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螺旋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宁芬  张又祥  邓礼  肖雪  陈英  于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888-389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螺旋CT表现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确诊的HIE患儿的螺旋CT资料及临床资料,两者分度间行一致性分析。结果:97例中,临床分度轻度30例,中度59例,重度8例;CT检查5例未见异常,CT分度27例轻度,54例中度,11例重度。新生儿HIECT征象主要为颅内大小不一的低密区、脑室受压变形及各种类型的颅内出血。CT分度和临床分度存在一定一致性。结论:螺旋CT头颅检查在HIE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和临床疾病严重程度(简称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HIE患儿105例,均进行头颅CT扫描和临床诊断分度.结果:CT扫描显示,105例患儿中轻度45例(42.9%)、中度56例(53.3%)、重度4例(3.8%),其中合并颅内出血69例.临床诊断轻、中、重度分别为39例(37.2%)、62例(59%)及4例(3.8%).CT与临床诊断在轻、中、重度患儿中略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头颅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HIE及协助HIE临床分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130例新生儿HIE临床分度轻度45例、中度52例、重度33例;CT分度轻度28例、中度56例、重度46例。结论在评估新生儿HIE时,应根据临床分度与CT分度综合分析。及时治疗围产期缺氧因素是预防新生儿HIE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HIE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HIE轻度14例,中度25例,重度6例,合并颅内出血9例。结论: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虽然不完全符合,但有很好的一致性,颅内出血病例随CT分度增大而增加,CT能明确HIE病变部位、范围,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及出血类型,对HIE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分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46例住院HIE患儿于生后4~8 d行头颅CT检查,其中33例分别于生后1、3、6个月行1~3次CT随访。对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生后4~8 d CT表现为不同程度脑白质低密度影的患儿,1~6个月复查有11例表现为脑软化灶和(或)脑萎缩。7例临床分度为轻度的患儿CT表现为正常(7/46),11例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符(11/39)。39例头颅CT异常者中,合并颅内出血者2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1例,生后1~6个月复查,21例SAH均完全吸收。结论:生后早期CT改变不宜判断HIE的预后,CT分度与临床分度有一定的差异性,SAH是最常见的并发症,SAH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收集我院儿科1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头颅CT资料,以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1对象140例新生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临床分度按1996年10月杭州会议制定标准,其中临床表现轻度90例,中度38例,重度12例;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螺旋CT表现与特点,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258例HIE病例进行螺旋CT检查,将其CT表现特征进行归纳,并作CT分度。结果258例HIE中,结合文献按受累脑叶范围分轻、中、重度,其中轻度139例,中度62例,重度57例。结论HIE的CT表现颇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及新生儿正常影像学表现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分度。  相似文献   

8.
卢国君 《华西医学》2009,(11):2895-289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方法:对54例HIE患儿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分度为轻度21例,占38.9%(21/54);中度24例,占44.4%(24/54);重度9例,占16.7%(9/54)。CT分度为轻度25例,占46.3%(25/54);中度18例,占33.3%(18/54);重度11例,占20.4%(11/54)。结论:CT对明确HIE的范围、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后遗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UCAI)在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240例,计算Truelove-Witts分度和UCAI,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240例Truelove-Witts分度分为轻度组78例,中度组57例,重度组105例。依据UCAI值判定轻度活动127例,中度活动16例,重度活动97例。240例UCAI与Truelove-Witts分度符合率为轻度组97.43%、中度组21.05%、重度组81.90%。UCAI与Truelove-Witts分度的符合率与疾病活动程度存在关联,轻度和重度患者二者的关联明显增加。结论 UCAI可用于轻度和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脑部CT和MRI检查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分析88例临床确诊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脑部CT和MRI表现,分析脑部病变与患者血压改变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脑损害部位分布于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区、基底节区和小脑半球,以顶枕叶受累为主,呈多发、大致对称分布的斑片状病灶,CT表现为低密度,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CT和MRI均未见出血。根据头颅影像学有无脑损害分为阳性组(40例)和阴性组(48例);患者高血压分级:阳性组1级高血压(轻度)6例,2级高血压(中度)14例,3级高血压(重度)20例;阴性组1级高血压(轻度)8例,2级高血压(中度)18例,3级高血压(重度)22例,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高血压分级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虽然没有抽搐症状,但脑损害可能已经存在,高血压程度不能预测脑损害;影像学早期诊断子痫前期脑损害对临床有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脓毒症患者不同病程阶段血浆样本,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收集血浆时患者是否符合ARDS诊断分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即对照组)与ARDS组。ARDS组根据柏林ARDS诊断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ARDS重度患者临终前再次采集血浆样本,纳入ARDS临终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样本的SP—D水平,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RDS轻度组的SP—D的血浆水平高于SIRS组(0.723±0.153rig/ml比0.510±0.187ng/ml,P〈0.05);随着ARDS病情加重,血浆SP—D水平呈进行性升高(ARDS轻度组比中度组0.723±0.153.g/ml比1.043±0.198ng/ml,P〈0.05;中度组比重度组:1.043±0.198ng/ml比1.343±0.186ng/ml。P〈0.05)。临终组较ARDS重度组,SP—D水平无显著差异(1.343±0.186ng/ml比1.398±0.216ng/ml,P〉0.05)。血浆SP—D水平Pa02/FiO2呈负相关(r值为-0.436,P〈0.05),与AaDO2、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4、0.321和0.453,P〈0.05)。结论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浆SP—D水平有助于脓毒症所致ARD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评价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例临床和影像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后出血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显示分为0~Ⅱ度。将患者临床状态进行NIHSS评分,并与SWI评价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有16例(76.2%)发生自发性梗死后出血,其中11例(68.8%)发生于亚急性期,重度出血4例(25.0%),中度出血5例(31.3%),轻度出血7例(43.8%);重度出血与临床NIHS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s=0.765,P=0.001)。有14例(66.7%)显示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21例中Ⅱ度显示者10例(47.6%),Ⅰ度4例(19.0%),0度7例(33.3%),其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技术可以敏感、客观地评价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出血及侧支循环情况,有望成为脑梗死患者病情预测与治疗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不同辅助检查对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本组轻度1,2-DCE中毒性脑病2例,中度3例,重度7例;重度病例中死亡4例,治疗无效1例。重度病例的血液学检查可出现更多的异常项目;脑电图检查因病情不同呈现轻重不等的异常结果,是本病脑功能和预后评估的一个敏感方法;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和头颅CT早期出现弥漫性脑组织肿胀是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表现;头颅MR对本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更大价值,并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脑水肿。结论:不同的辅助检查方法对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不同的价值,综合分析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更有效地指导本病的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4.
汤易  刘影 《磁共振成像》2013,4(3):185-19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在早产儿、足月儿中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搜集HIBD患儿40例,早产儿、足月儿各20例。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10 d内行T1WI、T2WI、FLAIR、DWI、SWI序列扫描。分析图像,区分每例主要损伤类型,统计分析胎龄、窒息程度对损伤类型的影响。结果基底核团损伤15例(早产儿8例,足月儿7例),多见于早产、足月重度HIBD患儿。单纯室周白质缺血性损伤9例(早产儿7例,足月儿2例),见于早产、足月轻-中度及重度HIBD患儿。室周出血性损伤5例早产儿,见于轻-中度及重度早产HIBD患儿。皮层及分水岭区白质损伤7例足月儿,见于足月产轻-中度HIBD患儿。弥漫性损伤4例足月儿,见于足月重度HIBD患儿。胼胝体损伤15例(早产儿7例,足月儿8例),可见于早产、足月及轻-中度、重度HIBD患儿。脑干、小脑及海马损伤共7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4例),见于重度HIBD患儿。结论 HIBD患儿胎龄、窒息程度不同,MRI表现出典型的损伤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血管增强成像(ClarifyvE)技术对椎动脉近端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为诊断标准,分析脉冲多普勒(Pw)和Oa~ifyVE诊断椎动脉近端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67例椎动脉近端不同程度狭窄患者,DSA或CTA诊断椎动脉轻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34例,重度狭窄29例。PW诊断椎动脉近段狭窄的符合率为91.0%;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在轻度狭窄中分别为91.7%、98.5%,中度狭窄中分别为91.4%、79.4%,重度狭窄中分别为89.6%、94.1%。ClarifyVE诊断椎动脉近段狭窄的符合率为92.0%;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在轻度狭窄中分别为80.3%、97.1%,中度狭窄中分别为94.1%、81.3%,重度狭窄中分别为93.1%、98.1%。结论ClarifyvE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斑块及残余管腔,可快速有效诊断椎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MRI评价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MRI表现,分为水肿型和坏死型。按照MR严重程度指数(MRSI)评分,分为轻度(0-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分析其肝功能指标(ALT和AST),并与MRSI比较。结果在64例AP中,56例为水肿型,8例为坏死型。坏死型AP AIT、AST升高的发生率均为100%,明显大于水肿型的55.4%(ALT)和60.7%(AST)(分别为P=0.014,P=0.027)。在MRSI上,轻、中、重度APALT和AST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48.8%和53.5%、73.7%和78.9%,以及100%和100%。随MRSI评分的增加,肝功异常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坏死型AP所伴发的肝脏功能受损,但MRSI尚不能作为预测AP肝脏功能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对早期肝硬化诊断的价值。方法:将48例CT诊断早期肝炎后肝硬化组及96例慢性肝炎分轻、中、重组行肝脏穿刺活检。活检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素(HE)、网状纤维Gomori法、范基森(VG)、结缔组织Masson三色法染色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与临床及CT影像特征相对照。结果:CT检查提示早期肝硬化病理检查结果仅6例符合(6/48,12.5%)。慢性肝炎轻、中度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各为85.7%(36/42)、75%(36/48)。但两组不符合部分仅为轻-中度之间的交叉。慢性肝炎重度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6/6)。CT肝脏形态缩小的影像特征,与肝组织病理学纤维化指征符合率达100%。与无肝缩小征象组对照,无一例符合。结论:CT肝脏形态缩小是早期肝硬化的较可靠诊断依据。慢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符合率高,如非必要,可免将肝活检用于慢性肝炎的常规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8.
血清S-100β蛋白检测在肺性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在肺性脑病患者中的浓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32例COPD无呼吸衰竭者,14例并发呼吸衰竭无肺性脑病者为病例对照组,22例肺性脑病患者为病例组,肺性脑病组分为轻型(9例)、中型(7)、重型(6例)3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中S-100β蛋白平均值:肺性脑病组(15.79±7.56μg/L)和COPD并发呼吸衰竭无肺性脑病组(11.20±4.68μg/L)显著高于COPD不并发呼吸衰竭组(7.45±4.40μg/L)和正常对照组(5.46±3.22μg/L)(P0.05)。肺性脑病中,中型(18.18±5.19μg/L)和重型(21.64±9.56μg/L)显著高于轻型(10.03±2.15μg/L)(P0.05),重型和中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S-100β蛋白有助于了解有否发生脑损害并且有助于反应脑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S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怀疑或诊断冠心病的104例患者行128层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TA)并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有意义(50%)的患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数字减影检查(DSA),并与CTA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CTA未见明显狭窄,42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9例重度狭窄及闭塞,共检出30例(28%)心肌桥;47例患者行导管法DSA,共检出9例(19%)心肌桥,其中6例患者CTA评价狭窄程度较DSA偏轻。结论:128层螺旋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