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不同含量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152例ACI者入院第2 d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对照。同时观察入院第2 d血清中OX-LDL、HS-CRP不同含量水平者入院第1、3、5、7 d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ACI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2 d血清中OX-LDL、HS-CRP不同含量水平第1 d各组间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3 d较第1 d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但OX-LDL、HS-CRP含量水平越高,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升高越明显(P<0.05);第7 d较第3 d患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均明显降低(P<0.01),但OX-LDL、HS-CRP含量水平越低,患侧电阻抗扰动系数降低越明显(P<0.01)。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早期含量水平越高,脑水肿形成后越严重;含量水平越低,脑水肿形成后越轻,且消退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含量水平的变化,观察OX-LDL、HS-CRP含量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215例ACI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Ⅱ分值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结果:ACI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OX-LD、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X-LD、HS-CRP的含量越高,APACHEⅡ评分越高。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估计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其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为疾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CT显示的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并于发病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ox-LDL水平,比较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ox-LDL水平差异及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体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ox-LDL水平分别为(514.9±65.4)、(655.4±53.6)、(699.1±102.2)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P<0.05),小梗死组血清ox-LDL水平较大、中梗死组明显降低(P<0.05),中梗死组血清ox-LDL水平亦显著低于大梗死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648,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清ox-LDL水平升高,且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ox-LDL水平越高,梗死体积越大,其病情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吴开毅  刘南午 《海南医学》2011,22(17):41-4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OCSP分型、梗死灶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247例发病48h内ACI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OCSP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分型,以CT或MRJ测定病灶大小,选取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ACI患者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TACI升高最为明显,显著高于另外3个亚型。PACI较POCI和LACI显著增高,但后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水平升高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各型患者血清CRP水平不尽不同,表明其在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方面存在着-定的差异。CRP可作为AC1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青年人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含量变化及其在青年人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51例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初发年龄≤50岁),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51例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青年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其在大面积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3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水平变化,并与42例小面积(包括腔隙性)脑梗死、3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36例大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hs—CRP水平均高于小面积(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69名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纽、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组,另选取2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纽,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对照组(P〈0.01);血浆OX—LDL和血清hs—CRP在对照组无相关性(r=0.084,P〉0.05),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r=0.801.P〈0、01);在冠心病组,血浆ox—LDL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05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与ACS呈正相关。结论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不仅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在评估ACS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水平对ACI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265例ACI患者入院第2d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入院时HS-CRP不同含量水平ACI患者入院后出血性转化(HT)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结果ACI组患者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组共发生HT者31例,发生率为11.70%。且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越高HT发生率越高(P〈0.05)。死亡26例,病死率为9.81%。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越高ACI患者病死率越增加(P〈0.05)。发生MODS者28例,发生率为10.57%。HS-CRP含量水平越高ACI患者MODS发生率越高(P〈0.05)。早期血清中HS-CRP不同含量水平各组间生存者入院时NDS、ADL虽然存在差异,但各组间NDS、AD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含量水平越高出院时NDS、ADL越降低(P〈0.05)。结论ACI组患者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含量水平越高HT及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升高或增加、且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越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商水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6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根据颈动脉斑块检测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对比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斑块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性质有较大联系,可以将其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组)、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浓度,计算其异常率。根据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评分。结果脑梗组CRP浓度高于腔梗组(P〈0.01),腔梗组高于对照组(P〈0.01),CRP异常率脑梗组大于腔梗组(P〈0.05);CRP高的病人NDS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预后无变化及死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RP浓度是临床评估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病因所致的脑梗死病人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在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人,通过记录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按照TOAST以及改良的TOAST病因分型方法进行分类,并比较两种分型方法各型的构成比及各型病人的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TOAST分型,以LAA型最多(39.4%),然后依次为SAD型(30.9%)、SUD型(23.9%)、CE型(3.9%),SOD型最少(1.9%);按照改良TOAST分型,AT型最多(58.3%),然后依次为SAD型(21.6%)、SUD型(15.1%)、CE型(3.1%)、SOD型(1.9%)。改良后方法使SUD型减少,AT型显著增多。两种分型方法的各型病人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27.64、25.32,q=4.06~12.61,P<0.01),在脑梗死中以CE型Hs-CRP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型,LAA型或AT型显著高于SAD型(q=2.90~9.27,P<0.05、0.01)。结论改良的TOAST病因分型能较全面地对脑梗死进行分型,减少不明原因的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在不同病因的脑梗死中明显不同,可作为脑梗死病因分型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同梗死范围患者血尿酸(SUA)水平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2例,只有1个梗死部位者为单壁组,30例;≧2个梗死部位者为多壁组,32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小时内入院,并于6小时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行血尿酸、心肌酶谱、血脂及心脏超声检查,随访30天。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SUA)值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心功能、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壁组和多壁组血尿酸值分别为(319.96±106.62μmol/L)VS(388.99±81.20μmol/L),CK-MB值为(39.38±20.18U/L)VS(111.06±48.60U/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为(48±4mm)VS(53±6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60±5%)VS(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尿酸与CK-MB呈正相关(r=0.319,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84,P〈0.05);单壁组和多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0.62%,梗死后心绞痛为3.33%和9.37%,充血性心力衰竭为13.33%和34.37%,心血管死亡为3.33%和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水平血尿酸患者梗死面积较大,心功能差,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时间〈24h急性脑梗死患者272例,应用自制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疾病史,检测入院后24h内hs—CRP水平,同时收集患者入院后1,7,14d的NIHSS评分、mRS评分作为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判定指标。应用相关分析进行hs~CRP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患者7dNIHSS评分、mR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s—CRP与入院后1,7,14dNIHSS评分,入院后1,7,14dinRS评分高度相关(P〈0.001)。hs—CRP是影响7dNIHSS评分及1TIRS评分的共同危险因子。结论hs—CRP是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AA及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CS患者测定其血清中hs-CRP和SAA浓度,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AA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清SAA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783,P〈0.01)。结论 SAA及hs-CRP对AC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并可预测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AA及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CS患者测定其血清中hs-CRP和SAA浓度,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AA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清SAA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783,P<0.01)。结论 SAA及hs-CRP对AC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并可预测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和内皮抑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清VEGF和ES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血清中VEGF水平在发病第1,7,14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第7天时最高,ES在各组中发病第1天并无明显升高(P>0.05),第7天水平显著升高,第14天时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组VEGF/ES比值最高,VEGF/ES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705,P<0.01).结论:VEGF和ES的动态变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的自我保护的机制之一,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是脑缺血损伤修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sICAM-1与sE-selectin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第1、3、5、10天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ICAM-1、sE-selectin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sICAM-1、sE-selectin的浓度在发病第1天即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开始下降,第10天显著下降,各时间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46.63、42.52,t=5.07~18.07,P〈0.01);大梗死灶病人组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高于中梗死灶病人组和小梗死灶病人组(F=56.23、47.64,t=4.74~9.26,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诱导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升高,随病程动态变化,且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神经内科住院青年脑梗死患者98例组成观察组和同期年龄低于45岁的健康查体者30例组成对照组。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IB水平以及观察组发病后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FIB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FIB水平对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结果 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02,0.814,P〈0.01)。青年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预测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结论 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青年脑梗死发病有关,青年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 IR)、血脂异常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胰岛素、血脂并与健康对照比较。结果 :脑梗死病人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 IS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