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不连肢体短缩的原因,探讨交锁髓内针植骨固定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短肢畸形的优缺点。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自体髂骨充填骨缺损区的术式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短肢畸形12例,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结果:12例全部一次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2个月。肢体延长平均3.2cm。无主钉、锁钉弯曲、折断等内固定失败。结论:(1)股骨干骨不连短肢的主要原因是骨折固定不牢靠造成骨吸收所致;(2)交锁髓内针植骨固定合理可靠,是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短肢畸形的较理想方法,但骨愈合缓慢;(3)植骨应避免遗留骨缺损,负重时间应向后推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并单侧皮质钢板治疗长管状骨骨不连合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用交锁髓内钉及单侧皮质钢板固定,折端给予充分植骨,根据折端骨质缺损大小情况,分别于术后3d和1周将患肢放于CPM机上行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25例经治疗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5个月,25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钉及单侧皮质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骨不连合并骨缺损固定牢固,软组织剥离少,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勿需辅助其它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34例股骨干骨不连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自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B组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34例均获平均73周随访,B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较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50周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不连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但自体骨植骨疗效优于同种异体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附加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采用附加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10例术后均获得平均12(8-1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2(4~6)个月,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附加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创伤小、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肢缺损性骨不连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 ,提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意见。方法 回顾分析 1 2年来收治下肢缺损性骨不连 5 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髓内和 /或髓外植骨、加压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 4 2例 ,其中股骨33例 ,胫骨 9例 ;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 1 1例 ,其中股骨 1例 ,胫骨 1 0例。结果 全部骨不连均顺利愈合 ,骨缺损均得到修复。植骨内固定方法骨愈合时间 4~ 2 4个月 ,平均 6个月 ,患肢负重及关节活动恢复较快 ;外固定器固定方法骨愈合时间 6~2 0个月 ,平均 9个月 ,患肢负重及关节活动恢复较慢。结论 明确提出应将局部软组织情况作为重要根据选择治疗方案的观点 ;植骨内固定方法要求植骨充分、内固定牢靠 ,强调植骨方式对骨结构重建有重要意义 ;对有骨与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 ,应采用Ilizarov技术 ,即先切除病损骨 ,行骨输送修复骨缺损 ,软组织创面可同时缩小、愈合 ,创面未愈合者再行皮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术后肥大型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对于35例肥大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行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术中无需植骨,不暴露骨折断端,术后不行外固定,早期活动关节.结果 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3个月.35例术后均无伤口感染,主钉及锁钉均无断裂或折弯.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30周(平均20周),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术后骨不连操作简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辅助下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及微创植骨治疗股骨远段骨缺损及不愈合的可行性、疗效及优越性。方法收治20例股骨远段创伤性骨缺损及骨折不愈合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前正中经髌腱入路在椎间盘镜系统辅助下进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及骨折缺损局部微创植骨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后18例骨折正常愈合,2例再延迟愈合;2例合并轻度向后成角畸形,平均成角6.6°;2例出现轻度肢体短缩,均小于3cm。结论椎间盘镜辅助下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及微创植骨治疗股骨远段骨折后骨不愈合、骨缺损,具有创伤小、置钉准确、骨愈合率高等优点,并发症少,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带锁髓内钉固定并一期植骨治疗股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提高股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对12例严重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并一期植骨修复骨缺损。结果 随访1-2年,1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无肢体短缩,旋转及成角畸形,无感染,主钉无弯曲及断裂,锁钉无断裂及退出。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 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并一期植骨的方法治疗股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下肢骨不连后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肢缺损性骨不连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提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意见。方法回顾分析12年来收治下肢缺损性骨不连5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髓内和/或髓外植骨、加压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42例,其中股骨33例,胫骨9例;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11例,其中股骨1例,胫骨10例。结果全部骨不连均顺利愈合,骨缺损均得到修复。植骨内固定方法骨愈合时间4~24个月,平均6个月,患肢负重及关节活动恢复较快;外固定器固定方法骨愈合时间6~20个月,平均9个月,患肢负重及关节活动恢复较慢。结论明确提出应将局部软组织情况作为重要根据选择治疗方案的观点;植骨内固定方法要求植骨充分、内固定牢靠,强调植骨方式对骨结构重建有重要意义;对有骨与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应采用Ilizarov技术,即先切除病损骨,行骨输送修复骨缺损,软组织创面可同时缩小、愈合,刨面未愈合者再行皮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10.
钢板辅助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端周围植骨、钢板辅助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原髓内固定、断端局部清理、辅助钢板固定、断端周围植骨的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患者12例。结果12例患者经此方法治疗,随访观察8~13个月,平均11个月,10例达骨性愈合,愈合率达83.3%。结论.辅助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不连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分析股骨骨不连原因,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1例股骨骨不连,男19例,女12例;年龄18~73岁,平均32.5岁。其中骨不连发生在股骨干24例,股骨远端7例。股骨干骨不连采用标准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不连采用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治疗。一般行切开带锁髓内钉固定及自体骨移植,所有病例均使用扩髓技术。结果:31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4~72个月,平均23个月。30例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另1例髓内钉固定后再次给予植骨后愈合。髋关节功能全部正常,术后1年膝关节行HSS评分平均为(89.97±5.21)分。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不连具有固定可靠,稳定性好的优点,有利于肢体、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扩髓结合自体骨移植可获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联合断端清理去皮质化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40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折断端清理、去皮质化、取自体髂骨植骨及附加单皮质锁定钢板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疼痛、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12~18)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率100%(优37例,良3例)。所有患者下地负重行走时主观疼痛症状消失,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无切口感染和内固定物疲劳断裂发生。所有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6.0±1.1)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2.0±1.3)分(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5.5~14.5)个月。经X线或CT证实,均未发现螺钉及钢板松动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附加钢板联合断端清理去皮质化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疗效确切、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9月一2001年12月对24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行开放复位、扩髓和植骨。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活动度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6—2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8周,平均22周;无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再骨折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膝关节活动度优16例,良6例,可l例,差l例。结论 股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方式选择及治疗不当,固定技术不完善。使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具有内固定可靠,便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同时粉碎颗粒状骨移植可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顺行加压交锁髓内钉与记忆接骨器治疗股骨下段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顺行加压交锁髓内钉结合天鹅记忆接骨器(SMC)治疗股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股骨远端骨不连患者,采用顺行加压交锁髓内钉与SMC相结合内固定,确保不连端的牢稳固定,并利用SMC的植骨优势作用。植骨采用自体髂骨,骨移植形式为加垫法、夹板法、播种法相结合,充分发挥移植骨的骨诱导与骨传导作用,术后短期行CPM训练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18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8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的平均84°(30°~135°)增加到101°(75°~135°)。按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88.9%。结论利用顺行加压交锁髓内钉与SMC,并结合良好的自体髂骨移植技术,是治疗股骨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椎间盘镜下微创植骨治疗股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8月,采用椎间盘镜下植骨治疗股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3岁,平均41.5岁。骨折后初次手术采用股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12例,钢板固定16例;胫骨带锁髓内钉固定9例,钢板固定3例。内固定术后10~16个月发生骨不连。X线片示肥大型骨不连24例,正常型3例,萎缩型13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1min;出血量80~130 mL,平均100 mL。住院时间6~11 d,平均8.1 d。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3个月。X线片示40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6.8个月。无患肢疼痛及功能障碍,无内固定失效。结论经椎间盘镜下微创植骨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surgical factors related with nonunion in femoral shaft fracture follow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tally 425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in level I urban trauma center, including 254 males and 171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7.6 (ranging from 21 to 56) years ol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1) traumatically closed fracture of femoral shaft, with preoperative films showing non-comminuted fracture, such as transverse fracture, oblique fracture or spiral fracture; (2) closed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at 3e7 days after trauma; (3) complete follow-up data availab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llowing factors (fracture site, reduction degree, direction of nail insertion and nail size) and nonunion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emoral nonunion was 2.8% in patients with closed simple fracture undergoing interlocking intrameduallary nailing, including 11 cases of hypertrophic nonunion. Nonunion was 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distal fracture, unsatisfactory reduction and unreamed nai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ntegrade nail and retrograde nail (p>0.05). Conclusions: Nonunion in femoral shaft facture following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s related to fracture site, fracture reduction and nail diameter. The choice of reamed nails or unreamed nails depends on the fracture site and reduction degre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6年2月至2013年6月21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患者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4.8岁.骨折不愈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采用Merchan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脂肪栓塞、旋转畸形及明显的短缩畸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3.2个月.19例患者术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4~9个月),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7~13个月观察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13例,良6例,差2例.结论:应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能够提高骨折稳定性及促进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并植骨治疗股骨干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 对1996年2月~2003年11月收治的47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植骨组28例,非植骨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扩髓,静力型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9例,随访lO~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植骨组骨折愈合率为95.6%(22/23),感染率为4.3%(1/2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3个月,非植骨组则分别为62.5%(10/16),6.25%(1/16)和9.7个月。临近关节功能达正常,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能有效控制有害的剪应力,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同时,植骨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陈旧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交锁髓内钉加钢丝环扎治疗股骨干多段大斜面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有限切口、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加钢丝环扎治疗股骨干多段大斜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有限切口、开放复位、早期静力交锁髓内钉加钢丝多处环扎内固定的方法, 治疗股骨干多段大斜面粉碎性骨折 26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 10~18个月, 平均 12个月, 骨折愈合过程正常, 下肢关节功能按Junmer wrun评分标准: 优 18例 (69. 2% ), 良 6例 (23 .1% ), 一般 2例 (7 .7% ), 优良率 92. 3%。结论:有限切口、开放复位、早期静力交锁髓内钉加钢丝多处环扎内固定, 实现骨折的Ⅰ期优良复位, 保持股骨干多段大斜面粉碎性骨折的稳定, 保护重要神经、血管与肌肉免受进一步损伤, 为促进骨折的愈合、防止畸形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经皮注射红骨髓治疗肱骨骨不连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采用Russell-Taylor扩髓型带锁髓内钉顺得内固定与植骨、术后注射红骨髓治疗肱骨骨不连。方法 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以往平均手术次数2次,骨折后时间10个月~4年,平均1年10个月。用带锁髓内钉顺行静力型固定骨折端,取自体髂骨植骨缺损。术后10d于骨折区注射自体红骨髓。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关节功能恢复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