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纯硬膜外腔止痛(EA)及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两种术后止痛模式镇痛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1000例下腹部手术病人,ASA Ⅰ~Ⅲ,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0例,硬膜外穿刺范围T11-T12至L3-4’,手术结束后EA组硬膜外腔注入M加Dr10ml(含吗啡2mg加氟哌利多1mg);PCEA组行硬膜外PCA:配方0.01%吗啡加0.1%布比卡因,负荷量5ml,持续量2ml/h,PCA量2ml,锁定时间:10分钟,镇痛时间24小时,观察两组VAS评分、病人镇痛满意度、吗啡用量和副作用。结果 两组均取得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但PCEA组的VAS评分及副作用均低于ER组。结论 PCEA和EA都是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PCEA用药更合理、镇痛理想、并发症更少,但价格较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复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PCEA均用罗哌卡因17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A组加新斯的明2 mg,B组加新斯的明3 mg,C组加吗啡4 mg,D组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循环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48 h内各记录时点的VAS评分均比B、C、D 3组高.4组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C组术后瘙痒的发生率(26.7%)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罗哌卡因178 mg PCEA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的镇痛效应与单加吗啡4 mg相当,而副作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3.
魏爱华 《河北医药》2002,24(9):724-725
目的 比较手术前期和术毕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 ,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 ,以找出较合理的给药模式。方法 将 4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 2 0例 ) ,手术前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B组 ( 2 0例 ) ,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两组注射的吗啡剂量相同 ,PCEA的吗啡浓度及给药模式设置两组相同。观察两组 2 4h、48h的PCA按压次数 (D1 )与实际有效次数 (D2 )、视觉模拟评分 (VAS)、舒适度评分 (BC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AS评分 ,A组优于B组 ( P <0 .0 1) ;BSC评分 ,A组优于B组 (P <0 .0 5 ) ;D1 D2 比值 ,A组小于B组 (P <0 .0 1)。这与吗啡镇痛效应的出现和术后局麻药平面消失的时差衔接较好有关。结论 手术前期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接PCEA为一种较合理的给药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开胸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全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 6 8例采用肌注镇痛法 (哌替啶 1mg/kg) ;B组 5 3例实施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芬太尼 0 0 2 μg/L +氟哌利多 0 0 5 μg/L) ;C组实施PCEA(0 12 5 %罗哌卡因 +芬太尼 0 0 0 2 μg/L)。统计各组术后 12、2 4、4 8、72h各时点的静息疼痛强度 (R VAS)和咳嗽时疼痛强度 (C VAS)以及 5 0 %疼痛缓解率 ,记录不良反应和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R VAS值 :A组 >C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C VAS值 :A组 >C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A组 5 0 %疼痛缓解率明显小于B、C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C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A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开胸术后实施PCEA能明显缓解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术后保留硬膜外管行PCEA).观察组,首量:氯胺酮20mg 0.5%布比卡因3m1 0.9%生理盐水3ml;PCEA镇痛液配方:氯胺酮80rag 0.5%布比卡因25ml 氟哌啶2mg 生理盐水至100ml.对照组,首量:吗啡1.0mg 0.5%布比卡因3ml 0.9%生理盐水3ml;PCEA镇痛液配方:吗啡5mg 0.5%布比卡因25m1 氟哌啶2mg 生理盐水至100ml.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P>0.0 5),但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低.结论 本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徐萍 《哈尔滨医药》2003,23(6):17-17
随着社会的进步 ,剖宫产产妇迫切要求术后镇痛。我院自 2 0 0 2年以来对 86例要求术后镇痛的产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愿要求 PCEA的初产妇 86例为观察对象 ,而未采用 PCEA的初产妇 86例为对照组。1.2 镇痛方法 :PCEA组 :手术结束时将 PCA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并开始给药 ,配方为 0 .75 %布比卡因 10 m l,芬太尼0 .3mg,氟哌啶 5 mg,加生理盐水至 6 0 m l,速度为 2 ml/ h。对照组 :术毕拔管 ,手术当晚自觉疼痛时给予肌注哌替啶 5 0~10 0 mg。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术后不同负荷剂量吗啡对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吗啡负荷剂量分别为A组:0.5mg,B组:1.0mg,C组:1.5mg,D组:2.0mg。镇痛泵混合液采用0.2罗哌卡因+布托啡诺8mg+托烷司琼10mg+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记录各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及追加按压次数,电子镇痛泵PCA泵中自动记录进药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B、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D组(P<0.05);B、C组用药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行硬膜外镇痛时吗啡负荷剂量为1.0mg、1.5mg的镇痛效果比其负荷剂量为0.5mg、2.0mg时效果好,但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差别。  相似文献   

8.
牛富国  任炜  崔峰  赵馨 《河北医药》2012,34(4):501-502
目的 研究下腹部术后,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联合吗啡、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 36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180例:A组硬膜外给予0.10 μg/ml舒芬太尼+吗啡0.01 mg/ml+ 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B组硬膜外给予1.00 μg/ml芬太尼+吗啡0.01 mg/ml+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比较术后0.5、1、4、8、16、24、48 h2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0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记录镇痛质量、PCEA情况以及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VAS评分、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吗啡、甲磺酸罗哌卡因可用于术后PCEA,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硬膜外给予芬太尼联合吗啡、甲磺酸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切皮前应用氯胺酮在硬膜外腔中的超前镇痛作用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氯胺酮组在手术开始前于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30m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两组均行PCEA吗啡镇痛。记录疼痛出现时间,术后4、8、12、16、24小时VAS评分,24小时镇痛药液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氯胺酮组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16小时及24小时两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小时内吗啡消耗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切皮前硬膜外腔应用氯胺酮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可加强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谢锋 《江苏医药》2012,38(12):1454-1455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下肢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B组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1mg/kg;C组术前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三组术后均行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记录术后VAS疼痛评分、感觉疼痛时间、PCEA用药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间PCEA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疼痛开始时间明显延迟,PCEA用量减少(P<0.05),不良反应减少.结论 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超前镇痛作用,能降低术后患者对PCEA镇痛药的需要量,从而减少吗啡PCEA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静脉镇痛(PCM)与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200例上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J组和Y组,接受PCA治疗,J组使用静脉镇痛泵,Y组使用硬膜外镇痛泵。J组镇痛液为氯诺昔康40mg 吗啡8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至100ml;Y组镇痛凌为0.75%布比卡因20ml 吗啡6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至100ml。结果 J组与Y组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胸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与传统的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 8例在全麻下行贲门癌或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肌注哌替啶组 (A组 )和病人自控镇痛PCA组 (B组 )。A组病人术后感觉疼痛时肌注哌替啶镇痛 ;B组携带镇痛泵 ,由病人或家属自控镇痛。术后 1、8、2 4、72h进行随访并记录镇痛评分 (VAS)等 ,术后 1周随访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B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 (P<0 0 5或P <0 0 1)。术后 1周肺部并发症A组为 14例 ,而B组仅 2例 (P <0 0 1)。结论 PCA镇痛效果明显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 ,优于传统的哌替啶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50例.术后均采用PCA泵进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A组:负荷剂量为吗啡2mg+布比卡因10mg+0.9%氯化钠溶液共5ml,PCEA泵内药物配方为吗啡5mg+布比卡因150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ml;B组负荷剂量为右美托咪啶0.5μg/kg+地佐辛2mg+布比卡因10mg+0.9%氯化钠溶液共5ml,PCEA泵内药物配方为右美托咪啶1.5μg/kg+地佐辛7.5mg+布比卡因150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ml.手术结束前10 min通过硬膜导管注射负荷剂量后连接PCEA泵进行镇痛,背景输注速度为2ml/h,单次按压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到术后42 h,维持视觉模拟评分≤4分,当PCEA失败后,硬膜外注射吗啡2mg进行补救镇痛.在术后4、8、24、42 h时评估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及硬膜外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CA泵内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CA按压次数明显降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术后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降低,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尿潴留、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耒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时,临床效果好,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中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对照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吗啡用量。方法 选择胃癌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三组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A组(试验组)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B组仅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C组(对照组)未用超前镇痛。三组术后均采用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的BP、RR、HR、SPO2、VAS(疼痛评分)、吗啡用量。结果 A组在4个时间点VAS均为最低,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6h、12hB组与C组VA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4h、48h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PCEA(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吗啡累积消耗量在4个时间点均为最低,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的吗啡累积消耗量在4个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为胃癌根治术患者达到满意的超前镇痛,并且尽量减少术后吗啡及其它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使用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发挥外周及中枢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小剂量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费用。方法将188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2例,小剂量吗啡1.5-2mg单次硬膜外注射,对照组B组106例,吗啡4mg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A、B两组术后1h、4h、12h、24h、48h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并比较A、B两组的镇痛费用。结果术后48h内两组镇痛均有效(VAS<4),术后1h、4h、12h、24h镇痛效果A组与B组无差异(P>0.05),术后48h镇痛效果B组优于A组(P<0.05),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P<0.05);费用B组是A组的4倍,经济性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小剂量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术后镇痛有效,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方法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和静脉联合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20例,随机分为I、II、III组,I、III组术毕经硬膜外腔给予吗啡1mg+甲氧氯普胺10mg+生理盐水至5ml;I组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用药为吗啡4mg+甲氧氯普胺30mg+生理盐水至100ml;II组手术结束前给予负荷量芬太尼0.1mg静脉注射,术后静脉镇痛(PCIA)用药为芬太尼0.015mg/kg+甲氧氯普胺30mg+生理盐水至100ml;III组术后PCIA为芬太尼0.01mg/kg+甲氧氯普胺30m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记录各组术后4h、8h、16h、24h、32h的疼痛VAS评分和镇痛泵按压(PCA)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I组、III组镇痛效果好,II组比I组、III组稍差,I组、II组副作用与III组比明显增多(P<0.05)。 III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最低,用药量小,副作用少。结论:联合镇痛能达到镇痛目的,起到阶梯用药的作用,减少用药量,减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罗哌卡因伍用哌替啶、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A组)、复合吗啡(B组)和复合曲马多(C组),各30例,分别于用药后4、8、24和48h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SpO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B组有3例发生瘙痒,C组53%的患者出现多汗;三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5.6%、51.0%和54.3%,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9.0%、54.6%、57.6%。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而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能获得平衡镇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术前硬膜外应用氯胺酮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氯胺酮对术后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9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实验组在术前行氯胺酮30mg注入硬膜外腔,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两组术后均行PCEA镇痛,记录疼痛出现的时间,术后3、6、9、12、16、24小时VAS评分,24小时镇痛液的用药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16小时及24小时两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小时内吗啡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硬膜外腔应用氯胺酮能加强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曲马多、芬太尼、吗啡不同配伍在术后病人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 :采用多组比较、对照实验 ,观察镇痛效果。结果 :(1) 4组病人首次 2 4 h PCEA用药量相似 (P >0 .0 5 ) ;(2 )镇痛效应 :VAS评分及总按压数 /实进值为A组≈ B组≈ C组 相似文献   

20.
胸科手术后几种镇痛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静脉PCA法、硬膜外PCEA法和静脉PCA复合硬膜外法三种方法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术毕静脉推注芬太尼0.1mg,续行PCA,配方为芬太尼20μg/kg,稀释至100ml,2.0ml/h。B组术毕硬膜外给予0.125%布比卡因10ml 吗啡2mg,静脉给予推注芬太尼0.1mg,续以静脉PCA,配方同A组。C组则予0.125%布比卡因10ml 吗啡2mg硬膜外给药后接镇痛泵,将镇痛复合液0.125%布比卡因200ml复合吗啡4~5mg以4.0ml/h的速度注入硬膜外,分别于术后2、6、12、24、36、48小时观察患者疼痛和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 B组和C组在各时点的VAS评分较A组低,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B组又高于A组。各组均未见明显嗜睡现象。结论 硬膜外0.125%布比卡因伍用5mg吗啡PCEA用于胸科术后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