,共8~11 d,术后不服碘;常规组1 502例以常规方法服碘剂。术后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结果2组全部病例病情稳定,甲状腺缩小、变硬,如期手术,所有患者无手术死亡,无甲状腺危象发生。结论术前门诊服碘,术后不服碘的准备方法,安全、可靠,明显缩短了甲亢围手术期外科治疗的时间,术后服碘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女,41岁。主因口干、多食,消瘦半年,颈部肿物6d,于2008年5月17日收住院。患者半年前无原因出现口干、口渴、饮水量每天约5000ml,无多尿、尿频症状,伴食欲亢进,每餐3—4两,仍饥饿明显,伴消瘦,在当地医院测餐后2h血糖13.0mmol/L,予以二甲双胍0.5g每天3次治疗,自觉疲乏加重,心悸、全身发抖、怕热、多汗,每天大便8—10次,体质量下降20kg,伴脱发、失眠、易怒,他人发现颈部肿物,故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