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南省1993-2000年连续开展了7次14轮消灭脊髓灰质目标。分析表明,随着强化免疫活动的持续开展,<1岁组儿童的漏登、漏种情况在下一次强化免疫活动中得到弥补,提高了脊灰疫苗的免疫覆盖率,减少了1-3岁年龄组零剂次儿童数。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于<1岁组儿童和外地(流动)儿童,由此提示我们今后应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和对流动儿童的管理,以巩固目前的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2.
梁家素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32-1434
目的对北海市辖区连续17年34轮进行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利用该市1991—2008年1月的3岁以下儿童OPV强化免疫以及人群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脊灰发病监测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7年OPV的强化免疫合计接种率97.9%;零剂次儿童占3岁以下总儿童的3.9%;1-59岁健康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99.5%、97.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5.7、1:97.2、1:32.6。病毒学监测已连续15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结论该市辖区17年OPV的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人群对脊灰已形成免疫屏障,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次及第二次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情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强化免疫日(NID)活动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儿童零剂次免疫状态的持续累积,免疫人群覆盖率显著提高,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显著下降,基本控制了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区域性暴发或流行,表明强化免疫措施对于在短期内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效果显著。据免疫人群出生队列分析,我国多数省份的第二次强化免疫儿童接种数明显较第一次强化免疫提高,全国1—3岁组儿童接种数平均增加了7.9%(第一轮)和4.3%(第二轮),其中主要含有第一次强化免疫0岁组漏服儿童,而且零剂次儿童总数比第一次强化免疫减少了59.3%。零剂次儿童集中分布于0岁组,其百分构成从第一次强化免疫的66.3%升至第二次强化免疫的82.9%,表明加强和提高0岁组儿童免疫水平是保障我国强化免疫效果的有效途径。此外,在第二次全国强化免疫活动实施过程中,第二轮接种人数明显减少的具有468个,占18%,应种儿童数低于登记儿童数的县占37%,并有19%的县接种人数低于常规免疫建卡数,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在1993~1998年连续开展五次十二轮强化免疫日活动,其中十轮是全国性强化免疫活动日,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零剂次”儿童的持续积累,显著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阻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野毒株的传播。目前,福建省“零剂次”儿童逐年减少,其分布趋势集中于0岁组,其构成比分别是60.11%、84.79%、87.84%、87.78%、87.51%,今后加强和提高0岁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6.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7.
拉毛才让  李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73-3173,3175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人群免疫水平,2000-2004年海南州对适龄儿童开展了4次8轮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法》进行。[结果]每轮报告接种率在96.54%-99.45%之间,抽查接种率在97%-100%之间;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1岁组,其他年龄组的零剂次儿童主要是流动人口;通过有效的监测,我州连续10年未发生脊灰病例。[结论]在牧业区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适时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特别要加强流动人口的接种,这是巩固无脊灰区的根本措施,且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补充,政府领导重视、人员到位、经费落实和增设合理有效的接种点,是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旬阳县1993—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我县1993-2000年8次15轮强化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县防疫站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计划免疫资料,县脊灰监测专报资料及省站脊灰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县4岁以下儿童累计服苗403093人次,服苗率达99.65%,有效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出生队列分析,每次强化免疫均有一定比例的常规漏服儿童得到补服,漏服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同一年龄组漏服率随强化免疫次数的增加而下降,1岁以上零剂次在第四次强化免疫之后逐步消失,显示免疫及时性有所提高。(结论)据脊灰监测结果,连续18a无脊灰病例,AFP病例监测示检出脊灰野病率,提示强化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莆田市1993-2000年7次14轮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的开展情况,指导今后计划免疫工作。方法 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4岁以下儿童7年累计接种2126359人次,平均报告接种率96.6%,有效控制了零剂次免疫儿童的持续累积,保持了人群高水平免疫,阻断了脊灰野毒株的传播,取得连续6年无脊灰野毒株的传播,取得连续6天无脊灰野毒株病例的效果。结论 继续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的关键是加强常规免疫,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免疫薄弱人群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2012年四川省西部的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今后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按照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在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了3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进行了每轮服苗结束后接种率现场快速评估和脊灰疫苗接种后目标儿童血清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3轮脊灰强免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54%、97.77%和96.94%,均达到了95%以上的目标.共报告零剂次儿童15 583人,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0~1岁组(51.71%),大于1岁年龄段儿童的零剂次比例明显下降.3轮快速评估接种率分别为99.53%、98.42%和97.96%.接种1个月后,0~14岁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97.70%.结论 该次强免活动疫苗接种率较高,接种效果较好,0~14岁儿童对脊髓灰质炎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免疫屏障.但零剂次儿童的存在,提示常规免疫工作中有薄弱环节,免疫空白仍然存在.儿童完成全程免疫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基础,强化免疫只能是一种对常规免疫的补充,不能以强化免疫代替常规免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免疫规划仍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后“六苗”基础接种率的变化,为制定免疫规划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08和2012年分别在深圳市开展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调查,依据预防接种门诊地理位置分布按比例抽取预防接种门诊,共抽取238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每间调查不低于30名儿童,两次共调查6163名儿童。结果2012年深圳市儿童“六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6%)、乙肝疫苗(99.1%)、脊灰疫苗(99.6%)、百白破疫苗(99.2%)、麻疹疫苗(99.5%)、乙脑疫苗(98.7%)、“六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97.4%)均高于2008年(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六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0%、93.8%、94.6%、93.6%、94.3%、93.1%、8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o.01)。结论通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可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估算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分析估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2005~200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估算模型进行接种率估算。结果2005~2007年全国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完整率分别为79.8%、92.3%、92.0%;常规免疫各疫苗报告应种人数在1230万~1406万,实种人数913万~1395万;各疫苗各剂次报告接种率为89%~100%,估算接种率为78%~94%。结论总体上,常规免疫报告完整性、报告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均不断上升,但估算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使用WHO推荐估算接种率模型时,需慎重选择出生人口和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率以及对计划免疫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计划免疫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普及了计划免疫知识,明显提高了计划免疫率及对计划免疫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处理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总结深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处理工作,归纳突出存在的问题。结果实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规范化,需要遵法守规,按规则办事;要适当增加人力资源投入;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结论统一认识,按规矩办事,深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的处理,必将逐步实现规范化、正常化。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宝安区2000-2004年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常规免疫接种现状,评价2000-2004年报告接种率情况。方法 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的方法进行接种率评价。结果 全区2000-2004年卡介苗(BCG)、脊灰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麻疹疫苗(MV)及乙肝疫苗(HB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达到85.00%以上,估算接种率为81.38%~158.00%。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的差距(D值评价)显示,5年来基础免疫各种疫苗接种率均存在可疑和不可信情况。比值(R)评价显示,各种疫苗应种人数存在一定差距。结论 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始终是广东省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D值和R值可疑和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是宝安区外来儿童的频繁流动引起的,主动掌握这部分儿童的人数和提高这部分人的接种率是提高全区儿童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科学城辖区流动儿童分布及预防接种状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辖区2岁~14岁在托或就学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流动儿童1295人,户籍所在地主要是本市及各区县,建证率、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分别为88.26%、82.01%,五苗中乙肝疫苗(HepB)接种完成率最低,为82.93%,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白百破联合疫苗(DPT)、麻疹(MV)加强(复种)免疫率分别为81.06%、84.79%、86.25%,百白破疫苗(DT)接种率为64.08%。户籍不同地区儿童的建证率、四苗全程覆盖率有显著差异(χ2=9.32、20.85,P(0.05)。结论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需多部门合作,通过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以确保所有儿童完成全程接种。全国各地应尽快实现城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接种信息共享,以消除由于接种证丢失造成的假性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8.
用省统计局提供的1988~1994年度全省总人口数和年出生率计算年出生儿童数,以及全省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上报的年出生儿童数作分母,对强化免疫登记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用统计局数据作为分母计算的接种率较为客观。全省4~6岁年龄组的强化接种率在75%以上,0~3岁年龄组的强化接种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浙江省县级层面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薄弱环节,开展有效管理,提高全省儿童预防接种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对2008-2010年县级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和全省所有县区预防接种监测工作定量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浙江省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可靠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所有县区定期开展适龄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到村等相关部门收集"和"到集聚地等进行摸底调查"的各占43.06%,67.61%的县区能较好地掌握县区流动儿童底数(自我评分达8分及以上)。所有县区均开展入托入学儿童的查验接种证和查漏补种工作,90.66%的县区开展散居儿童查漏补种工作,76.71%的县区使用单独的流动儿童卡册。94.59%的县区每年开展1次接种率调查,91.18%县区定期开展预防接种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94.52%的县区对辖区各接种单位的报告数据进行复核检查。接种监测数据审核和评价方法掌握正确率为80.78%。结论:县区疾控机构需进一步做实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接种率监测数据审核、分析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0.
《Vaccine》2017,35(12):1645-1651
BackgroundPerinatal immunization education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immunization outcomes of infants; however,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used at each perinatal period has not been carefully evaluated. We hypothesized that stepwise education offered at different perinatal periods would improve infant immunization status and enhance maternal immunization knowledge.MethodsIn this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egnant women were recruited from nine obstetric sites in Niigata, Japa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a stepwise, interactiv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prenatally, postnatally, and 1 month after birt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 leaflet containing general information on immunization. Infant immunization status was evaluated at 6 months of age, and maternal immunization knowledge was evaluated by a written survey after each intervention.ResultsAmong 188 study participants, 151 (80.3%) replied to the final post-intervention survey. At 6 months of age, the percentage of children who completed three doses of inactivated polio, diphtheria, tetanus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DTaP-IPV) vaccine was high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p = 0.04); however, no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th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Hib) (p = 0.67) or 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PCV13) vaccines (p = 0.20). The duration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ird dose of the DTaP-IPV, Hib, and PCV13 vaccines was short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p = 0.03, p < 0.01, and p < 0.01,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maternal knowledge scor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ver tim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2).ConclusionsStepwise perinatal immunization education improved immunization schedule adherence for required vaccines and improved maternal immunization knowled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