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曾换五个小朝廷,局势动乱,战争频繁,使得社会遭受大破坏,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与诸医工用《唐本草》及《图经》相互参校删定注释而成,初名《蜀重广英公本草》,简称  相似文献   

2.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玄壶子、洞天风月子,云南嵩明杨林千户所石羊山人(现嵩明县杨林镇)。兰茂原籍河南洛阳,一说武涉。兰茂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卒于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397—1476年),享年八十岁。兰茂是云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中医药学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酷爱本  相似文献   

3.
这4个天然化合物在《中华本草》中译名为西伯利亚蓼苷A、B、D、E[1]。张高安等[2]据此将neosibiricoside A、B、C、D译为新西伯利亚蓼苷A、B、C、D。这些译名值得商榷。1990年Kun等[3]首次从百合科植物西伯利亚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根茎中分离到2个新的苷类化合物,命名为s  相似文献   

4.
《滇南本草》所载地丁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地区本草专著《滇南本草》为依据,对云南不同品种地丁的名称不来源,分布、性味、功效等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5.
姜科植物云南草蔻AlpiniablepharocalyxK.Schum.的果实在云南、四川、西藏用作健胃药。该科的药用植物有抗肝毒、抗炎和健胃活性。作者从其种子的95%乙醇提取物,再经含水甲醇、乙烷、乙醚提取,分离到6个新化合物,依次命名为1:云南草宏素甲醇)Ⅱ:表云南草宏素,甲醇)。甲醇):表云南草蔻素C:甲醇):云南草蔻素,甲醇):表云南草蔻动素D:,甲醇)分子式均为C35H34O8图和浅黄色无定形固体。为查耳酮且为差向异构体。W~V为黄烷酮,豆和IV,V和u为差向异构体。I~VI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内毒素激活的鼠巨噬细胞中,有抑制氧…  相似文献   

6.
唐代《新修本草》 ,后世又称作“唐本草” ,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 ,原书已佚 ,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本草》时 ,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本草》所增引的“唐本” ,可以认为 :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 ,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 ,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 :《新修本草》在嘉二年 (10 5 7)编撰《嘉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 ,《嘉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 ,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7.
苗药金铁锁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金铁锁的本草学考证,结合现代有关金铁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本草文献中关于金铁锁的记载与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历代使用金铁锁的正品药材为石竹科金铁锁属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dies W.C.Wu et C.Y.Wu的根。并对其资源状况及栽培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海外所藏及国内《联目》未载之本草古籍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14种海外所藏及国内《联目》未载之本草古籍的作者、成书年代、卷数、分类、药物数目、内容特色、收藏地点、复制回国与否等情况。14种本草书中,成书于元代者2种,明代9种,清代3种。  相似文献   

9.
拔毒散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szechuensis Matsuda的全草,在云南作为常用中药王不留行习用品种,又名小拔毒、迷马庄、小粘药等,主要分布于滇、黔、川等省,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南地区。《滇南本草》记载“王不留行,一名拔毒散。味苦,性寒,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溃散”[1]。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莉、妇女闭经以及疔疮、肿毒、跌打损伤等[2]。拔毒散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3~5],为了进一步探明其有效成…  相似文献   

10.
古代本草专著中涉及失眠的中药包括麝香、酸枣、犀角、羚羊角、榆叶、睡莲、洋虫等.其中从药性功效反推失眠证型的有酸枣专治“烦心不得眠,血转,虚汗”,并推断失眠有心神不安、气血亏虚证型;补充病因病机的如洋虫可“行气血,和五脏”,专司老人不寐,指出五脏不安、气血不行是老人不寐的重要诱因,进一步完善了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新修本草》中有关岭南医药文献资料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修本草>中有关岭南医药文献资料进行了辑录整理.整理后发现,<新修本草>收集药物地域范围包括了岭南,共记载了47种产于岭南地区或与岭南有关的药材,包括玉石部8种、草部11种、木部15种、兽禽部2种、虫鱼部6种、果部2种、菜部1种、米部1种、有名无用1种,具体药材有丹沙、雄黄、石斛、薏苡仁、桂、干漆、沉香、厚朴、槟榔等.分析了岭南地区药材的本土性、岭南药物治病的特异性和岭南本土药物对全国中药的贡献,说明岭南医学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东医宝鉴》是朝韩最负盛名的传统医籍,由医家许浚采撷中国明以前医籍及其他汉籍文献的精华分类编纂而成.书中引文均标出了所引文献的来源出处,其中标记为“本草”的引文情况比较复杂.从“本草”引文的分布、来源、征引方式、药学特色等几方面入手,对《东医宝鉴》引录的“本草”进行初步考证发现,在全书正文23卷中,每卷均有源于“本草”的引文;许浚所谓“本草”,多数出自《证类本草》,少数混入了其他医书的内容;许氏摘要、化裁引录原书,已经融入了作者追求简洁实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嘉祜本草》增引的“唐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新修本草》,后世又称作“唐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原书已佚,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祜本草》时,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祜本草》所增引的“唐本”,可以认为: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新修本草》在嘉祜二年(1057)编撰《嘉祜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嘉祜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4.
论《滇南本草》的药膳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兰茂所著《滇南本草》一书所载的药膳,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运用云南地区的中草药,或经过糖、蜜、酒、乳等加工;或与猪、牛、羊、鸡、鸭、鱼等炖煮,制法多样、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其中二十六种药膳的分析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5.
《嘉祐补注本草》一书,学术界对编撰者素有争论.通过对《嘉祐补注本草》一书的体例、内容、源流的考述,证明是苏颂所编撰.又引述《魏公谭训》《续资治通鉴长编》《掌禹锡墓志铭》等对《嘉祐本草》的记载,也证明不是掌禹锡编撰而是苏颂主编.  相似文献   

16.
历代医家对本草歌赋的价值褒贬不一。根据被引频次和现存版本数量两个判断指标,列出流行的本草歌赋主要有《药性赋》、《本草蒙筌》、《本草便读》,得出本草歌赋价值的三条评估标准:适合初学记诵、切合临床实用、记录中药新知。  相似文献   

17.
《证类本草》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多种版本系统,其中有《大全本草》版本系统。《大全本草》始刻于金代。其后,元、明、清皆有刊刻,形成了金·贞祜二年刊本、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刊本、明·王秋尚义堂刻本、明·籍山书院刻本、明·彭端吾重印本、清·杨必达补刻本、清·柯逢时刻本等一系列版本。其中以王秋尚义堂《重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为代表。王氏刻本以元宗文书院刻本为底本,药图则承袭自《政和本草》。  相似文献   

18.
《滇南本草》代表着云南中医曾经达到过的历史辉煌。云南是一个有着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的区域,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民族民间医药资源的大省。重视云南地方中医药的区域性特色研究,可以丰富中医学术体系;重视对云南地方中医药的理论特色研究,可以提升云南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在中医高等教育中,重视云南地方中医药的特色,可以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9.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其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矮麻黄(分布四川、西藏、云南)、丽江麻黄(分布云南、四川)、膜果麻黄(分布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双穗麻黄(分布东北、新疆)等的草质茎,亦作麻黄使用,但未载入中国药典。草麻黄茎含生物碱1%~2%,其中40%~90%为麻黄碱(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麻黄碱的含量常作为评价药材品质、保证用药安全及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近10年来国内对麻黄碱的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唐书·艺文志>、<通志略·艺文略>、<宋史·艺文志>共著录8部唐代有关岭南的医药专著,至元、明时全佚.今桂林南溪山有宋人摩崖石刻<广南摄生论养气汤方>一通;<岭南卫生方>中有<摄生方>、<摄生论>各一条,是唐人郑景岫<广南摄生论>迄今仅有的遗存.唐代有关南药、海药的专著,有未著撰人的<南海药谱>和李珣<海药本草>,李时珍认为两者为一书.今查<政和本草>发现,有一药引一书者,有一药同时引两书者,内容不同,疑为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