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6)
目的探讨胰腺癌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术前经过MSCT增强扫描且经病理切片确诊的原发性胰腺导管细胞癌患者80例。根据CT征象对癌患者进行胰周血管受累分级和周围组织侵犯情况评价,并分析MSCT征象表现的胰周血管受累分级、周围组织侵犯与肿瘤部位、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微血管密度、病理分型、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链糖原(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关系。结果胰腺癌胰周血管受累与微血管密度、AJCC分期、VEGF、CA19-9、MMP-2有关(P<0.05),与肿瘤部位、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无关;胰腺癌周围组织侵犯与血管密度、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VEGF、CA19-9、MMP-2有关(P<0.05),与肿瘤部位、肝脏和淋巴以外的转移、病理分型无关。结论胰腺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征象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有助于胰腺癌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90例COPD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45例,分别进行常规辐射剂量和低辐射剂量扫描,常规组男性、女性患者有效剂量分别为(3.92±0.81)、(4.95±0.57)mGy,低剂量组分别为(0.66±0.07)、(0.81±0.06) mGy,对照分析其图像质量.结果 两组CT图像显示段及亚段支气管、肺门及纵膈血管、小结及纤维化效果均为优良.结论 COPD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时,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及冠脉造影对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的评价作用。方法33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前常规冠脉造影检查,手术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手术后1 a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并于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复查后1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33例患者共行冠脉搭桥101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能够成功显示99支,显示率为98.02%。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其对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狭窄和阻塞评价敏感度达100%。结论应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简便、无创,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张结肠充气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结肠癌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手术证实的结肠癌患者32例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横轴位结合多平面重组(MPR)图像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MSCT对结肠癌术前T分期、术前N分期、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63%(29/32),84.38%(27/32),100%(4/4),以及90.63%(29/32),均与手术病理一致(kappa:0.807,0.673,1,0.803;均P<0.01).结论:结肠癌MSCT表现与手术病理之间具有较强一致性,可作为治疗前评估分期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磨玻璃病变的早期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经过手术或者穿刺活检证实的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132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后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 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以及容积成像法(volume rendering,VR)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不同后处理技术的征象。结果:MPR、MIP及VR以及联合重建处理后,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病灶平均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处理技术在结节边缘形态(光滑)及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与单一后处理技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处理技术在结节边缘形态(不规则毛刺、棘状突起)、病灶形态(圆形/椭圆)、瘤肺界面(清楚、模糊)及邻近结构改变(血管集束征)与单一后处理技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GGN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三者联合>MPR>MIP>VR。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结合MPR、MIP以及VR等重建后处理技术对早期GGN的定性诊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对于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造影在肺癌血液供应的显像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23例正常患者的CT胸部扫描图像进行研究.以肺癌患者为实验组,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多层螺旋CT获得胸部扫描原始图像,分析时用VR、MPR、MIP进行CTA重建.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得出肺癌血液供应与BA、PA形态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A向肿瘤方向有明显增多增粗,74例实验组肺癌患者患侧与对照组BA相比,肺癌患者患侧BA明显增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患者患侧BA总截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左侧总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对于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造影,对于肺癌血液供应的显示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