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11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行肾切除手术16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28~75岁,平均46岁.2例有腹腔手术史.左侧10例,右侧6例.因肾肿瘤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肿瘤直径2.6 cm×2.5 cm×2.8 cm~5.8 cm×5.0 cm×5.3 cm.10例因肾结核或肾、输尿管结石伴重度肾积水行单纯性肾切除,肾脏体积8.0 cm×4.1 cm×3.0 cm~22 cm×15 cm×10 c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2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7岁.右侧27例,左侧25例.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8例,其余44例为超声体检发现.肿瘤的大小1.5cm×1.8cm~8.7cm×9.2cm,平均3.6cm×4.3cm.肿瘤位于肾上极19例,肾中部15例,肾下极18例.52例均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术前临床分期:T1NOM05例,T2NOM045例,T3aNOM0 2例.结果 52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有13例腹膜破裂、有6例术后肩部隐痛、有4例切口皮下气肿,病人均在短期恢复.术后均无使用镇痛剂.手术时间90~230min,平均152min;出血量50~200ml,平均120ml;术后住院时间6~9天,平均7.5天.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49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颗粒细胞癌1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8年2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7岁。右侧27例,左侧25例。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8例,其余44例为超声体检发现。肿瘤的大小1.5cm×1.8cm~8.7cm×9.2cm,平均3.6cm×4.3cm。肿瘤位于肾上极19例,肾中部15例,肾下极18例。52例均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术前临床分期:T1N0M05例,T2N0M045例,T3aN0M02例。结果52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有13例腹膜破裂,有6例术后肩部隐痛,有4例切口皮下气肿,患者均在短期恢复。术后均无使用镇痛剂。手术时间90~230min,平均152min;出血量50~200ml,平均120ml;术后住院时间6~9d,平均7.5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49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颗粒细胞癌1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198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院经手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2 8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2 8例。男 9例 ,女 19例。年龄 2 8~ 5 8岁 ,平均 4 1岁。肿瘤发生在左肾 10例 ,右肾 14例 ,双肾4例。其中一侧肾多发 4例 ,双肾多发 3例。临床无症状 ,B超发现 12例 ;腰腹部不适或疼痛 5例 ;突发腰腹部疼痛 6例 ,其中伴休克 1例 ,2例女性分别在妊娠 6和 7个月时突发腰痛 ;可触及包块 8例。镜下血尿 7例。本组行B超 2 4例 ,CT 2 2例 ,MRI 2例 ,IVU 15例。肿瘤直径 1.5~ 2 2 .0cm。术前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5例 ,腹膜后肿瘤 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肾母细胞瘤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1~58岁,平均31岁.临床表现为腰腹痛4例,其中伴肉眼血尿1例,伴发热1例;腰腹部肿块2例.查体腹部能触及肿块者4例,有肾区叩击痛5例,下腹部压痛1例.6例尿常规检查2例红细胞(++).6例B超检查发现5.0 cm×5.0 cm~22.0 cm×25.0 c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4例CT检查均发现密度不均、边界不清的实质性肿块,其中1例增强后肿物不均匀强化,中心有出血坏死;CT值11~40 HU,平均22.5 HU,增强后CT值35~78 HU,平均63.5 HU.2例MRI检查,提示实性占位性病变.3例IVU检查提示肾影增大,肾盏受压变细,肾盂积水1例.术前诊断肾肿瘤5例、盆腔包块1例.6例均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卵巢切除术1例,均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侵犯胰尾1例,侵犯侧腹壁1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2例肾门淋巴结>1.5 cm×1.5 cm.剖开肿物见切面灰黄或灰白色,4例包膜完整,3例肿瘤中心出血坏死.术后接受化疗加放疗4例,单纯化疗2例.结果 按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Ⅳ期1例.6例均顺利手术切除肿瘤.肿瘤直径4.5 cm~25.0 cm,平均11.8 cm.术后病理确诊,其中组织学分型显示分化良好型5例,分化不良型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例,局部浸润者3例,肺转移者1例(同时存在局部浸润).术后随访1~7年,平均3.5年.5例无瘤生存,1例术后2年死于肺转移. 结论 成人肾母细胞瘤患者就诊时大多已有肿瘤转移或浸润,发生血行转移者也明显多于其他肾肿瘤,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及术后放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肾集合管癌并鳞状细胞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 ,女 ,71岁。因腰腹痛伴尿频、血尿、腹部包块 3个月入院。B超和CT提示肾盂癌可能。查体 :一般情况差 ,慢性病容 ,右腹部可触及约 2 6 .0cm× 14 .0cm包块 ,质中 ,囊性感 ,近腰部触痛 ,肾区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 :肾功正常 ,尿涂片查见恶性细胞。 2 0 0 3年 12月 10日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 ,行右肾癌姑息性切除。病理检查 :不规则形组织块 15 .0cm× 10 .0cm× 9.0cm ,9.0cm× 6 .0cm× 1.5cm ,切面肾脏正常结构丧失 ,呈多囊状 ,囊腔不规则 ,内含乳头状肿瘤和血块及 2 .5cm× 2 .3cm× 2 .0cm和 4 .0cm×2 .8cm×…  相似文献   

7.
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治(附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 3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无特异表现 ,肿瘤大小分别为 7.6cm× 8.5cm× 6 .8cm、10 .0cm× 11.5cm× 9.8cm、10 .0cm× 8.0cm× 6 .8cm ,分别位于左肾下极、右肾上极、右肾下极。CT扫描肿瘤密度均匀一致 ,瘤体中央有星状结构。术前均诊为肾癌而行肾癌根治术。 结果 肉眼观察瘤体边界清楚 ,切面呈棕色或棕褐色 ,均质状 ,无出血及坏死灶。光镜下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或管状 ,胞质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 ,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相。电镜下胞质内见大量线粒体。免疫组化染色 :Cytokeratin( ) ,EMA( ) ,Vimentin(- )。 3例患者随访 16~ 30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良性实质性上皮肿瘤 ,临床无特异性 ,诊断需依据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特点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原位低温阻断肾动静脉在肾实质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 10月至 2 0 0 3年 5月 ,采用原位低温阻断肾动静脉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16 8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6 8例。男 98例 ,女 70例。年龄 2 0~ 72岁 ,平均 4 2 .5岁。病程 2~ 6年 ,平均 3.4年。左肾 75例 ,右肾 6 5例 ,双肾 2 8例 (其中 7例先后行双肾手术 )。单发巨大结石 2 6例 ,最大 8.5cm× 6 .6cm× 5 .2cm ;多发结石 4 8例 ,最大 8.1cm× 6 .2cm× 5 .0cm ;所有结石均位于肾盏或肾内型肾盂。共完成 175侧肾脏手术 ,左侧 90个 ,右侧 85个。其中 34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治疗失败而改行开放…  相似文献   

9.
肾盂血管瘤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10.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 ,我院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男 ,4 5岁 ,查体发现右肾肿块 1周 ,无血尿 ,无尿急、尿痛、发热等表现。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B超示右肾中部背侧实质内 1.6cm× 1.7cm低回声团块 ,透声差。CT示右肾中部一外突性肿瘤 ,约 1.5cm× 1.2cm ,CT值与肾实质相同。诊断 :右肾占位考虑为肾癌或肾嗜酸细胞瘤。行右肾探查术 ,术中见肿瘤突出于肾轮廓之外 ,外向性生长 ,切取标本送快速病理 ,报告为肾嗜酸细胞瘤。遂行包括肿瘤周围 2cm正常肾组织的肿瘤剜除术 ,手术顺利 ,术后患者恢复好。随访 2年 ,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彩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6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腺瘤1例.8例均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7例标准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顺利完成,1例行手助腹腔镜下切除.术中1例血压出现波动,升高至180/116mmHg,余患者血压均稳定.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术中出血量60 ml.术后2~3d肠功能恢复,1~3d拔尿管,2~3d拔引流管,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平均7d顺利出院.切除肿瘤3.0 cm×3.5 cm×4.0cm~5.5 cm×5.5 cm×6.0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及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经腹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von Hippel-Lindau(VHL)病肾癌的自然病程. 方法 初诊后未立即手术的VHL病肾癌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45岁.共32个肿瘤,肿瘤直径平均2.5(0.5~6.2)cm.采用积极监测策略对其进行临床管理.对患者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及肿瘤生长速度进行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0(32~258)个月.双肾实性占位6例;行手术治疗8例,包括保留肾单位手术7次,根治性肾切除6次;肿瘤复发4例.死于肿瘤转移2例,死于非肿瘤因素1例.32个肿瘤中位随访时间51(19~106)个月.肿瘤平均生长速度0.55 cm/年;直径>3 cm、≤3 cm肿瘤生长速度分别为0.55、0.44 cm/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肿瘤生长快3个(1.13~1.75cm/年),肿瘤生长慢29个(0.17~0.88 cm/年).肿瘤进展转移2例.随访结束时,肿瘤>3 cm者27个(84%),直径≤4 cm肿瘤未发现转移.结论 多数VHL病肾癌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肿瘤直径≤4 cm者很少转移;对≤4 cm VHL病肾癌采用积极监测策略可行.  相似文献   

13.
类癌常见于胃肠道,肾脏类癌非常罕见.我院收治1例肾脏原发性类癌,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因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年,于1989年11月22日入院.体检未见阳性体征.CT示右肾中下部有6cm×8cm.肿块,CT值为31Hu,与肾实质界限不清,累及肾窦、其内有低密度区CT值为27Hu.左肾未见异常.IVP示右肾下极有6cm×6cm圆形块影,肾盂向上呈弧形,肾下极肾盏破坏消失.左肾正常.诊断为右肾肿瘤.术中见右肾表面静脉充盈,肾门无肿大淋巴结,输尿管正常.肾下极为实性肿块,肿块未突破肾包膜,约  相似文献   

14.
肾嫌色细胞癌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岁.左侧13例,右侧12例.无症状肾癌16例,有腰部不适、发热、肉眼血尿等症状9例.实验室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1例、红细胞沉降率加快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选择. 结果 B超检查肿瘤主要表现为低回声、有包膜、血流信号不明显.CT及MRI扫描肿瘤特征为边界清楚、质地均匀(CT平扫为70%、MR为73%),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少见,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CT为65%、MR为67%)及轻度强化(CT为65%、MR为93%).肿瘤直径>4.0 cm的22例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0 cm且位于肾周边的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平均直径7.6 cm,剖面质地多均匀、呈灰白色或暗红色,光镜下癌细胞呈板状或条索状排列、胞质苍白或呈嗜酸性,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阴性、CK18阳性.TNM分期pT1a 8例、pT1b 9例、pT2 6例、pT3a 2例.23例获随访,平均随访28个月,无瘤生存22例,1例于术后58个月发现肺转移,经干扰素-α治疗、吉西他滨及氟尿嘧啶化疗3个月后死亡. 结论 肾嫌色纽胞癌患者多无症状、分期较早.MR和CT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质地均匀、强化不明显.手术方式选择应遵循肾癌的外科治疗原则.患者预后多良好,手术至出现转移的时间间隔较长,建议延长术后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偶发小肾细胞癌 (RCCs)的自然病程 ,对其生长速度、组织学分级、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评价。从 1987年 9月至 2 0 0 2年 3月 ,总共 18例肾癌患者 (男 13例 ,女 5例 )在至少 12个月无其他治疗的观察期后进行肾切除或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平均年龄 5 6 .5岁 (37~ 71岁 ) ,观察期 12~ 6 3个月 (平均 2 2 .5个月 )。肿瘤年生长速度通过CT或超声获得的直径计算。细胞增殖和凋亡应用Ki 6 7免疫染色和TUNEL评价。肿瘤平均生长速度为每年 0 .4 2cm(标准误为0 .0 9,95 %的可信区间为 0 .2 4~ 0 .6 1)。18例中 7例为 1级 ,8例为 2级 ,3…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56岁.刺激性干咳2个月.行CT扫描显示右侧胸壁约8.3 cm×6.2 cm类圆形肿物(图1).2008年12月行右胸壁肿物切除术.右胸壁肿物病理示间皮瘤,双相分化(图2),大小约9 cm×6 cm,肺门和第11组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免疫组化:CR(+)、CK(+)、CK8/18(+)、Vim(+)、MC(局部+)、CEA(-)、TTF-1(-).术后未行放化疗.8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行颅脑MRI示左颞顶6.4 cm ×4.7 cm肿物(图3),结合病史考虑肿瘤转移.2009年9月行左颞顶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转移性间皮瘤,肉瘤型(图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肾上腺肿瘤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48(33~64)岁.左侧4例,右侧8例.血压高2例.腰腹部疼痛1例,无特异性症状9例.行B超、CT及MRI检查.术前提示为肾上腺占位,其中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0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肿瘤1例.12例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7例.腹腔镜手术5例.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 h,平均术中出血量50 ml.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平均7天顺利出院.切除肿瘤最小3.0 cm×3.5 cm×4.0 cm.最大6.5 cm×7.5 cm×8.0 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髓件脂肪瘤.术后随访0.5~8年(平均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B超及CT检查末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肾上腺髓件脂肪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 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其中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病人 男,26岁.胸痛,胸部CT扫描发现前上纵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图1).2005年9月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开胸手术.术中见前上纵隔肿块约10 cm×10 cm×10 cm大小,包膜不完整.右侧第2肋间胸骨旁肿物向外生长至皮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9.
肾脏平滑肌瘤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脏平滑肌瘤临床罕见 ,我所 195 0至 2 0 0 3年收治 3例 ,现报告如下。例 1,女 ,5 5岁。因腰部胀痛 1个月 ,B超检查发现左肾肿瘤 1周入院。B超示左肾上极 7.8cm× 6 .6cm不规则低回声肿物 ,仅少部分与肾上极内侧联系紧密。CT示肿物平扫CT值 5 4HU ,强化后CT值 74HU。术前诊断 :左肾癌 ,拟行左肾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与肾被膜有细蒂相连 ,肿瘤有包膜 ,实性 ,质韧 ,不符合肾癌 ,行保留肾脏手术。术后病理报告左肾平滑肌瘤。免疫组化 :Vi mentin( )、MSA( )、SMA( )。随访 8年无复发。例 2 ,男 ,5 2岁。因体检发现右肾肿瘤 1周…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1年8月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5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51例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年龄40~72岁,平均56岁.本组病人均有右上腹胀痛病史,B型超声扫描均提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其中14例有黄疸者和3例可疑癌变者均行MRCP检查以确定结石部位并排除肿瘤.胆总管直径1.0~1.8cm,平均1.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