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治疗中,改良的三腔两囊管插管方法及预防插管后相关性肺炎。方法选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2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常规插管法放置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及未采取措施预防插管后肺炎,B组(62例)改良式插管法及采取措施预防插管后肺炎。结果A组一次成功率60.0%,插管后肺炎发生率30.0%;B组一次成功率93.5%,插管后肺炎发生率9.6%。结论改良插管法是“人性化”的操作方法,成功率高、快捷、安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插管后肺炎,可显著降低插管后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应用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20例和传统组20例.改良组采用左侧卧位和插管时吸服去甲肾上腺素盐水.传统组按常规插管法.观察两组置管时间的差异、插管成功率.结果 改良组与传统组在置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不适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能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插管成功率,达到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套扎前应用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20例和传统组20例,改良组采用左侧卧位和插管时吸服去甲肾上腺素盐水,传统组按常规插管法,观察2组置管时间的差异和插管成功率.结果 改良组与传统组在置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不适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能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插管成功率,达到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简易肛管排气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叶 《护理研究》2004,18(5):883-88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来势凶猛,危及病人的生命,而及时采用三腔二囊管进行食管、胃底气囊填塞术是一项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为探讨三腔二囊管改良牵引法止血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及病人的痛苦程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采用三腔二囊管常规法与改良法的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改良操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采用三腔二囊管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观察组采用内置沙氏导丝作为支撑的改良插管。结果:两组患者出血控制疗效、气囊破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痛苦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置沙氏导丝作为支撑,是一种可行的三腔二囊管改良插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鼻塞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用青霉素瓶瓶塞固定三腔二囊管作牵引压迫止血,与传统悬吊及胶布固定三腔二囊管作牵引压迫止血两组相对照.结果改良后与传统两组固定方法,在止血效果、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鼻塞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具有止血效果好、取材方便、简便易行的优点,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应用思他宁与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思他宁0.25mg静脉注射,继之0.25mg/h持续静点48h(治疗组);垂体后叶素3U/h,持续静点48h,并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87%,对照组为8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经济情况较好的患者,思他宁可作为首选的止血方案,对经济情况一般的患者。垂体后叶素与三腔二囊管联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气囊放气润滑改良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不能主动吞咽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不能主动吞咽患者,在三腔二囊管置管期间采用改良后气囊放气润滑方法。结果本组27例患者,三腔二囊管置管时间3~6 d,无1例发生消化道黏膜损伤及误吸的发生。结论改良气囊放气润滑方法能有效避免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过程中,消化道黏膜损伤及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急诊硬化治疗术后仍持续出血的再次内镜下处理。方法:5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首次硬化术后仍出血不止或于1周内再次大出血患者,插入二腔一囊管后牵拉,再次进行硬化或(和)组织黏合剂黏堵治疗。结果:再次硬化治疗41例,黏堵加硬化治疗11例,无效转外科手术1例,死亡2例。急诊止血率为94.2%。发生较重并发症7例。结论:内镜下反复硬化或(和)黏堵治疗是控制难治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首选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死亡率高达35%~50%[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一直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3],常用于紧急时暂时性止血,并作为其他介人治疗的术前应用,其止血率可达到95%[4]。传统的插管方法,由于三腔二囊管管身软,操作时间长、对患者刺激性强,常因其不配合、无法下咽等导致插管失败或加重出血。近年来,为提高三腔二囊管置管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护理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置管目的、配合体位、置管方法、固定方法及护理要点综述如下。1置管的目的置入三腔二囊管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止血。肝硬化失代偿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时,常因起病急、出血量大,危及患者生命。而内科应用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技术仍然是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2配合体位2.1平卧位传统的置管体位为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操作者立于患者右侧插管。2.2左侧卧位患者取左侧卧位,头稍向前屈,操作者立于患者左侧插管。其优点是:任国珍[5]报道,患者喉头的位置向左前移位,左侧的会厌壁呈水平位,掩盖左侧梨状窝,右侧会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应用造影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需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插管及胃管内置造影导丝引导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影导丝引导留置胃管可提高昏迷患者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位在失血性休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高频超声定位和体表定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以及误穿动脉、血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75.0%,观察组为9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穿刺置管时间为(267±37)s,观察组为(216±33)s,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8例误穿颈内动脉,观察组无一例误穿动脉(P〈0.05)。结论高频超声定位下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优于体表定位下的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聚氨酯鼻饲管与硅胶鼻饲管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鼻饲中一次置管成功率及舒适度情况。方法将8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聚氨酯鼻饲管插管鼻饲,对照组患者给予硅胶鼻饲管插管鼻饲。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0.5%,对照组为60.5%,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置管所需时间为(12.2±2.3)min,对照组为(15.6±2.5)min,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插管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聚氨酯鼻饲管较硅胶鼻饲管更适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置管一次成功率高、置管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参与PICC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将2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PICC管理由护士进行,观察组患者PICC管理为护士主导下护患共同参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7,P<0.001);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破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为基础的患者参与PICC安全管理的方法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洪楚云  苏真娇  王蔚  赵灵 《全科护理》2014,(13):1158-1159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的吸痰方式和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浅层吸痰(吸痰管超过气管导管前端1 cm),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开放式吸痰(即吸痰管插入气管遇到阻力后上提0.5 cm ~1.0 cm 后吸引),比较两组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 2)、心率(HR)、呼吸频率(R)、潮气量(VT)、平均气道压(Pmean)的变化以及对气道黏膜的损伤等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病人采用密闭式浅层吸痰后引起呼吸循环变化幅度及气道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行密闭式浅层吸痰能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及吸痰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16.
黄剑  黄卫  韦素珍 《全科护理》2013,11(17):1597-1598
[目的]观察两种胃管固定方法对鼻压疮的影响。[方法]将留置胃管的3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法,观察两组病人鼻黏膜局部受压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鼻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时间留置胃管的病人运用改良胃管固定方法能有效降低鼻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口服中毒患者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寻求有效降低洗胃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确保洗胃效果及患者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对照组,2013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洗胃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QCC活动步骤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洗胃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选择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10-11,14
目的提高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1990年6月至2005年6月昏迷患者189例,患者选择不同方法留置胃管并进行效果评价,所得有效计数资料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单纯昏迷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法(χ^2=17.43,P〈0.01);对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伴拔出部分气管套管法(χ^2=15.92,P〈0.01);对昏迷伴舌后坠的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拉舌法(χ^2=19.71,P〈0.01);对昏迷伴咽喉部水肿的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不锈钢螺纹法(χ^2=4.84,P〈0.05),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插胃管操作方法。结论改良留置胃管左侧卧位优于常规留置胃管法,提高了插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了对患者的刺激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奠定了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杜华 《全科护理》2014,(31):2893-2895
[目的]评价 Site-Rite 5型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肿瘤病人肘部血管条件良好者作为对照组(85例),差者为观察组(5 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盲穿式PICC置管法,观察组采用 Site-Rite 5型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 PICC 置管。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以及术后组织损伤、机械性静脉炎、血栓、误入动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损伤、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误入动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te-Rite 5型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置管成功率高、术后总体并发症低于常规盲穿式PICC置管法,但存在误穿动脉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管在高龄老年粪便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生命征平稳的粪便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胃管进行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肠道冲洗器进行保留灌肠,比较其疗效。结果:试验组药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耐受性及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胃管在高龄老年人粪便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灌肠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