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植物油作夹带剂对厚朴超临界提取效率的影响。【方法】在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7.0 mPa、解析温度40℃、萃取时间3 h的工艺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提取,分别在10、20、30、45、60、90、120、150、180 min收集提取物,以萃取物得率及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植物油作夹带剂对厚朴超临界萃取的影响。【结果】加入体积分数10%植物油作为夹带剂,厚朴萃取物得率在前2 h明显高于未加夹带剂工艺,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提取率也有提高。【结论】以植物油作夹带剂有利于提高厚朴超临界CO2提取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夹带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中萃取银杏叶总黄酮醇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夹带剂加入方式、夹带剂种类、夹带剂加入量及夹带剂流速为考察因素,总黄酮醇苷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表优化工艺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  夹带方式选择预浸+动态萃取模式,以95%乙醇作为夹带剂,加入量300 ml,加入流速10 ml/min。在上述条件进行超临界萃取时,总黄酮苷醇提取率可达5.03%: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60℃,出口温度70℃,用95%乙醇液态收集萃取物,动态萃取时间1 h。结论  该实验优选的工艺明显提高超临界CO2萃取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滇红茶香气成分的最佳工艺,并对提取物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夹带剂、茶叶粒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用GC-MS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250mL无水乙醇、茶叶粒度20目、提取时间0.5h、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率为0.46%,提取物经GC/MS检测到近50种成分。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可用于滇红茶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影响石蒜中加兰他敏超临界CO2萃取的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临界萃取条件,以加兰他敏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加兰他敏提取率的温度、压力、CO2流量、夹带剂进行了研究.结果 提取加兰他敏最佳超临界条件:萃取温度65℃,压力40 MPa,CO2流量20 g/min,夹带剂为90%乙醇溶液,流量5mL/min,萃取时间为3 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加兰他敏提取率可达0.014 5%.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适合于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乙醇对超临界CO2萃取云厚朴总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乙醇作为夹带剂对超临界CO2萃取云厚朴总酚的影响,优选云厚朴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不加夹带剂的工艺条件基础上,以不同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及CO2流速作为考察因素,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经紫外分析测定,在85%乙醇、用量600mL、CO2流速为20L/h的条件下,厚朴总酚提取率最高,平均为7.01%.结论:SFE-CO2萃取云厚朴中厚朴总酚的最优工艺为在添加夹带剂的情况下: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为35℃,分离压力7MPa,85%乙醇,600mI.的用量,CO2的流量为20L/h,萃取时间为2.5小时.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_2萃取灯盏花中总黄酮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从灯盏花中提取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 ,并与水提醇沉法比较。结果 :超临界CO2 萃取的最佳工艺为 :压力为 2 5MPa ,夹带剂为 85 %乙醇 ,萃取温度为 4 0℃ ,萃取时间3h ,夹带剂加入量 80 0mL ,CO2 流量为 15L/h。结论 :从灯盏花中提取总黄酮成分 ,超临界CO2 萃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提取龙胆中龙胆总苷的工艺。方法应用超临界流体CO2对龙胆总苷进行提取,在提取过程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作为夹带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2450)测定其总苷含量。结果在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分离压力6 MPa,分离温度55℃的条件下,所得的提取物中总苷量最高。结论通过加夹带剂的方法,应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可提取出龙胆中极性较大的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从甘草中提取甘草次酸的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索氏提取法,超声法进行比较。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原料粒度70目,夹带剂为80%乙醇,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结论 从甘草生药中提取含量较少的甘草次酸,超临界萃取法较其他几种提取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超临界CO2萃取及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总丹参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并用平行试验考察超声强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以与药材等量的95%乙醇作夹带剂,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通过超声强化作用,萃取压力可降至18 MPa,萃取时间缩短至1.5 h,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的提取率分别提高0.50%、1.11%、0.28%。结论:丹参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稳定、可行,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超临界CO2萃取及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总丹参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并用平行试验考察超声强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以与药材等量的95%乙醇作夹带剂,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通过超声强化作用,萃取压力可降至18 MPa,萃取时间缩短至1.5 h,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的提取率分别提高0.50%、1.11%、0.28%。结论:丹参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稳定、可行,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