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头类中药对CHL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头类中药盐附子和乌头碱对CHL细胞(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盐附子、乌头碱对CHL细胞DNA即刻损伤的影响。在加和不加S9时,盐附子均设5个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5、2.5、1.25、0.625、0.313 mg生药∕ml)、乌头碱设4个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100、50、25、5μg/ml),试验同时设PBS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在不加S9时为0.1 mmol/ml重铬酸钾,加S9时为80μg/ml环磷酰胺。[结果]在加和不加S9时,盐附子各浓度组拖尾细胞率和拖尾细胞尾长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头碱100μg/ml和50μg/ml组拖尾细胞率和拖尾细胞尾长与阴性对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头碱各浓度组拖尾细胞率和拖尾细胞尾长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加与不加S9时,乌头碱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时对CHL细胞有DNA损伤作用;盐附子5、2.5、1.25、0.625、0.313 mg生药/ml时未观察到对CHL细胞有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佶  赵世文  刘阳  徐丹先 《职业与健康》2013,(22):2975-2976,2979
目的建立SPE.UFLC/MS/MS快速测定食物中毒事件中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的方法。方法各种食物样品及呕吐物经0.1mol/LHCl提取,SPE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AgilentSBC182.1mm×50mm,1.8μm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用串联质谱仪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食物样品及呕吐物中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的方法检出限为1—3μg/L,2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9.8%~112.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4%。结论该方法测定各种食物样品及呕吐物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流动相B:0.1 mol/L醋酸铵溶液,检测波长:λ=235 nm,流速:1 ml/min,柱温:25℃。结果:不同采收时期附子中3种乌头碱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时间(7~9月份)的推移,新乌头碱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方法简单、易行,可为附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快速测定乌头类生物碱中毒事件中毒患者尿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方法。方法收集乌头碱中毒患者48 h内尿液,经0.1 mol/L HCl酸化,Waters 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0.5%氨水的甲醇洗脱,氮气吹干,乙腈-10 mmol/L乙酸铵(50∶50,V/V)定容,经Agilent XDB C_8(4.6 mm×250 mm,5.0μm)分离,用紫外检测器,235 nm波长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乌头碱中毒患者尿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方法检出限为10μg/L,2个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6.0%~115.0%,6次平行测定变异系数(CV)为4.1%~8.2%。在草乌中毒患者的尿液中检出新乌头碱,含量为0.28 mg/L~1.60 mg/L,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未检出。结论该方法测定乌头类生物碱中毒事件中毒患者尿样的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方便、快速、准确、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一起误服外用药酒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病例临床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采集剩余食物样本和病例胃内容物、呕吐物、血液样本共12份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4人发生中毒,其中1人死亡。死者胃内容物检出较高浓度乌头碱(64 000μg/kg);其余3人呕吐物中均检出乌头碱(含量为10~27μg/kg),血液中均检出乌头碱(含量为0.7~1.3μg/L);2份残留食物中检出微量乌头碱(0.18~0.22μg/kg)。结论这是一起因误饮乌头碱药酒造成的中毒事件。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加强乌头类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宣教及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几种常规的炮制方法分析草乌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减毒情况。方法 将大小形状不同的草乌样品分别经过水煮法、蒸法及烘烤法进行不同时长炮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含量测定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 3种乌头碱在0.20~100.0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7。草乌不同形状减毒效果为粉末>片状>完整个头,不同炮制方法减毒效果为水煮>蒸>烘烤,烘烤炮制对草乌样品未有良好减毒效果。浓度为1.0μg/mL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标准品分别经过0.5h、1.5h和1.5h水煮炮制可达到100%完全降解,但其他炮制样品的减毒效果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显现出较大差异性。结论 3种乌头碱经过足够时长的水煮及蒸法炮制均可达到显著的减毒效果,烘烤法对草乌减毒作用较小,民间食用草乌的安全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乌头碱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乌头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方法]对25~29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无菌制备卵巢颗粒细胞悬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管嵴状线粒体进行细胞鉴定。试验设4个乌头碱浓度组(0、5×101、5×102、5×103、5×104μg·L-1)和1个溶剂对照组(二甲亚砜)。选用MTT法(四唑盐比色法)测定乌头碱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力的影响,用雌二醇和孕酮的放免分析药盒测定乌头碱对颗粒细胞激素分泌功能的影响,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测定乌头碱对大鼠颗粒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乌头碱作用24h后,高浓度和次高浓度组(5×103、5×104μg·L-1)可明显抑制大鼠颗粒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5×104μg·L-1)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乌头碱浓度高于5×103μg·L-1时,对雌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有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及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蔚  肖学成  袁晓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283-1284
目的 检测药酒中乌头碱。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检测药酒中的乌头碱。结果 2003年10月,我们从一起饮用药酒中毒的样品中成功检出乌头碱。其浓度为15mg/L。结论 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乌头碱,能满足卫生监督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掌叶防己碱和盐酸小檗碱的方法。 方法 采用 Shim- PackCL C- Phenyl色谱柱 (5 μm,6.0 mm× 15 0 mm) ,以甲醇 0 .0 2 mol·L- 1 Na H2 PO4(H3PO4调节 p H值为 3 ) =75 2 5为流动相 ,流速 1.0 ml·min- 1 ,波长 3 45 nm,柱温为 2 5℃。 结果 线性范围分别是 :盐酸掌叶防己碱 0 .0 5 5 9~ 1.118μg,r=0 .9999(n=8) ;盐酸小檗碱 0 .1~ 2 .0 μg,r=0 .9999(n=8)。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盐酸掌叶防己碱 10 0 .0 %~ 10 6.4% ,RSD =0 .84% (n=6) ;盐酸小檗碱 96.0 %~ 10 7.6% ,RSD =0 .99% (n=6)。检测限 (S/N =3∶ 1)分别为 :盐酸掌叶防己碱 0 .0 2μg,盐酸小檗碱 0 .0 3μg。 结论 本法分离度好 ,简便快速 ,定量准确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适用于复方制剂中2种组分的同时测定 ,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尿液中4种生物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尿液中乌头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和麻黄碱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盐酸酸化后,用W aters Oasis MCX小柱净化、提取,在XB ridgeTMSh ield RP18柱(250 mm×3.0 mm×5μm)上进行分离,柱温30℃,通过电喷雾电离离子化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测定,定量分析离子乌头碱m/:z 646[M+H〗+;士的宁m/:z 335[M+H]+;马钱子碱m/:z 395[M+H]+;麻黄碱m/:z 166[M+H]+,外标法定量。结果:乌头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在5.0~500.0 ng/m l、麻黄碱在10.0~1 000.0 n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尿液中最低定量检出限乌头碱、士的宁、马钱子碱、麻黄碱分别为0.02、0.04、0.05和0.13 ng,方法回收率为86.6%~103.0%,RSD<5.69%。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捷、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中毒病人的中毒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