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浸润性宫颈癌、15例原位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E7和HPV18E6/E7的DNA状况。结果宫颈浸润癌及原位癌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P<0.05),原位癌与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16E6、E7和HPV18E6/E7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54.3%和12.9%,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与宫颈癌中的KAI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呈下调表达,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不影响其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miR-34a下调的表达机制。方法:应用茎环RT Realtime-PCR方法检测48例宫颈鳞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R-34a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PCR检测miR-34a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5-Aza-dC去甲基化处理的Caski宫颈癌细胞miR-34a表达变化,观察miR-34a启动子甲基化对miR-34a失调表达的影响。结果:miR-3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特异PCR检测显示,宫颈鳞癌组织miR-34a启动子区甲基化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5-Aza-dC去甲基化处理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阳性的Caski细胞后,miR-34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除HPV16 E6外,启动子甲基化也是抑癌基因miR-3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噬基因Beclin 1在宫颈鳞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6、E7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 1的表达,采用PCR扩增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E6、E7的DNA状况.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Beclin 1阴性、弱阳性、强阳性表达率依次是43.2%(35/81),34.6%(28/81),22.2%(18/81),分别与正常宫颈组15.0%(3/20)、30.0%(6/20)、55.0%(11/20)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20.0%(4/20)、30.0%(6/20)、50.0%(10/20)相比,Beclin 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存在显著下调(P=0.009,P=0.033).HPV16E6、E7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和58.0%,HPV16 E6、E7感染与宫颈鳞癌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126,P=0.262;r=-0.125,P=0.270).结论 自噬基因Beclin 1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下调,其表达对HPV16E6、E7感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惠新  雷静 《医学综述》2011,17(16):2507-2508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观察4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 E6的表达。结果 HPV16E6在正常宫颈组织、C 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53.3%、82.5%,各组间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在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E6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宫颈鳞癌发病机制之一。对HPV16E6蛋白的致病机制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诊断、预防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 E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LCIN)、11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CI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癌标本进行了HPV16 E6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HPV16 E6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Ⅰ~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5)、7.14%(1/14)、36.36%(4/11)、59.02%(36/61).高级别CIN和浸润性宫颈癌中HPV16 E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低级别CIN(P〈0.05),HPV16 E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HPV16 E6蛋白的检测可能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宫颈细胞系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LR4在宫颈病变进展中的作用及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H8, SiHa,Caski细胞中HPV16 E6基因的mRNA含量;Western免疫印迹测定3种细胞系中TLR4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7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宫颈鳞癌病变组织石蜡切片中TLR4蛋白的表达。抽提石蜡组织总DNA,用PCR方法检测组织中HPV16的感染情况。结果:Caski和SiHa细胞中HPV16 E6基因mRNA含量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8正常对照(P〈0.05),且Caski细胞中HPV16 E6基因mRNA含量和TLR4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SiHa细胞(P〈0.05);TLR4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32.0%,59.4%和77.8%,随着宫颈上皮病变加重TLR4表达增强(P〈0.01),并且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有关(P〈0.01);HPV16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逐渐增高,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分别为8.0%,48.4%和81.0%(P〈0.01);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TLR4与HPV16相关(r=0.303,P〈0.05;r=0.633,P〈0.05)。结论:HPV16感染可以上调TLR4在宫颈上皮病变中的表达,TLR4与HPV16共同作用对宫颈上皮从炎症发展到CIN至宫颈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2月~2015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中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的病理学情况,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0例)、CINⅡ组(15例)、CINⅢ组(15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临床分期、病理情况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观察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鳞癌组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Ⅱb期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宫颈鳞癌组织,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305、0.306、0.304,均P<0.05)。结论 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颈组织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数量、形态及分布特点与宫颈癌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染色法)对标本的朗格汉斯细胞进行检测,以直接PCR法检测HPV16E6并对E6基因测序.结果:40例宫颈鳞癌,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与1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100蛋白阳性LC数量在正常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中依次增加(P=0.000),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552,P=0.000),随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P=0.039),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245).HPV16 E6在正常对照组、CINⅡ/Ⅲ组和浸润癌组中的阳性率依次上调(P=0.000).HPV16 E6(+)组中LC数量比HPV16E6(一)组少(P=0.011).LC的表达在HPV16 E6原型组和在HPV16 E6 D25E突变株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813).结论:LC功能缺陷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PV16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myc、P53表达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8例慢性宫颈炎、28例CIN、4例宫颈浸润性腺鳞癌和55例宫颈浸润性鳞癌HPV16 E6 DNA及其蛋白和c-myc、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浸润性宫颈癌HPV16 E6 DNA及其蛋白、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而c-myc蛋白阳性率则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53蛋白阳性率与HPV16 E6 DNA的检出率之间并无负相关关系。结论:HPV16 E6 DNA的检出及c-myc蛋白的低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相关宫颈癌组织中粘蛋白抗原16(MUC16)与E6表达的关系。方法:以HPV16 E6阳性和阴性的宫颈癌细胞系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1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16 E6和MUC16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33A细胞中HPV16 E6无表达,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中可见HPV16 E6表达;C-33A细胞中MUC16的表达低于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P<0.05),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中MUC1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V16E6阳性的宫颈鳞癌组织中MUC16的表达高于HPV16 E6阴性的宫颈鳞癌组织(χ2=43.670,P<0.001)。结论:宫颈癌细胞系和鳞癌组织中MUC16与E6表达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针对HPV16 E6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筛选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的细胞克隆。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表达靶向HPV16E6基因的pSUPER.retro 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克隆,收集病毒上清,感染靶细胞SiHa,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细胞克隆,RTPCR检测细胞中E6 mRNA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力。结果获及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克隆,病毒感染靶细胞SiHa后,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的细胞克隆,RTPCR示HPV16 E6 mRNA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增殖实验示克隆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细胞克隆,特异性的siRNA能抑制细胞生长、HPV16 E6 mRNA表达,HPV16 E6 siRNA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PV16 E7特异性小干涉RNA(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SiHa细胞E7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HPV16 E7特异性表达载体,利用脂质粒转染SiHa细胞,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对E7 mRNA及蛋白的影响。结果两条siRNA均能有效抑制E7mRNA的转录表达,其中以pshRNA-HPV16 E71作用效果最明显,在转染后72h,对E7 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剐为78.4%和57.6%。结论HPV16 E7 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SiHa细胞E7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HPV16E7 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HPV16E7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转染SiHa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E7 mRNA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E7蛋白的变化和细胞周期的分布;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HPV16E7 siRNA表达载体可明显抑制SiHa细胞E7 mRNA和E7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92.15%、84.30%;阻滞SiHa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抑制细胞的生长.结论 HPV16E7 siRNA表达载体可以特异高效地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E7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E7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HPV16E7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E7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HPV16 E7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CaSki细胞,以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对E7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3种表达载体P1、P2、P3均能抑制CaSki细胞E7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中载体P1抑制作用最强,在转染后3周,对E7 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92.86%和81.0%.结论 HPV16E7 si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地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E7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HPV16 E6 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HPV16 E6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转染Caski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E6 mRNA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E6蛋白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MTT法和细胞克隆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HPV16 E6 siRNA表达载体可明显抑制Caski细胞E6 mRNA和E6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9.5%和98.1%;表达载体可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克隆的形成.结论: HPV16 E6 siRNA表达载体可以特异高效地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E6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克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RNAi表达载体对宫颈癌HPV16 E6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表达载体对宫颈癌HPV16E6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针对HPV16E6基因的RNAi质粒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株,应用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HPV16E6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的三种表达载体均抑制了HPV16E6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其中转染B号载体的caskiB细胞HPV16E6mRNA表达仅相当于空白组的21.7%,蛋白抑制率达98.1%。结论RNAi表达载体可以有效的抑制HPV16E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特异性siRNA对宫颈癌ATM基因的阻抑效果以及用RNAi效应对宫颈癌做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构建可表达人ATM基因siR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SuppressorNeo-ATM,电穿孔法转染Siha宫颈癌细胞株. 应用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等方法检测转染的宫颈癌细胞中ATM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RT-PCR, Western-blot均表明瞬时转染pSuppressorNeo-ATM的宫颈癌细胞中ATM 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检测表明ATM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结论:pSuppressorNeo-ATM质粒构建成功,瞬时转染宫颈癌细胞后可以明显抑制ATM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蛋白与氯离子通道蛋白5(chloride voltage gated channel 5,CLCN5)之间的关系以及CLCN5对宫颈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敲低HPV E6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T 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敲低HPV E6后宫颈癌HeLa细胞中CLCN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PCR扩增CLCN5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 3×Flag(简称pCDNA3.1)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 CLCN5。将目的质粒pCDNA3.1 CLCN5及其对照pCDNA3.1质粒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CN5蛋白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过表达CLCN5对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同时,将CLCN5的小干扰RNA及其阴性对照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敲低CLCN5对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RT q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敲低HPV E6可显著降低CLCN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质粒双酶切鉴定以及核酸测序比对结果证实重组质粒pCDNA3.1 CLCN5构建成功。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CLCN5蛋白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被有效过表达或敲低。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CLCN5可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敲低CLCN5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 结论: HPV E6蛋白通过上调CLCN5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PV16 E6小干扰RNA(siRNA)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针对HPV16 E6的siRNA,借脂质体转染SiHa细胞。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PV16 E6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评价HPV16 E6siRN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HPV16 E6siRNA转染细胞48h及72h后,细胞内HPV16 E6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与HPV16 E6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48h(1.85±0.15)vs(2.14±0.13),(2.29±0.11);72h(1.82±0.06)vs(2.32±0.14),(2.35±0.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TT显示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E6siRNA可将细胞阻滞在G1期。结论:HPV16 E6siRNA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末端结合蛋白1 (end binding protein 1,EB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标志蛋白LC3和p62/SQST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B1在宫颈癌、宫颈息肉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siRNA干扰方法抑制EB1基因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此时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标志蛋白LC3和p62/SQSTM1基因的表达。结果  EB1的表达部位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外周的胞质中。EB1在宫颈癌和宫颈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宫颈慢性炎性组织(P<0.05),但在阳性表达的宫颈癌组织中,绝大多数间质细胞表现为阴性;EB1在中、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分化宫颈鳞癌组织(P<0.05)。当EB1基因表达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表达被抑制时,无论是在mRNA还是在蛋白水平,自噬标志蛋白p62/SQSTM1和LC3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EB1在自噬发生较低的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自噬发生较高的宫颈慢性炎性组织;抑制EB1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表达,则自噬标志蛋白p62/SQSTM1和LC3表达改变,这一发现充分证明EB1在宫颈癌的自噬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