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寻找与灵芝孢子促进受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相关的蛋白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灵芝孢子治疗组。模型组和灵芝孢子治疗组大鼠行脊神经腹根切断术。灵芝孢子治疗组大鼠胃饲灵芝孢子14 d。取各组大鼠脊髓灰质组织蛋白质,行双向电泳,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各组之间共有6种蛋白质的表达存在差异,分别是塌陷反应介导蛋白2(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or protein 2,CRMP-2)、纤维型肌动蛋白加帽蛋白β(F-actin capping protein beta subunit,FCP-β)、异柠檬酸脱氢酶β(isocitrate dehydrogenase[NAD]subunit beta,IDH-β)、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1(glutamate 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1,GOT1)和丙酮酸激酶-M2(M2 pyruvate kinase,M2-PK)。灵芝孢子治疗组CRMP-2、IDH-β、ATPase和GOT1的表达高于模型组,而FCP-β和M2-PK的表达则低于模型组。结论:灵芝孢子可能通过上调或下调上述蛋白质的表达,参与促进大鼠受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共同作用于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后对损伤区轴突的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0只雌性成年Wistar大鼠,建立T10全横断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SCs组、EPO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术后8周采用BDA皮质脊髓束顺行追踪法和荧光金(FG)皮质脊髓束逆行追踪法评估损伤区脊髓神经轴突再生情况,同时分期采用实验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DA 免疫荧光染色和FG免疫荧光染色,联合治疗组可见大量被BDA-cy3红色荧光标记的再生轴突,其中部分再生轴突穿越损伤区到达远端;NSCs组仅见少量轴突再生,无神经轴突通过脊髓损伤区;EPO组偶见散在的神经纤维再生;对照组无明显的轴突再生。联合治疗组大脑皮质中可见少量被FG标记的椎体细胞及轴突发出金黄色荧光,其余3组大脑皮质中无FG标记细胞。大鼠后肢功能BBB评分,在术后1周及1周以后各时段,联合治疗组大鼠BBB评分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移植NSCs联合腹腔注射EPO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区神经轴突的再生以及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是否参与了再生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调节。方法: 将48只成年SD大鼠在右侧坐骨神经压榨损伤术后随机分为TGFβ1组和生理盐水(NS)组。TGFβ1组在坐骨神经压榨损伤近心端注射TGFβ1 50μL(0.1μg/mL),术后隔日在右侧下肢后群肌内注射TGFβ1 50μL, 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NS。实验动物分别存活3,7,14和21d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FGF蛋白的表达变化。存活21d的实验动物还用半薄切片和Fast Blue逆行荧光示踪方法观察TGFβ1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远端的再生情况。结果:TGFβ1组脊髓前角bFGF蛋白的表达高于NS组(P<0.05);损伤远侧端再生轴突数目、直径与髓鞘厚度TGFβ1组均明显好于NS组(P<0.05); TGFβ1实验组脊髓和背根节内荧光标记细胞数量明显多于NS组(P<0.01)。结论:外源性TGFβ1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TGFβ1上调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F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神经节细胞轴突在坐骨神经移植到视网膜后的再生。方法:荧光染料粒兰施于移植坐骨神经逆行荧光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结果:在移植坐骨神经的诱导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的轴突可以再生长入到该移植段内。结论:荧光标记法对检测神经再生,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轴突的功能恢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感觉轴突和运动轴突再生的差异以及比较神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的效果。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远侧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B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即行端端吻合;两组大鼠左侧留作正常对照。HRP染色逆行追踪检测轴突再生神经元。结果:实验侧疹髓前角及脊神经节可见HRP标记细胞,端端吻合效果显著好于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中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6.
枸杞多糖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应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再生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原位吻合,造成损伤模型。术后实验组给以枸杞多糖腹腔注射。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第4、8周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形态学及图像分析等测定各项指标。结果:LBP实验组在术后4周、8周时吻合口远段再生神经纤维轴突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均不如对照组。术后8周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枸杞多糖有抑制大鼠坐骨神经断伤吻合后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与聚乳酸(PLA)和聚羟基乙酸(PGA)共聚物(PLGA)形成的VAP-PLGA复合膜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将大鼠坐骨神经进行手术显露,假手术组神经游离后不进行处理;模型组神经切断后断端直接吻合;对照组神经切断吻合后包裹PLGA复合膜;治疗组神经切断吻合后包裹VAP-PLGA复合膜。术后第2、4、6周取材,分别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检测。结果在3个时相点,组织学:假手术组为正常神经轴突,治疗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对照组,轴突再生率和再生轴突成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治疗组再生神经纤维轴突及髓鞘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抗原染色和抗原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高(P0.05)。结论 VAP-PLGA复合膜能够提供神经修复所需要的微环境和神经活性因子,从而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是理想的神经修复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靶肌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分为正常组20只和模型组(用硅胶管桥接坐骨神经6 mm缺损)40只,后者又随机分为bFGF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左胫前肌及腓肠肌各注射0.1ml的100 U bFGF和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0 d.术后10周,进行足迹分析、电生理、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神经标记(CB-HRP)和存活前角神经元计数、肌肉和神经组织学检查及图像分析等.[结果]bFGF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率,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和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干中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及许旺细胞数,被CB-HRP标记和存活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靶肌肉注射bFGF能明显促进损伤后坐骨神经结构的再生、成熟,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是临床应用bFGF的另一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比较大鼠脑损伤后联合FK506干预损伤神经的愈合情况,推测脑损伤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后应用FK506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动物实验造模采用颅脑损伤模型(Feeney法)和坐骨神经损伤模型(Sunderland V型),实验组(A1组、A2组):颅脑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对照组(B1组、B2组):单纯坐骨神经损伤,分为四组,第4、8、12周,进行测定坐骨神经指数,造模后8周、12周观察动作电位恢复率,造模后12周观察脊髓运动神经元荧光金的逆行示踪标记。结果:颅脑损伤联合应用FK506大鼠(A1组)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优于其他组(A2组、B1组、B2组)。结论:大鼠脑损伤联合应用FK506干预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颅脑损伤与FK506促进神经修复作用的机制不完全相同,脑损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将右侧坐骨神经植入金黄地鼠的延髓锥体交叉处,同时,又将左侧坐骨神经切成数个短段后全段植入运动皮质。8周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轴突逆行追踪法观察HRP标记的轴突再生中枢神经元。结果,各组的运动皮质内均未发现标记细胞,在脑干和间脑可见标记细胞,呈距移植神经越远标记细胞越少的分布趋势。提示:植入锥体细胞胞体周围的坐骨神经短段对远距胞体的轴突损伤后再生无明显促进作用,脑干神经元的轴突再生与移植神经插入及轴突损伤部位距神经元胞体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He-Ne激光照射对大鼠神经损伤后脊髓CGR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10mW氦氖(He-Ne)激光照射对大鼠坐骨损伤神经后脊髓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He-Ne激光照射损伤的坐骨神龙,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内CGRP的变化。结果 神经损伤后1d脊髓内CGRP表达即增加;载wk及4wk时激光照射组CGR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阳性表达主要存在于脊髓灰质内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根感觉纤维;8wk时CGRP仍保持较高水平的表达,二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10mW-He-Ne激光照射大鼠损伤的坐骨神经可引起脊髓内神经元CGRP表达的变化,有促进完成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对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30只,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丙戊酸钠口服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分别于术后1,4,7,14,28 d取材,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数,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的表达,并对脊髓凋亡细胞以及阳性运动神经元进行计数。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后4,7,14 d,实验组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坐骨神经切断后7,14 d,实验组脊髓神经元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大鼠神经损伤后脊髓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 1 5m W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脊髓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 3 )表达的影响 .方法  96只雄性 SD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1 5m W半导体激光照射神经损伤部位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内 GAP-4 3表达的变化 .结果  1 wk内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第 2周和第 4周时激光照射组脊髓内 GAP-4 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第 8周时激光照射组较对照组脊髓内 GAP-4 3表达稍低 .结论  1 5m W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引起损伤神经后大鼠脊髓中 GAP-4 3表达的变化 ,有促进完成神经再生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4.
兔坐骨神经火器性震荡伤后腰段脊髓病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兔坐骨神经火器性震荡伤后腰段脊髓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火器伤组投射物为0.38g钢珠,装药量0.65g,致伤靶点为兔右后肢外侧坐骨体表投影线中点,切割伤组在同一水平切断坐骨神经,分别于光电镜下观察伤后1d、3d、1周、2周、4周和12周时腰段脊髓的病理变化。结果 火器伤组可见腰段脊髓有小出血灶、神经元水肿、空泡样变以及神经元数量减少等变化,切割伤组则未见这些病理改变。结论 与切割伤组比较,火器伤组腰段脊髓损伤重,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切断后不同时间点脊髓后角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探讨GS对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8),其中实验组右侧坐骨神经切断,大鼠手术后分别存活1、3、7、14和21d(每时间点8只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后角内GS的表达变化。结果GS主要表达于神经胶质细胞胞体内。坐骨神经切断后GS表达开始增多,7d时GS表达最显著,之后GS表达下降,实验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双侧后角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后角内GS表达升高,这可能是GS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新的修复方法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雌性Wistar大鼠制成右侧坐骨神经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粘附pcDNA3-GDNF-GFP的缝线,对照组使用粘附pcDNA3的缝线进行坐骨神经的缝合修复.术后1周、8周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DNF在脊髓神经元的表达;术后12周行脊髓神经元尼氏染色和右侧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神经元有绿色荧光表达,证明转染成功;尼氏染色发现神经元数目多于对照组,实验组神经的传导速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及潜伏期分别是19.82±1.90 m/s、3.47±0.32 mV、0.36±0.03 m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携pcDNA3-GDNF-GFP重组质粒的缝线修复损伤的周围神经,可以对脊髓神经元产生营养保护作用并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脊髓损伤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HRP逆行示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纤维的再通及后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大鼠L4脊髓全横断后,在横断处立即移植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分四个时相点(1周,1、2、3个月)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并观察损伤移植处的形态学变化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损伤移植处脊髓的形态学明显好转;损伤移植处上段脊髓中,移植1个月组有HRP阳性细胞,以后两组逐渐增多;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结论:大鼠脊髓损伤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在损伤移植处有HRP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提示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有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ANA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2周患侧脊髓内BDNF表达增高,4周时达高峰,持续到8周,然后逐渐降低,12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而患侧胫前肌最初4周内逐渐降低,然后逐渐升高,12周时达到正常水平,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BDNF mRNA的表达基本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AN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也许可替代自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此作用可能与上调脊髓BDNF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交变磁场对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切除24只大鼠双侧坐骨神经股部的一部分,用硅管桥接神经两断端,其间距6mm,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置于强度为0.5mT的交变磁场中饲养,分别于术后2、4、16周观察神经再生状况。结果显示,术后2周可测出实验组再生神经冲动传导潜速率;用CB-HRP逆行示踪在相应脊髓节段能标记出神经元胞体;术后4周和16周,实验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潜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01)。图像分析显示,实验组的再生神经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和再生神经血管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电镜下见实验组再生神经比对照组有较多的微丝、微管和线粒体。表明交变磁场可促进大鼠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