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连续测定妊娠中晚期妇女脐动脉血流S/D值来寻找其规律,评价胎盘功能。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门诊与住院的100例正常妊娠妇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中、晚期连续检测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续测定妊娠早、中、晚期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S)与舒张末期峰值(D)的比值。结果正常妊娠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随孕龄增加逐渐减小。孕16周时,S/D值为(4.12±0.83),孕40~42周时,降至(2.21±0.22)。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S/D值与孕周呈明显负相关(P〈0.01),且S/D值的变异系数从妊娠中期开始逐渐减小,至妊娠晚期趋于平稳。脐动脉在不同孕期的各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中晚期妊娠,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S/D值逐渐下降,由16孕周时的4.12下降至40周时的2.21,说明胎盘阻力下降,胎盘灌注良好,表明胎儿循环系统逐渐趋向成熟。结论正常妊娠孕妇脐动脉血流阻力随孕周增加逐渐降低,脐动脉S/D值可以反映胎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正常晚期妊娠S/D值〈3.00,如发现S/D值异常,则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检测妊高征孕妇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高征孕妇78例作为实验组,65例同一时期正常孕妇作为参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查两组孕妇分别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以及妊娠晚期的相关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子宫动脉和胎儿脐动脉的阻力指数(RI)、血流搏动指数(PI)、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结果随着孕期的延长,实验组孕妇的PI、RI以及S/D值先升高后降低,而参照组孕妇的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实验组孕妇的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PI、RI以及S/D值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均0.05)。两组孕妇的胎儿在妊娠晚期脐动脉血流PI、RI以及S/D值均显著低于妊娠中期(P均0.05);实验组孕妇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胎儿脐动脉血流PI、RI以及S/D值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均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地检测妊高征孕妇妊娠期子宫动脉及脐动脉PI、RI、S/D值的指数变化,可以详细评估胎儿宫内情况,能够较早地发现胎儿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胎儿心电图对双胎妊娠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50例双胎妊娠的孕妇经脉冲多普勒超声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后,根据搏动指数(PI)及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末期最低流速比值(S/D)的情况将50例孕妇分为两组。血流正常组25例,血流异常组25例,通过比较脐动脉血流PI正常与异常的两组孕妇在分娩孕周、围生儿预后不良、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双胎输血综合征等情况,进而对对胎儿心电图对双胎妊娠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脐动脉血流S/D、PI正常与异常的两组孕妇在分娩时孕周、围生儿预后不良、围生儿死亡、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上的比较上,血流正常组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低于血流异常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胎儿心电图对双胎妊娠的围生期胎儿有很好的预测价值,特别是对先天性畸形的患儿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理状态下胎儿不同发展阶段的脐动脉血流量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70例孕妇(孕13~40周)的正常胎儿的脐动脉血流量。结果脐动脉血流量与胎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01),S/D值和阻力指数(RI)与胎儿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单位体重脐动脉血流量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由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得的脐动脉血流量信息,在评价胎盘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均经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及胎心监护,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者均异常组(13例)、S/D值异常组(9例)、胎心监护异常组(6例)、均正常组(32例)。比较四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情况;与临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间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其中脐动脉血流S/D值及胎心监护均异常组上述指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三组(均P 0.05)。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单一的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和胎心监护。结论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防止不良妊娠结局、改善围产儿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生物物理评分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价值。方法对孕35~41周产妇彩超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S/D,其中S/D异常的产妇430例同时联合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并对其生物物理评分、脐动脉血流S/D及新生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单一行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评价胎儿宫内窘迫阳性符合率仅为84%;而联合使用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后评价胎儿宫内窘迫阳性符合率为94%,其符合明显升高。结论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可弥补脐动脉血流S/D值的不足,联合使用可减少不必要的产科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卧位超声检查时长对晚孕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350例进行超声检查晚孕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的晚孕孕妇,依据超声检查初的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S/D)将孕妇分为初始正常组(212例)与初始异常组(138例).分别比较初始正常组与初始异常组检查初及检查后的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初始正常组与初始...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胎儿宫内情况,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方法利用超声多普勒对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S/D比值,联合应用10min生物物理评分,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孕妇与正常孕妇的胎儿宫内情况对比分析,预测胎儿是否宫内缺氧,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结果17例妊娠期糖尿病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均正常,10min生物物理评分5~6分4例,5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28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2例,10min生物物理评分5~6分1例,评分≤4分1例,3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77例正常妊娠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5例,10min生物物理评分5~6分10例,评分≤4分6例,14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结论用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的S/D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敏感性差;10min生物物理评分在4分以下,可预测胎儿宫内窘迫;10min生物物理评分在5~6分间,如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则要高度警惕胎儿宫内缺氧可能;联合应用两种方法预测胎儿是否宫内窘迫,只要有一种检测异常,则要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  相似文献   

9.
超声多普勒技术开创了无损伤性胎儿监护的新途径,用以测定脐动脉血流阻力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本文通过该频谱分析仪测定脐动脉血流S/D值,探讨正常妊娠、妊高征及围产儿不良结局(IuGR)的差异,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脐血流是从血流动力学方面来判断胎儿—胎盘循环情况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脐动脉血流速度的收缩期峰值(S)与舒张期(D)的比值,常被作为预测胎儿宫内状况及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1]。徐晓红等[2]临床报道提出的以S/D比值≥3为异常,因此,笔者将此值作为临界值来判断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的正常与否,从2012年01月—2013年01月对就诊于所在医院孕3240周的867例孕妇做了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检测及对比,现将检测结果及对围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通过脐血流监测了解270例孕妇的胎儿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最大值(S)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最低值(D)的比值(S/D),并进行随访观察,以了解其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了解其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及巨大儿的价值。结果:FGR组的脐动脉S/D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巨大儿组脐动脉S/D值明显低于FGR组(P〈0.001)。结论:脐动脉S/D值可反映胎儿生长情况,可用于预测FGR和巨大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S/D测定对于高危妊娠新生儿结局的预测效果。方法足月单胎高危妊娠孕妇102例,于入院时进行常规胎心监护以及脐动脉血流S/D监测,据此分为A组(胎心及S/D均正常)、B组(胎心异常而S/D正常)、C组(胎心正常而S/D异常)和D组(胎心及S/D均异常),对比分析四组新生儿预后。结果 A组Ⅱ~Ⅲ度羊水污染3例(4.11%)、低体重儿3例(4.11%)、Apgar评分≤7分2例(2.74%),D组依次为2例(40.00%)、1例(20.00%)、2例(4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以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S/D监测,能够预测胎儿的宫内状况,指导临床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体子宫动脉和胎儿脐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至2009年3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行超声检查并住院分娩的11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妊娠(高危期)38例,正常妊娠(正常组)80例,分别在不同妊娠时期监测母体子宫动脉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高危组子宫动脉和脐动脉的S/D值、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高危妊娠组分娩孕周、胎心率异常、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重量和新生儿窒息率均与正常妊娠组有差异。结论子宫动脉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生物物理相评分(BPS)、脐动脉血流S/D值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化及影像学对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糖化血红蛋白、生物物理相评分及脐动脉血流S/D值的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生物物理相评分和脐动脉血流S/D值与妊娠糖尿病围产儿预后有相关性,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与其相关性明显。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生物物理相评分、脐动脉S/D值联合监测手段可提高糖尿病孕妇宫内胎儿窘迫的诊断率,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率监护与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在检测临产时胎儿宫内异常因素,并尽早发现和解决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伴有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的妊娠结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伴有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的产妇剖宫产92例,阴道分娩49例,分娩异常高危因素(脐带过短、绕颈、真结,羊水污染、过少,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128例,占90.8%。结论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在检测临产时胎儿宫内异常因素具有重大临床意义,能尽早发现宫内异常因素,指导分娩,提高新生儿优生率。  相似文献   

16.
蔡丽萍  易为民 《江西医药》1996,31(5):275-277
采用BF-1型超声多普勒胎儿脐血流电脑监测仪对88例孕妇进行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以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波高峰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波高峰D比值为测定参数。结果;正常妊娠S/比值随孕周增加而减少,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血流S/D联合胎心监护对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价值。方法 332例有胎儿脐动脉血流异常的孕妇作为脐血异常组,300例脐动脉血流正常的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胎儿脐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值)的监测及胎心监测,观察S/D与预测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脐血异常组围生儿羊水污染、羊水过少、新生儿缺氧窒息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15、14.7169、11.0533,P<0.05)。结论在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的同时进行胎心监测能够提高对围生儿结局预测的准确率,避免单个方法监测的缺陷,可以尽早及时地诊断出胎儿窘迫,进行合理的治疗,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胎儿脐血流S/D比值测定联合胎心监护预测高危妊娠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监护且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88例,对高危孕妇实施胎心监护和脐动脉血流S/D比值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孕妇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胎心与脐动脉血流比值均正常)、B组(胎心异常,脐动脉血流比值正常)、C组(胎心正常,脐动脉血流比值异常)、D组(胎心与脐动脉血流比值均异常),对四组新生儿的出生状况、羊水污染程度及剖宫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对新生儿实施Apgar评分,A组新生儿的评分明显优于B、C和D组,P 0.05;A组产妇羊水污染程度明显低于B、C和D组,P 0.05;A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B、C、D组,D组剖宫产率最高。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待产过程中实施脐动脉血流S/D比值测定和胎心监护,可以有效了解胎儿宫内储备功能,预测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状况,可作为指导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的敏感指标。当胎心监护异常及脐动脉血流比值升高时,可能存在或潜在胎儿窘迫及新生儿不良出生状况,需及时手术终止分娩,预防不良出生结局。这一方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脐带绕颈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32例CDFI初诊为胎儿脐带绕颈的晚期孕妇追踪观察,研究其动态变化的因素,并依据脐动脉血流参数判定其缠绕程度,评价胎儿预后.结果 本组脐带绕颈孕妇332例,合并胎儿宫内窘迫228例,S/D值(3.05±0.45);无宫内窘迫104例,S/D值(2.31±0.31),S/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2例经分娩证实脐带绕颈309例,孕32周绕颈332例;孕36周绕颈314例,转变率为5.42%(18/332);孕40周绕颈309例,转变率为1.59%(5/314),2个时间点转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FI能较准确地诊断脐带绕颈,判断其缠绕程度,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信息,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ST、S/D值联合监测对胎儿窘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57例孕34~42周孕妇予胎心监护,无反应型者再予监测脐血流S/D值;并对胎儿窘迫者NST、S/D值、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种胎儿监护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NST、S/D值均正常表示胎儿宫内情况良好,均异常提示胎儿情况危急。结论联合胎心监护、脐血流应用可提高胎儿窘迫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