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早在1950年 Henschen 曾将带蒂的颞肌植于大脑表面,造成脑与颞肌间的血管通联,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脑缺血性疾患。1978年 Karasawa 用于治疗烟雾病。1982年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术中将硬膜中动脉做成硬膜中动脉瓣,移植于颞肌内,同时用钛板颅骨成形,谓之改良式脑—颞肌贴敷术,至今共做50例,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STA-MCA+EDM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2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STA-MCA+EDMS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2年,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脑血管造影(DSA)表现、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其中1例为术侧脑梗死,1例为头皮愈合不良,术后3-6个月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21例。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mRs评分较术前降低。结论 STA-MCA+EDMS术治疗烟雾病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烟雾病患儿行联合旁路手术的效果。方法 随访2016年以来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脑膜-颞肌贴敷方式治疗的9例5~12岁烟雾病患儿,与同时期相同术式的成人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患儿中双侧大脑半球发病型8例,单侧型1例;缺血型16侧,出血型1侧;完成17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脑膜-颞肌贴敷手术(出血型完成双侧)。2侧术后出现短暂的对侧面部抽搐现象。1侧术后3个月出现骨瓣松动。所有患儿在围手术期和远期随访中均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身体发育和学习成绩与同龄儿童相比无异常。儿童组与成人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烟雾病缺血型多发,联合的旁路手术能为5~12岁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儿回归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预防脑卒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在缺血型烟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21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接受同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2支血管吻合,16例接受同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单支吻合.结果 21例患者术中荧光造影显示吻合口全部通畅.16例术后1周内复查了CT血管成像,5例复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其中20例显示吻合血管通畅,l例吻合血管闭塞.21例缺血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运动或感觉障碍等症状在术后第2天即有明显改善.1例失语患者症状消失,4例头晕,4例头痛患者症状减轻.有2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应用直接联合间接血管重建术能明显改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5.
Moyamoya(烟雾)病是一种特殊发展过程中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有多种侧枝循环类型。该病手术方法有二,即直接吻合血管和间接非吻合血管再生法,前者有STA-MCA(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0A-MCA(枕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和静脉移植术,后者则有EMS(脑肌联合血管术)、EDAS(脑硬膜动脉联合血管术)及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4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随访0.5~2年,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20例,中残7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照组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随访期间造影结果,记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左右两侧治疗后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升高,血流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造影显示,对照组造影后变化不大,研究组颞浅动脉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明显,可改善脑部血流,降低术后并发症,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临床疗效。方法20例烟雾病患者均给予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即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记录患者血管吻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0例烟雾病患者经直接脑血管囊建手术治疗后,患者吻合血管大多通畅(95.00%),日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90.00%)。结论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可获得满意疗效,但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案时仍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确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文星  李平根 《江西医药》2011,46(2):123-124
目的评价对Spetzler-Martin Ⅰ~Ⅱ级脑动脉畸形破裂出血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Spetzler-Martin Ⅰ~Ⅱ脑动脉畸形的患者,大部分患者入院时行DSA检查确诊,早期手术切除,部分患者术中切除畸形血管团行病理检查确诊,术后复查DSA,预后进行GOS评分。结果术后DSA显示手术病人动静脉畸形完全切除,6个月后随访患者,GOS评分:5~4分有17例,占77%,3分4例,1分1例。结论对Spetzler-Martin Ⅰ~Ⅱ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8例,分为手术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手术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对比治疗两组患者的大脑纵裂中线回复情况、预后评价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手术组平均中线位移减少约12.2mm,死亡2例占10%,痊愈5例占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烟雾病患者CT血管成像( CTA)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影像特点。方法根据29例烟雾病患者CTA和DSA的影像表现,将CTA和DSA发现的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异常增生血管、代偿血管的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根据烟雾病患者的DSA影像结果将29例烟雾病患者的57个病变半球进行铃木分期和统计分析。结果29例烟雾病患者中,CTA和DSA在发现大血管狭窄、闭塞(CTA 53个半球,DSA 57个半球)(χ2=2.167,P>0.05)以及显示异常增生血管(发现异常增生血管:CTA 41个半球,DSA 45个半球;未发现异常增生血管:CTA 16个半球,DSA12个半球)(χ2=0.757,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显示烟雾病代偿情况方面CTA不如DSA。结论 CTA可以作为烟雾病有效的筛查手段,但是DSA可以动态观察颅内血管代偿情况、代偿程度,明显优于CTA,且能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更为详尽的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人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诊断烟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归纳64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年龄≥14岁的成人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颅多普勒(TCD)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36~4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TIA和脑梗死在内的缺血性表现共33例(51.5%);最常见的确诊症状包括TIA和脑梗死在内的缺血性表现共32例(50.0%)。有21例(32.8%)患者在首次发作时,先行TCD筛查而后经MRA或DSA全部确诊。以非脑出血症状确诊的46例患者中29例(63%)先经TCD筛查而后行DSA或MRA确诊烟雾病。结论成人型烟雾病首发及确诊症状均以缺血性血管病表现为主,TCD是筛选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汕尾地区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60例,进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发现异常(出血性颅内动脉瘤)3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10例;出血性烟雾病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3例;海绵状血管畸形(CA)2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结论汕尾地区开展脑血管造影术.有助于该地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尽早明确病因,有助于病情判断和评估,并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介入诊断,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DSA对其进行介入诊断,并选出符合介入治疗的64例进行支架成形手术治疗,观察DSA诊断结果,分析介入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患有脑血管和头颈部大血管病变76例,病变血管84支。64例行支架成形术患者均成功放置支架,成功率达到100%,血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扩张,8例出现心率变缓等不良反应。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DSA介入诊断,可为介入治疗提高评估依据。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有效介入治疗手段,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方法8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全脑DSA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发现动脉瘤56例(69.2%),动静脉畸形14例(17.3%),烟雾病2例(2.5%),矢状窦血栓1例(1.2%),正常者8例(9.9%)。结论自发性SAH病因多样,DSA检查多数能够发现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带旋股外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治疗后,股骨头内血运变化情况。方法 24例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9例,女5例,ARCO分期标准Ⅱ期20髋,Ⅲ期4髋,应用带旋股外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治,术后行患侧DSA检查。全部患者在术后6周~5年再次行患侧DSA复查。结果 24例术前股动脉DSA造影均显示股骨头供血的异常改变,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充盈良好。术后6周DSA显示22侧转移骨瓣血管蒂充盈良好,股骨头内供血明显改善;2例术后DSA显示转移骨瓣血管蒂充盈不佳或股骨头内无造影剂充盈,其中1例术后12个月复查DSA显示血管蒂充盈满意,股骨头血供良好。1例术后2年随访,DSA造影显示股骨头内无造影剂充盈,行人工关节置换。本组病例临床成功率为91%,影像学成功率为85%。结论①旋股外血管升支解剖位置恒定,无较大变异,适于切取带血管骨瓣进行移植。②带旋股外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重建股骨头内血运  相似文献   

17.
王志学  吴涛  韩大正  丁春生 《中国医药》2012,7(11):1400-1401
目的 探讨MRI平扫+动态增强在肝癌热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均于热化疗栓塞术后1.0~1.5个月行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1~3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治疗.结果 本组24例共36个病灶,经过经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后,在MRI显示共18例28个肿瘤病灶残留,无新发病灶;DSA共显示19例29个肿瘤病灶残留,无新发病灶.以DSA为标准,MRI判断病灶残存的敏感性为96.5%(28/29),特异性为100.0%(28/28).结论 MRI平扫+动态增强用于肝癌热化疗栓塞术后随访可及时准确检出残癌,是一种可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2例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动静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经CT,CT血管造影(CTA),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结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办法。术收常规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烟雾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MD患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多为儿童及青壮年起病,女性居多。病程为多发,主要有脑梗死和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失语、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CTA及DSA在脑底动脉环发现血管闭塞、狭窄及烟雾状毛细血管网形成,CTA对本病有一定阳性发现。结论对于儿童及青壮年反复发作的脑卒中患者要考虑MMD的可能,建议及早进行DSA或CTA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