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部疾病化学药物治疗的关键是穿透血脑屏障(BBB).受体介导的胞吞转运是目前递送药物入脑应用广泛且较成熟的策略.在BBB和脑胶质瘤细胞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高表达,angiopep-2(ANG)可与LRP-1特异性结合实现脑靶向性,对脑肿瘤具有双级靶向效应,且靶向效率高于乳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等靶向分子.本文介绍了ANG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脑靶向制剂中的应用,为脑靶向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董翔  常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10):1083-1087
【摘要】目的:构建angiopep-2与转铁蛋白共修饰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和跨血脑屏障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转铁蛋白(TF)与angiopep-2共修饰载脂质体(ANG/TF-LPs),考察其粒径,电位,血清稳定性等理化特征。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考察脑内皮bEnd.3细胞对ANG/TF-LPs的摄取效率。构建血脑屏障体外模型,考察不同脂质体的跨血脑屏障能力。结果 所制备的ANG/TF-LPs粒径为93±13.5 nm, Zeta 电位为7.55±1.85 mV。在24 h内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bEnd.3细胞对ANG/TF-LPs的摄取效率分别是TF-LPs、ANG-LPs和LPs的2.9倍、2.4倍和4.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TF-LPs的跨血脑屏障效率分别是TF-LPs、ANG-LPs和LPs的3.1倍、2.9倍和6.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NG/TF-LPs制备工艺简单,经过angiopep-2与转铁蛋白修饰后,脂质体的跨血脑屏障能力显著增强,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脑部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多柔比星(Dox)体内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将2-脱氧-氨基葡萄糖(AG)对多柔比星进行靶向配体修饰,形成一种全新抗肿瘤药物。对产物进行1H NMR、MS表征,运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产物靶向性进行研究,并通过MTT法比较产物与多柔比星对MCF-7细胞和U87MG细胞的药效作用。研究表明,与多柔比星相比,修饰过的产物靶向性和药效作用都有很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Angiopep-2修饰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和跨血脑屏障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ngiopep-2修饰脂质体(AP-LP),研究其理化特征。原代培养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研究BCEC对AP-LP脂质体的摄取率。复制体外模型,观察不同修饰的AP-LP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结果 制备的AP-LP粒径为(125.0±15.5)nm,Zeta电位为(8.35±3.64)mV。BCEC对AP-LP脂质体的摄取率是普通脂质体的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P的透过血脑屏障能力是普通脂质体的3.6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LP制备方法简便易行,Angiopep-2修饰脂质体后,脂质体的血脑屏障穿透力增加,靶向性增加,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脑部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发一种新型的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靶向递药系统。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药胶束,将胶束与脑靶向分子Angiopep-2连接,使胶束具有脑靶向功能。结果 体外细胞实验证实该胶束具有良好的靶向性。结论 连接有靶向分子Angiopep-2的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脑靶向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脑胶质瘤靶向的Ag2S量子点及Ag2S-PEG量子点近红外二区成像探针,并比较修饰脑靶向肽Angiopep-2(ANG)前、后量子点通过体外血脑屏障及靶向脑胶质瘤细胞的能力。方法:Ag2S量子点及Ag2S-PEG量子点和脑靶向肽ANG经EDC和NHS介导,发生氨基和羧基的缩合反应进行连接。对Ag2S、Ag2S-ANG、Ag2S-PEG、Ag2S-PEG-ANG量子点的结构及粒径进行琼脂糖电泳、动态光散射及透射电镜等表征,并评价其对U87 MG和bEnd.3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穿透体外血脑屏障的能力。结果:修饰ANG肽后的Ag2S-ANG、Ag2S-PEG-ANG量子点水合粒径较Ag2S、Ag2S-PEG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Zeta电位正电性增强;在琼脂糖电泳中迁移距离变短。MTT实验发现,Ag2S、Ag2S-ANG、Ag2S-PEG、Ag2S-PEG-ANG四种量子点在100 μg/mL以下对U87 MG和bEnd.3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影响。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中,Ag2S-ANG、Ag2S-PEG和Ag2S-PEG-ANG均能够穿过上层的bEnd.3细胞到达下层培养基中,而Ag2S-ANG被下层的U87 MG细胞摄取的量有较大提升,约是Ag2S量子点的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2种脑靶向硫化银量子点,其中Ag2S-ANG能够跨体外血脑屏障系统,靶向脑胶质瘤细胞,为进一步的体内脑靶向成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血脑屏障(BBB)是大多数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障碍。两亲性聚合物胶束是双层膜的纳米尺寸囊泡系统,具有粒径小、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特点,能够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在其表面进行脑靶向修饰,可获得主动靶向功能,更利于跨越BBB,递送药物至脑内,提高对脑类、神经类疾病的药效。主要对聚合物胶束的特点和跨越完整BBB的药物转运机制进行介绍,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和脑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pH响应性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载体Fe3O4@SiO2@PEG-b-PAsp@IDOX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药物的pH响应性释放、在磁场作用下的靶向性及其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利用水热法、St(o)ber方法、溶胶凝胶法、交联法等构建pH响应性载药磁性纳米复合粒Fe3O4@SiO2@PEG-b-PAsp@IDOX;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激光粒度-zeta电位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磁滞回线测试仪测定其磁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磁性纳米复合粒的载药量与包封率,透析法测定其pH响应性释药,CCK-8法和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考察其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Fe3O4@SiO2@PEG-b-PAsp@DOX载药体系的平均粒径为(197.7±1.5)nrn,zeta电位为(-35.9±0.6)mY,载药量(20.36±0.67)%,包封率(83.71±0.53)%.在较低的pH(5.5)下DOX的累积释放量得到提高(P<0.05),在外磁场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磁响应性和细胞靶向性,且对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结论 Fe3O4@SiO2@PEG-b-PAsp@DOX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和磁靶向特性,可使药物靶向到达肿瘤部位并控制释放,有效杀伤人肺癌A549细胞.  相似文献   

9.
在壳聚糖(CS)表面修饰疏水基团辛基形成辛基壳聚糖(OC),然后再修饰亲水基团聚乙二醇(PEG)、肿瘤靶向配体氨基葡萄糖(DG)和穿膜肽九聚精氨酸(9R),形成DG和9R共同修饰的、同时具有肿瘤靶向性及穿膜效应的壳聚糖纳米胶束(DG/9R-PEG-OC)。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证实了DG/9R-PEG-OC的成功制备;测得壳聚糖纳米胶束的粒径为151.8 nm左右、Zeta电位约为16.5 mV;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该壳聚糖纳米胶束为均匀的球形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载体的荧光素载药量约为28.2%,包封率约为75.0%,释药实验表明壳聚糖胶束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该DG/9R-PEG-OC胶束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葡萄糖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HepG2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及细胞穿膜效应。故DG/9R-PEG-OC胶束可作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载体用于肿瘤的靶向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的单克隆抗体(OX26)与聚乳酸聚乙二醇(PEG-PLA)键合靶向纳米胶束(copolymer/OX26)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阐明其作为脑胶质瘤靶向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用不同浓度(10.0、20.0、40.0和80.0 mg·L-1)纳米胶束作为实验组,不含胶束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组;台盼蓝染色法检测靶向纳米胶束对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向纳米胶束作用后C6胶质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对靶向胶束的摄入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26靶向纳米胶束作用后C6细胞数无明显改变(P>0.05), 各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细胞比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纳米胶束组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胶束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并且这种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OX26靶向纳米胶束对C6细胞增殖和凋亡无影响,键合OX26提高了C6细胞对胶束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制备经稀释可自发形成混合胶束的多西紫杉醇磷脂胆盐前体混合胶束。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多西紫杉醇磷脂胆盐前体混合胶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混合胶束的包封率;分别利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法对混合胶束的形态、粒径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考察前体混合胶束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通过家兔溶血试验、血管刺激性试验及小鼠异常毒性实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多西紫杉醇前体混合胶束稀释后自发形成圆盘状混合胶束,平均粒径为65 nm,粒度分布很窄,多分散系数为0.049,包封率为96%,24 h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96.02%;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较好;对家兔给予本注射液,滴注部位未出现刺激反应,对家兔红细胞未产生溶血和凝集作用;LD50大于20 mg/kg。综合上述研究可见,多西紫杉醇前体混合胶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一种应用于基因递送系统的硫辛酸修饰的聚精氨酸多肽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对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方法 以不同量的半胱氨酸作为交联剂,合成4种不同交联度的还原性硫辛酸修饰的交联聚精氨酸组氨酸(LHRss),利用1H NMR和凝胶色谱鉴定合成的LHRss.取质粒DNA (pDNA)和LHRss以不同氮磷比(N/P)自组装形成纳米复合物,用粒度测定仪测定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凝胶阻滞电泳测定载体LHRss对pDNA的包裹能力.用LHRss/pDNA纳米复合物与HEK293细胞共同培养,考察不同交联度复合物的细胞摄取情况及相关基因转染情况,并测定不同纳米复合物对HEK293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通过结构鉴定确定LHRss多肽合成成功.组装形成的纳米复合物粒径分布均匀,N/P≥40时LHRss3/pDNA及LHRss4/pDNA复合物的zeta电位均大于30 mV.凝胶阻滞电泳结果显示N/P值为5时,LHRss3可完全包裹pDNA.当N/P值为40时,HEK293细胞对LHRss3/pDNA的摄取及转染效率高于其他3种复合物及单体硫辛酸修饰的聚精氨酸组氨酸(LHR);其中LHRss3/pGL3复合物的平均荧光强度约为LHR/pGL3复合物的3.9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LHR/pGL3及不同交联度LHRss/pGL3转染HEK293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其毒性作用均低于bPEI-25K(20 μg/mL bPEI-25K转染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25%左右,P<0.05).结论 制备的硫辛酸修饰的聚精氨酸多肽纳米复合物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3.
优化阿霉素(DOX)全反式维甲酸(ATRA)修饰低分子量肝素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载药胶束的体外特性。用全反式维甲酸修饰低分子量肝素(LMWH)合成LMWH-ATRA聚合物(LHR),采用透析法制备DOX载药胶束(DOX/LHR),并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DOX/LHR胶束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特性,以及MCF-7细胞对其摄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凋亡法评价DOX/LHR胶束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LHR聚合物胶束能高效包载DOX,载药量最高可达18.7%,包封率为78.8%,粒径为112.1~153.0 nm,荷负电;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在pH 4.5,DOX/LHR胶束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体外细胞实验表明,DOX/LHR胶束易被MCF-7细胞摄取,从而诱导MCF-7细胞凋亡。因此,LHR聚合物是DOX的优良载体,制备的DOX/LHR胶束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肿瘤特性,其成功制备将有助于提高DOX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奥曲肽靶向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乙醇注入法和硫酸铵梯度载药法制备阿霉素普通脂质体(P-L),单因素研究多种处方组成及工艺参数对脂质体性质的影响。随后在阿霉素脂质体表面插入奥曲肽-聚乙二醇4000-氢化磷脂酰乙醇胺(Octreotide- PEG4000-HSPE),获得奥曲肽靶向阿霉素脂质体(Oct-L)。采用柱分离法和粒径仪考察脂质体包封率、粒径分布、稳定性,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透析法测定其释放性质。所制备的奥曲肽靶向脂质体外形圆整,粒径略小于100 nm,药物包封率约100%,48 h释放约20%;与阿霉素普通脂质体相比,提高了对生长抑素受体表达阳性的NCI H-446细胞的毒性及其阿霉素摄取量。本实验表明,乙醇注入、硫酸铵梯度及后插入法可应用于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脂质体奥曲肽靶向的修饰。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mPEG-PLA)(50/50)作为载体,制备银杏内酯B(GB)聚合物胶束(GB-mPEG-PLA)。采用乳化-溶剂挥发制备GB-mPEG-PLA溶液,再冷冻干燥保存,并对制得的GB-mPEG-PLA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与分布和胶束形态等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GB-mPEG-PLA的体外释放。所制得的GB-mPEG-PLA载药量为7.5%,包封率为82.2%,平均粒径为74.5 nm;扫描电镜显示胶束为类球形;GB-mPEG-PLA释放曲线显示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PEG-PLA胶束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纳米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6.
通过纳米晶技术将难溶性药物姜黄素制备成方便给药的口服纳米晶固体制剂,以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得到两种稳定的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处方,稳定剂分别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1),以及吐温80;通过流化床底喷包衣工艺将姜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一种应用于共载基因和化疗药的硫辛酸(LA)修饰的非内吞机制进入细胞的固有无序正常蛋白-细胞质定位的内化肽6(CL)的纳米复合物(LA-CL),并考察其对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胞摄取情况,以及体外释放规律。方法 以不同比例(2.5%、5%、10%、20%)半胱氨酸作为交联剂,合成四种不同交联度的LA-CLss (LA-CLss1, LA-CLss2,LA-CLss3, LA-CLss4),利用1H-NMR和凝胶色谱鉴定合成的LA-CLss。取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lasmid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pEGFP) 和LA-CLss以不同氮磷比(N/P)(2.5, 5, 10, 20, 40, 80)自组装形成纳米复合物,粒度测定仪测定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载体LA-CLss对pEGFP的包裹能力以及保护作用。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载多西他赛的载药胶束,并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用LA-CLss/ pEGFP纳米复合物与人胚肾HEK293细胞共同培养,考察不同交联度复合物的细胞转染情况。结果 通过核磁结果确定LA-CLss合成成功;在N/P=40时,HEK293细胞对LA-CLss3/ pEGFP的转染效率高于其他四种 复合物(LA-CLss, LA-CLss1,LA-CLss2, LA-CLss4)。超声乳化法制备的载药胶束包封率为85.25 ± 0.04%,载药量为8.81 ± 0.02%。细胞摄取结果表明该载体可以有效地将基因递送进细胞内。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该多肽胶束具有还原性条件敏感释药行为。结论 制备的LA-CLss纳米复合物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共载基因和化疗药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优化姜黄素纳米晶注射液(curcumin nanocrystalline injection)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而提高姜黄素溶出速率及体内生物利用度.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晶,以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其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此外,通过桨法对不同粒径药物溶出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