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中医药领域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以及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中药复方尤其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能阐明中药复方药用功效、作用机制及作用根源,是中药复方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保障。该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体系的精髓,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点和难点,本文就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 要: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 for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formula)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中药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目前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界定,学术界尚有分歧。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是某一特定复方经与人体作用后在发挥疗效的特异性的靶器官、靶组织中达到一定浓度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该复方的非内源性活性物质的总和。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药理学评价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核心与基石,而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药理学评价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起效的物质基础是方剂产生药效的化学成分[1],但对于该认识当今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从药效成分的数量上看,有认为中药材中所有的化学成分都是有效成分,简称全成分论[2],也有观点认为中药复方的疗效为其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的综合效应,即有限成分论[3]。另外,还有认为复方药效基础是复方中的少数几个成分,可以分为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复方效应是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的综合作用,即所谓的"少数成分论"[4]。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复方化学成分及复方药动学研究为切入点 ,提出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遵循整体性原则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探讨复方化学部位或成分、配伍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是目前复方物质基础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是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阐明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理论、新方法,使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上了个新台阶。只有明确了中药复方药用功效、作用机制,才能保障用药安全性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对中药复方基础物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之后的复方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基础。在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明确中药的物质基础及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人们对中药的理解突破化学物质基础的传统观念。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也不断涌现。本文现对在新思路引导下建立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模式及方法进行浅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医药科学现代化的到来,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也成为了中药进军世界、在国际上获得一定认可的必经之路。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实验对象的选择、效应指标检测方法以及对于实验样本的处理、最终效应成分的确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阐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必然将会有更多新方法、新技术出现,解决目前尚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交流协作,将为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现阶段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进展,参阅近年来的文献,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随着各个学科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多种研究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的方法,包括拆方研究、指纹图谱、谱效关系、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分子生物色谱等。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推动了中药现代化进程,在中药复方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中药复方和欧盟草药复方质量评估的法律基础,着重分析了中药复方和欧盟草药复方质量评估的一般要求以及复方中活性成分的识别和含量测定的要求,并从评估方法、分析检测等方面比较了中欧双方在质量评估要求的差异,为中药复方更好的适应欧盟草药复方质量评估要求的法律性规范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UD-PLS)的方法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运用数学、系统科学、计算科学、非线性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手段,用数学语言定性定量分析中药复方配伍的相互作用效应,建立针对中药复方药味多、相互作用复杂等特点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方法。以小承气汤和厚朴大黄汤配伍组方规律为研究实例,分析研究中药复方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UD-PLS方法获得了中药复方不同配伍与整体疗效密切相关的认识,阐明了药物配伍对中药复方整体作用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与系统论的思维模式,对科学揭示中药复方配伍及组方科学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良玉  杨旭杰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0):2083-2088
检索中药复方专利文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专利成长率”、“科研成果专利转化率”作为衡量尺度对1991年至2010年中药复方专利年度发展状况进行聚类研究,研究中药复方专利20年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药复方专利年度发展状况归为3类,聚类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中药复方专利的发展与专利法规健全、中医药科研水平提高、中医药国际认可度提升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药毒性及其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运用经验为背景的中药毒性有自身特殊内涵。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在追溯中医“药毒”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西医和中医关于药毒的不同理解,提出中药在运用中涉及诸多调控要素和中药成分及作用的复杂性,中医关于中药毒性的认识与西医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有所不同,简单套用现代药毒的概念和研究思路来研究中药毒性是不适宜的。药毒的相对性决定了将有更多的中药毒性被发现。现代中药毒性的研究应在药毒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中药性能与毒性、中药配伍与毒性、方药毒性与病证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是依照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方剂的。研究中药方剂配伍组方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中药的配伍组方研究已从传统模式发展到现代模式。其中,传统模式又分为全方研究和拆方研究,主要是在饮片层次从整体效果及拆方后药物的配伍组合对复方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而现代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中药有效成(组)分的配伍组方研究,是在组分层次上的研究,并能实现药物配伍组方的定量分析。建立新的多成(组)分配伍模式和优化组合研究方法,将有可能使中药配伍组方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并可能获得成分和作用靶点明确、作用环节及机制清楚的新组方,给中药方剂研究带来突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方剂学基础研究的分析, 指出还原分析方法 不能成为学科研究的核心方向, 微观指标变化不能取代宏观功能变化成为现代化的标准,真正的现代化是宏观和微观的相互印证、互相补充.方剂学的核心内容除了配伍规律和方证相关, 应该注重治法的研究, 研究方法 应从传统方剂学的理论和临床实际出发, 走方剂学理论原创的道路,方剂学的真正发展,在于方剂学的理论创新,而不应把方剂学变成开发中成药的工具,这有利于方剂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分化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和细胞恶性转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ERK通路的抑制及过度激活与人类许多疾病发生密切相关。中药复方对ERK通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现就中药复方对ERK通路的调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