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吴国勇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59-61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近10年来,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效果,现将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泌尿系结石为全球多发病,我国的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高达0.12%~6.02%,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有效地预防和非手术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医药在治疗各种疾病上均有独到之处,在泌尿系结石诊疗方面也不例外。现就近年来蒙、壮、维、藏、傣等民族医学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推广使用民族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七十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5):60-62
蒙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独特,对该病治疗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少等优点。笔者就蒙医药对糖尿病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3个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蒙药治疗糖尿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柏灿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5):57-60
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灼热,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分别简称风关炎、类关炎、风关痛)等可归于痹病范畴。我国少数民族对痹病有独特的认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2001年,陈玉华对部分少数民族治疗风关炎、类关炎进行了综合报道,近年来,民族医药治疗痹病的方法不断增多,疗效不断提高,受到各族群众的喜爱。现将各少数民族治疗痹病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整理近十年来中医药及民族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文献,指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治疗KOA方法各异,但都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能解除患者痛苦,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弥补了西医对本病保守治疗疗效不佳而又未达到手术指征的空窗,为KOA的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借鉴。但在疗效的真实可靠性,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的安全性和随访期的远期疗效等方面未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进一步验证,希望后期研究能够为KOA的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科学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0.
李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1):9-11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广为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属于中医黄疸、胁痛、郁证、腹胀、瘕积等范畴。据报道,[1]全世界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人数已超过2.8亿,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有40%~60%的人受过乙肝病毒(HBV)感染,8%~10%的人群约l亿人口为(HB-sAg)携带者。病程长,超过半年,有些病例可待续至10年以上,一般症状较轻,常见食欲减退、腹胀、肝区隐痛、疲乏、下肢酸软、对油质食物耐受性差。部分患者有头晕、失眠、心悸、气促、胸闷、思想集中能力减退等神经官…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过程中,一般都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的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高尿酸血症的西药药物的副作用大,故患者长期服用的依从性比较差。为了使此类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起来,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索近5年的相关中医临床研究资料,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认为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加强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宣教,使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了解、认识,学会自我护理,达到良好控制血糖,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预后极差,自然生存期不超过3~6个月,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理想的很少。原发性肝癌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待确诊时大多已迭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迄今为止仍缺乏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以致全身化疗疗效较低,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及癌灶无水酒精注射等经常受到限制。为此,探索新的且相对有效的能让大多数患者耐受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就成为临床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药离子导入与中药浴足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玉林市中医医院在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住的130例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均有8分以上的糖尿病伴有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8例,离子导入组50例,浴足组42例,离子导入组及浴足组都是在相同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在周围神经病变部位的皮肤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或中药浴足治疗。结果:离子导入组与浴足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离子导入组与浴足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导入组治疗前后的各中医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差值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浴足组的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离子导入组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SNCV)提高幅度较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浴足组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和中药浴足治疗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其中中药离子导入在改善中医症状及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较中药浴足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 1 0 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60例运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 ,对照组 40例单纯西医治疗。 2组均 7日为 1个疗程 ,观察 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66%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0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 ,且疗程短 ,见效快。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