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10例幽门弯曲菌阳性胃炎和5例幽门弯曲菌阴性胃炎病人的胃窦和胃体部粘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幽门弯曲菌位于粘液分泌细胞表面,幽门弯曲菌定居的部位或附近,微绒毛稀疏、变短或消失。上皮细胞内粘液颗粒减少,经治疗清除幽门弯曲菌后,胃粘膜上皮细胞恢复了正常形态,微绒毛较完整,上皮细胞内粘液颗粒增加。提示幽门弯曲菌是慢性胃炎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与幽门弯曲菌检出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E、Gram、吖啶橙荧光染色及Warthin-Starry镀银技术,观察分析了50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活检标本的胃幽门弯曲菌的检出情况。31例标本做了幽门弯曲菌的培养。结果表明: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之幽门弯曲菌检出率与对照组胃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再生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之幽门弯曲菌检出率与隐窝型之检出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再生型异型增生可能与胃炎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生胃宁和呋喃唑酮治疗47例幽门弯曲菌阳性伴有胃窦炎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甲氰咪胍对幽门弯曲菌无效,而呋喃唑酮可使75%的病例幽门弯曲菌消失,50%的病例胃炎减轻.提示幽门弯曲菌的持续存在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周文敬  朴熙 《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14(2):113-116,118
对60例不伴门脉高压的慢性胃炎和35例伴门脉高压的慢性胃炎的幽门弯曲菌检出率及其胃窦部粘膜上皮细胞内中性粘液体密度的研究表明:幽门弯曲菌感染与不伴门脉高压慢性胃炎有密切相关,与伴门脉高压的慢性胃炎及残胃炎无关,幽门弯曲菌感染与不伴门脉高压的慢性胃炎的活动明显相关,而与伴门脉高压的慢性胃炎的活动无关;慢性胃炎幽门弯曲菌阳性者胃窦部粘膜上皮细胞内中性粘液体密度明显低于幽门弯曲菌阴性者,慢性胃炎胃窦部粘膜上皮细胞内中性粘液体密度与有无门脉高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幽门弯曲菌感染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口服幽门弯曲菌的人或哺乳动物中发现了这些病变.幽门弯曲菌可能直接损伤胃粘膜上皮细胞,或者产生大量尿素酶,分泌蛋白分解酶损伤粘膜屏障,引起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联合应用抗生素和铋剂可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幽门弯曲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炎性胃腺癌前身有关。在一项对照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幽门弯曲菌是否能增加胃癌的危险性这一问题。从六十年代中期在保健组织随访的128992名人员中,选出186例胃癌病人作为研究病人,并按照年龄、性别及种族与186例无胃癌人作为对照。六十年代收集的储存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试了幽门弯曲菌的  相似文献   

7.
对胃镜诊断的良性胃溃疡55人进行呋喃硝胺与De-Nol单盲、随机治疗试验。味哺硝胺与De-Nol6周治愈率分别是71.4%和70.4%(P>0.05)。两者均未见明显副作用。胃粘膜幽门弯曲菌检出率为96.2%,高于慢性胃炎对照组的76.5%(P<0.05),提示幽门弯曲菌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病有关。De-Nol组治疗前后幽门弯曲菌检出率为96.3%及65.4%(P<0.01),表明De-Nol有去除胃粘膜幽门弯曲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幽门弯曲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原因之一,因此,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幽门弯曲菌,具有确定性诊断治疗意义。Warthin—Starry(WS)银染色法是目前通用的一种幽门弯曲菌的染色方法,它具有对比鲜明,效果稳定等优点,但染色较复杂,价格昂贵。且特异性较差。我们通过胃粘膜活检组织多种染色法对比,认为结晶  相似文献   

9.
胃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一定关系,可能是这类疾病的病因之一。自1983年WarrenJR和1984年MarshallBJ.在胃镜活检标本中发现胃幽门弯曲菌以来,到目前为止,对胃的门弯曲菌的研究主要还是以石蜡切片为主一胃幽门弯曲菌的染色方法很多,但效  相似文献   

10.
产生消化性溃疡病原因很多,近年来认为幽门弯曲菌与该病有密切关系,故认为幽门弯曲菌参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灭滴灵对幽门弯曲菌有一定的敏感性,并可加速溃疡愈合.周岳进等曾报告  相似文献   

11.
陈汉源  林庚金 《上海医学》1989,12(4):194-196
134例接受胃镜检查者同时进行胃粘膜幽门弯曲菌培养、病理检查和组织尿素酶测定。幽门弯曲菌培养阳性率以胃炎伴消化性溃疡患者最高(83%),垂例病理检查正常者无一例阳性。除去胃癌7例(1例培养阳性),幽门弯曲菌培养阳性率或胃粘膜尿素酶试验阳性率和胃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01)。两种方法检出幽门弯曲菌感染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认为,溃疡病的发病与幽门弯曲菌的感染有关(其阳性率为70~100%)。因此菌能产生强大的尿素酸活性,故可破坏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引起溃疡。近年报道,某些药物对幽门弯曲菌有杀灭作用,且应用于治疗溃疡病取得了很好效果。 1.三钾二枸橼酸铋(TDB):TDB是一种新的有效抗幽门弯曲菌药物。治疗溃疡病的治愈率为86%。用法与用量:每日4次,每次一袋,分别于  相似文献   

13.
胃幽门弯曲菌感染对胃癌发生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Warthin-starry镀银技术检查胃幽门弯曲菌,对中国胃癌高发区及美国胃癌高发区新奥尔良检查了300例具有胃症状的胃粘膜标本。结果发现幽门弯曲菌阳性率为60~62%,并且看到这种细菌的感染与慢性胃炎病变的程度有明显的关系。本文探讨了幽门弯曲菌的感染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种细菌学方法检测90例溃疡病患者活检粘膜的幽门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改良Warthin-Starry银染法为90%;尿素酶试验为71%;细菌培养为49%.对分离出的幽门弯曲菌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药物敏感或中度敏感.提示,幽门弯曲菌感染与溃疡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确诊的128例慢性胃炎等疾病患者的胃粘膜标本,进行幽门弯曲茵培养,尿素酶试验、直接涂片等3项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2.65%、49.20%、76.56%。13例胃粘膜正常者,3项检查结果皆为阴性;15侧3项检查结果阳性者,经服对幽门弯曲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治疗后,除3例尿素酶试验仍为阳性外,其余2项检查结果均转为阴性,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好转。结果表明,胃粘膜幽门弯曲菌感染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及活动度有关,可能为慢性胃炎等疾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已有报告胃粘膜尿素酶试验可以预测幽门弯曲菌感染及活动性炎症程度。本文报告164例胃病患者胃粘膜尿素酶试验结果。胃粘膜大致正常者该试验结果全部阴性;慢性活动性胃炎阳性率为63.5%;消化性溃疡82.1%;轻度浅表性胃炎为14%、中度87.3%、重度100%。结果提示尿素酶试验阳性率与胃内炎症活动性有关,该试验简单、迅速,临床可常规用来判断胃内炎症程度及有无幽门弯曲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弯曲菌感染已引起临床上广泛重视,今将弯曲菌感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弯曲菌感染与临床 1980年国际系统细菌委员会(ICSB)将弯曲菌分为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又可分为胎儿亚种和性亚种)、幽门弯曲菌和海鸥弯曲菌等。由于空肠、结肠  相似文献   

18.
幽门弯曲菌与儿童上消化道疾病韩恩善1张雪1朱会琴2幽门弯曲菌自1983年由Warshal[1]和Waren[2]从慢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实验证实其与成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慢性胃窦炎、胃癌和胃肠道淋巴瘤有密切的...  相似文献   

19.
幽门弯曲菌感染性胃病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弯曲菌感染性胃病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探刘泽文甘肃省人民医院730000近几年报道从人胃粘膜分离出胃弯曲菌样细菌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与胃弯曲菌有关。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对幽门弯曲菌感染性胃病进行分类探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别人胃内各种螺杆菌和弯曲菌。方法:采用微需氧培养法从人胃窦部大弯侧粘膜培养螺杆菌和弯曲菌。通过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含量。结果:培养出35株螺杆菌和弯曲菌,经常规鉴定为幽门螺杆菌30株。人胃螺旋菌2株、空肠弯曲菌3株;经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检测,最后确定为幽门螺杆菌32株、空肠弯曲菌多伊尔亚种2株、吃得开液弯曲菌1株。结论:人胃内存在多种螺杆菌和弯曲菌,气相色谱法是鉴别这些细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