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反应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率及心理干预;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对100例随机抽取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焦虑的发生率为41%,抑郁的发生率为34%,且焦虑抑郁的程度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针对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出现的焦虑抑郁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干预和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树立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灾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方法:以四川省德阳市地震灾后59名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PCL-C量表进行调查,以DSM-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中有关抑郁和焦虑障碍的章节为诊断工具。结果:地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应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与地震有关的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为77.14%。结论:经历地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高,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70例存在不孕的女性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定,分别进行4周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病人SAS、SDS评分。结果病人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下降。结论焦虑、抑郁是不孕症病人常见的情绪障碍,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的特点及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应用zung焦虑的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和抑郁状态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取护理干预纠正其负面影响.结果 80例家属中焦虑发生率为52.67%,抑郁发生率为48.33%,相关性分析显示与照顾者受教育程度,透析时间,透析费用支付能力,患者的健康状况等有关.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亲属大部分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纠正其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5.
郭刚  张璐璐 《医学综述》2015,(5):923-925
目的探讨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状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西安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患者采用相应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后,评估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心理障碍状况严重,142例脑卒中患者中有105例患者发生焦虑,占73.9%,86例患者发生抑郁,占60.6%;不同脑卒中类型的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的年龄与焦虑呈负相关(P<0.05),与抑郁无相关性(P>0.05);经过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高,采取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等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和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肾移植和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心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宁夏地区5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和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血液透析组抑郁、焦虑总分均数均高于肾移植组,两组抑郁总分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肾移植和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程度,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辅助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方法32例诱导期透析病人,入院3天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常规血透后两周复查SAS、SDS明显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抑郁、焦虑、恐惧的心理,并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黄贾生  王桓辉  陈楦 《河北医学》2010,16(6):712-7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给予每周1次心理治疗。疗程2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治疗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值,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FEV1和PEF显著高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水平提高。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指标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鹏程 《当代医学》2013,(33):127-128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内科治疗呼吸系统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zung抑郁量表(SDS)和zung焦虑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处理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显著下降,抑郁比率由49.22%下降到14.06%,焦虑发生率由61.72%下降到17.97%,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内科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状况,探索依从性的干预方法。方法:使用自编的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调查问卷和SAS、SDS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健康宣教、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依从性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不依从性的比率在43.6%~80.0%,无工作、低收入水平患者的依从性状况差,且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干预后MHD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依从性客观评分、依从性总分及依从性主观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不依从性发生率较高,加强健康宣教及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9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8周的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再进行复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8周综合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分别由(47.35±8.72)...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或抑郁症状及产后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登记的孕妇200名,采用随机、单盲的前瞻性队列研究。200名孕妇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6周的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在孕期每月随访1次,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评估;产后3、42 d和3个月,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HAD进行评估,EPDS≥13分或HAD中A或D项分≥9分用《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DSM-Ⅳ)配套的诊断问卷(SCID)进行产后抑郁评估。结果对照组孕期总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7.0%和5.0%,干预组分别为3.2%和3.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产后42 d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P<0.05)。结论孕期集体心理健康教育能降低产后42 d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孕期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并诊断为初发的2型糖尿病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降糖药物治疗,同时干预组患者给予每周1次的心理干预治疗,每次时间20~30min,疗程6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的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的总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CL-90总均分及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干预组FBG为(12.1±2.8)mmol/L,对照组FBG为(11.9±2.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FBG为(8.0±2.O)mmol/L,对照组FBG为(8.9±1.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下降,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长效干扰素(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引发的精神心理异常发生率,评估艾司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干预对PegIFN所致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 165例接受PegIFN治疗的CHB患者,治疗12周后,使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和焦虑筛查量表(GAD-7)对其进行精神心理学评估;对筛选出的中重度抑郁和中重度焦虑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阿普唑仑干预,分别于干预用药后第2、4、8周随访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缓解程度,评估艾司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分别对抑郁和焦虑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量表检出并由精神科医师确认,37例为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22.4%;31例为中重度焦虑,发生率为18.8%;其中,合并中重度抑郁和中重度焦虑的有17例,发生率为10.3%.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和焦虑均有较好疗效(P=0.000),阿普唑仑对焦虑效果显著(P=0.001),但对抑郁效果不明显(P=0.904);在焦虑的改善方面,阿普唑仑比艾司西酞普兰疗效要好(t=-3.198,P=0.010).结论 PegIFN引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在我国CHB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注意精神心理异常的评估;及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或者阿普唑仑对PegIFN引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可明显提高患者接受PegIFN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马丽梅  李玉霞 《西部医学》2013,25(6):867-868,870
目的评估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心理的相关因素,提出心理干预对策。方法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12%的胃癌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态。引起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自己是胃癌、对手术效果怀疑、担心经济承受力等。经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对患者躯体疾病的治疗更应关注并及时疏导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萝岗区社区随访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随访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癌症随访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之掌握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正确的使用方法,对全区168名癌症患者开展焦虑、抑郁量表调查,其中回收有效的焦虑自评量表150份,有效的抑郁自评量表168份,对焦虑、抑郁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伴有焦虑情绪的占49.33%,伴有抑郁情绪的占49.40%,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女性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1.5±9.2)分和(50.9±10.6)分,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4.9±8.6)分和(44.1±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癌症患者;乳腺癌患者的SD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癌症患者。结论在社区随访的癌症患者普遍存在轻度以上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或是通过药物治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抗焦虑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耳鸣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症状,依据耳鸣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定分析;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给予抗焦虑抗抑郁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抗焦虑、抗抑郁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8.2%。其中焦虑发生率为28.0%,抑郁发生率为22.0%,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率18.2%。耳鸣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54.5%)显著低于治疗效果差者(95.5%)(x2=22.63,P〈0.01);耳呜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经抗焦虑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达81.1%。结论:耳呜患者易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抗焦虑抗抑郁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耳鸣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从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进行血液透析的68例尿毒症患者的心理情况,总结护理干预经验。结果:68例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恐惧、焦虑25例,悲观、失望19例,抑郁24例。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增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效果。结论:加强对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还可以提高患者临床血透质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否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方法对我院100例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包括告之患有癌症、癌症的治疗与预后、癌症应对方法、癌症患者同伴教育等,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变化。结果患者焦虑总分、精神症状总分、躯体症状总分在心理护理后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理护理的开展,焦虑程度进一步下降。心理护理前患者中无抑郁者3例(3%),轻度抑郁36例(36%),中度抑郁43例(43%),重度抑郁18例(18%);心理护理后无抑郁者26例(26%),轻度抑郁45例(45%),中度抑郁22例(22%),重度抑郁7例(7%),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癌症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