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肺论治中耳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耳炎包括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中耳炎,有急、慢之不同,中医称化脓性中耳炎为脓耳,非化脓性中耳炎为耳胀、耳闭,亦称风聋。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或耳流脓,或  相似文献   

2.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视野清楚,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视野清楚,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或脑脊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属中医"耳胀""耳闭""耳聋"等范畴,又有"卒聋""风聋"之称。本病初期多因外邪侵袭、肺气不宣、邪滞耳窍、气机不利而致耳胀闷不适,久病邪毒不去,经脉不畅,或病久正虚致湿浊内阻,清阳不能上充耳窍,浊阴不能下降,升降失调,湿浊之邪反上犯清窍,滞留于耳,使耳窍闭塞不通~([1])。目前  相似文献   

5.
渗出性中耳炎的辨证论治江苏省中医院(210029)王晓平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中医药疗法渗出性中耳炎是以患耳有阻塞感,听力下降,中耳腔内有渗出性非化脓性积液为临床特征的病症。祖国医学典籍中虽然没有渗出性中耳炎病名的记载,但是历代医家关于耳聋、风聋、气闭...  相似文献   

6.
凡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达3-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可因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分泌物比较黏稠,极为黏稠而呈胶冻状者,称为胶耳。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与急性者相似,但一般程度稍轻,  相似文献   

7.
<正>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儿童多见,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作者近4年来对37例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儿童进行腺样体切除来治疗该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7例儿童,男性20名,女性17名,年龄在5~12岁之间,16例是双侧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病史及临床症状。1.听力呈传音性耳聋,其中有4例(5耳)为混合性耳聋。2.鼓膜内陷较显著,鼓气耳镜探查,鼓膜混浊(+)内陷且活动度差。3.对年龄稍大的较合作的儿童进行中耳腔穿刺(20例)穿刺液  相似文献   

8.
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早期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宁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3):155-156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腔产生无菌性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特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其病因多为咽鼓管通气受阻,功能障碍,鼓室形成负压而造成中耳腔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其临床表现特点为耳胀、耳闷、耳痛、自听过强、耳鸣、听力减退等,属中医学耳胀、耳闭范畴。“肾开窍于耳”,故耳病多从肾论治。临床发现,其早期病因多为风邪袭肺,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辨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虹  刘绍武 《河南中医》2004,24(3):82-8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简称SOM)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又名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胶耳等。本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国内由于对此病命名不一,发病率及高发病年龄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精确的统计报告。国外健康普查报道发病率均在10%以  相似文献   

10.
干祖望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临床验案2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祖望教授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注重辨证 ,对表证未解者 ,认为系肺经邪热 ,滞塞聋葱 ,治宜宣肺泻肺 ,以通痞塞 ,独创耳聋治肺汤。但临床可见患非化脓性中耳炎而无表证者 ,干老认为 ,此属气闭 ,乃气机升降失常 ,耳失濡养之故 ,治宜行气开郁 ,疏导气机 ,创立调压流气饮。笔者师承干老 ,应用干老经验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 10余载 ,收益匪浅 ,所治病例 ,总有效率均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1.
泽泻汤加味治疗渗出性中耳炎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中耳腔内有渗出性非化脓性积液,导致听力下降,主要症状为耳内闷胀堵塞感,低音调耳鸣、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失去光泽,混浊如灰白色或琥珀色,内陷,鼓室有积液,可见液平,听力检查一般呈导音性聋。1997~2001年我们用泽泻汤……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医药治疗耳胀耳闭重视从整体出发,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和整体相联系,具有一定的优势;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多以消炎抗感染及手术治疗为主,对于难治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疗效。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各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正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也被称作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等,是一种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伴有耳内胀闷、堵塞感、轻度耳痛等~([1-2]),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以鼓膜切开、  相似文献   

15.
“耳保健导引点穴功”对预防耳部疾患,保护耳的正常听觉和平衡功能,具有独特功效。亦可用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耳源性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其特点是:简、便、安、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属于一种非化脓性中耳炎,症状表现为中耳积液,耳内有堵塞、胀闷感,伴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现代中医对分泌性中耳炎颇有见解,通过中医辨证分型,产生从痰论、从肺论、从脾论、从肝胆论等几种主流论治方向,随症施治,去除病灶.现就近年来中医研究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机和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系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致邪毒滞留,脉络闭阻,气血瘀滞而为病,属中医“耳闭”范畴,是以耳内闭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病。“久病非痰即瘀”,本病之局部病理,以瘀血为主,兼夹痰浊。痰瘀阻滞耳窍,外界之声音难以传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2011年以来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运用导师经验方启闭通窍汤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耳胀闭(非化脓性中耳炎)叶×,男,31岁。1983年1月9日诊。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一年余,治而无效,反复不愈。经某医院诊断为非化脓性中耳炎。症见:耳内胀闷蝉鸣,如物堵塞,听力下降,闻声不真。且胸胁胀满,心烦不舒。检查:耳鼓膜轻度充血并呈内陷。听力检查呈传音性耳聋。舌质暗滞,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气郁  相似文献   

20.
<正>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多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