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安徽省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安徽省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5年在安徽省抽取6个调查点,使用统一调查问卷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研究共完成调查对象900人,5条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5.8%.农村居民(87.0%)高于城区居民总知晓率(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核心信息总知晓率(80.4%)高于未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条核心信息中知晓率较低的2条是第四条\"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部分免费政策\"(48.0%)和第五条\"肺结核大部分能治好\"(62.3%).结论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未达到国家指导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以便为重点人群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知识健康宣传工作。方法根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受检人口进行知晓率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510名(15岁被调查人员中,男性知晓率为58.4%,女性为45.2%,各知晓率男性均(女性,15~30岁知晓率为88.2%,31~45岁知晓率为68.6%,46~60岁知晓率29.2%,(60岁知晓率27.3%,随年龄增大知晓率下降,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省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之间存在差异,这为今后针对不同人群制订有效的宣传措施提供了依据,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绵阳市1 186名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绵阳市抽取4个调查点(城镇点2个,乡村点2个),对年龄≥15岁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识面对面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绵阳市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5.68%(5 081/5 930);人群随年龄增长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水平降低(χ趋势2=87.27,P<0.05);学历随文化程度升高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升高(χ趋势2=51.65,P<0.05);乡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高于城镇(χ趋势2=128.83,P<0.05);军人100.00%(5/5)、机关/事业单位92.94%(408/439)、学生87.10%(135/155)和企业92.14%(129/140)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较高;接受健康教育的结核病防治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南平市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法调查2000例对象,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问卷随机对公众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2.3%,其知晓率因其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异,文化程度与知晓率间存在正比关系,医务人员的总体知晓率最高,其次是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农村人口最低.结论 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同时结核病健康教育应结合特定目标人群进行,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市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全市抽取11个村(社区)的群众进行关于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我市公众对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总体知晓率为71.84%,知晓率的高低与调查对象的居住地、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有关.结论 结核病健康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民众对结核病知识知之甚少,必须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适合当地特点、易于普及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尖措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3)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做好农牧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对消除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为贵南县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于2007年7月在贵南县四个乡镇(两农两牧),开展了农牧民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现状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医学动物防制》2017,(7)
目的了解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常住人口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2 351人,收回有效问卷2 300份。调查对象5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61.18%,全知晓率为10.83%。15~34岁年龄组的总知晓率最高,为66.40%,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知晓率降低(χ~2=42.302,P<0.01)。户籍人口的总知晓率(64.21%)高于非户籍人口(5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4,P<0.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的总知晓率最低(57.79%)。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特征的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城区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滨州市城区从事建筑、废品回收、餐饮、服装加工4个职业的512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36.7%;其中,男性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2.1%,女性为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3,P<0.001).结论 流动人口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不高,今后应针对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进行有的放矢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教育,以便提高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街镇在校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级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取长街镇初中300名学生经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法经行分析.结果长街镇初中学生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3.9%.8条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初一学生为63.9%,初二学生为77.1%,初三学生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高年级学生在多条知识点上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结论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3.9%,没有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要求的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的目标,还应该加强学校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0年山西省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资料,了解公众对结核病知识掌握程度。方法对全省2010年5个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点的抽样人群进行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山西省5条结核病核心信息总条目知晓率为59.2%;关于结核病症状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9.8%和71.3%;关于结核病治愈可能性的知晓率次之,为54.9%,关于结核病免费政策的知晓率最低,为27.6%;不同信息知晓率存在性别差异,普遍男性略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个调查点的总条目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城调查点最高,为71.9%,临汾调查点最低,为33.8%;不同户籍人口知晓率存在差异,外地户籍的为69.9%,本地户籍的为58.7%。结论通过5年的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人群知晓率有所提高,仍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在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人群结核病的知晓率,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江西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可能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点为调查现场,纳入8 105例居民进行结核病知晓率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利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探讨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影响因素.结果 江西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总知晓率为63.9%,全部知晓率为26.7%.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的因素有年龄、城乡分布、性别及既往是否患过肺结核(P<0.05),其中对分值影响较大的是城乡分布(β’=-0.332,P <0.05)和年龄差异(β’=-0.236,P <0.05).结论 江西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比较低,应加强对老年人口、城市人口、女性及既往未患过肺结核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方式的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普通民众的影响程度。方法2004年以来,安徽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结核病相关知识,粉刷墙体宣传广告,在各级医疗单位张贴宣传画,利用fidelis项目在中、小学校开展结核病知识宣传。结果调查显示,通过对中、小学生开展结核病知识传播效果最佳,就诊患者中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有41.6%是通过中、小学生,31.5%是通过宣传画,患者相互间传播占10.45%。结论通过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是一项成效显著,切实可行的工作。充分利用广大学生求知欲望强,接受新知识快,乐于传播的特点,是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文化知识层次较低的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中医务人员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培训对结核病患者发现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1家、远郊区县级医院1家的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期间抽取每家医院20人(共60人)在培训前后接受问卷调查。分别有2份问卷,结核病防治政策法规和结核病流行病学知识、结核病诊断和治疗问卷各1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比较3所医院医技人员培训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变化。同时收集培训前1年和培训后1年各医院结核病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情况。结果培训前参与调查者对结核病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水平,问卷平均得分64—80分,3家医院间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984,P〈0.01);虽然培训后得分有提高,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法规和结核病流行病学知识存有欠缺,最低平均分只为38.3分,最高71.7分,培训后分数均有明显提高(P〈0.01)。培训前1年和培训后1年3家医院肺结核病报告情况的自身比较,呼吸科X线摄片率三级甲等和二级甲等医院有明显下降(P〈0.01),肺结核报卡率、报卡痰检率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有一定能力和水平,但对结核病防治政策法规和流行病学知识欠缺;短期培训不能提高肺结核病的发现和报告数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49-153
目的 了解丹东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水平。方法 2021 年1 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114 名15 岁以上的城市常住居民和113 名农村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结果 227 名调查对象中有218 名对象完成本调查。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5.87%,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在81.65%~88.99%之间。核心知识知晓率在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知晓率逐渐下降;城镇居民知晓率显著高于于乡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文化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众对肺结核的防治认知仍存在薄弱环节,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居民常见、易于接受的的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江苏省传染病综合示范区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于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对张家港、丹阳和泰兴三市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三市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市分别为62.9%、56.5%和59.2%。三市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调查结果显示三市结核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3.1%,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市知晓率分别为71.0%、58.1%和60.7%。三市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江苏省传染病综合示范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河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评价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5200例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结果合格调查问卷5025份。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8%,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8.7%。城区公众和农村公众对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71.8%和40.2%,城区明显高于农村。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与知晓率间呈正比关系,医务人员的总体知晓率最高,其次是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最低是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通过家人亲戚、同事、朋友、村医、乡医和社区医生交谈是获取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政策的主要途径。声像制品(磁带、录像带、光盘)是公众最喜欢的结核病宣传材料。结论河北省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还比较低,应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重点加强农村和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结核病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用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2001-2010年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现状,评价健康促进工作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1-2010年邯郸市在每年3.24宣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通过电视、广播播放结核病有关知识,粉刷墙体标语,颁发和张贴政府布告,制作宣传栏,编排地方戏,针对5方面人群大力度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活动。结果开发领导增加了经费投入;利用健康教育提高了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度,因症就诊率达89%,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愈率89.9%;通过治愈传染源,避免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达1 427.6万余元,挽回社会经济效益29.55亿元。结论通过健康促进,动员全社会参与是规划取得成功的有力手段,结核病患病率下降,达到迅速控制疫情的目的,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