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丁苯肽或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丁苯肽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75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予rt-PA治疗)和丁苯肽组(予rt-PA联合丁苯肽治疗)及尤瑞克林组(予rt-PA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各2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1个月采用NIHS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14d、1个月丁苯肽组及尤瑞克林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丁苯肽组及尤瑞克林组NIHSS评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联合丁苯肽或尤瑞克林较单用rt-PA能更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丁苯肽与尤瑞克林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及尤瑞克林对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2例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活血化瘀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和21d血清P-选择素水平,并测定21例正常对照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OBS患者治疗前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后7d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治疗组在治疗后7d P-选择素水平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21d下降更加明显(P<0.01)。两组之间相比,治疗前血清P-选择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尤瑞克林治疗组下降明显,治疗后7d(P<0.05),治疗后21d(P<0.01)。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选择素在TOBS患者中发病后升高,治疗后逐渐出现下降,尤瑞克林可降低血清P-选择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轻、中度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轻、中度基底尖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软胶囊口服,疗程为14d.采用NIHSS评分与BI评分评价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两组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BI评分则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轻度中度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颅超声溶栓联合巴曲酶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颅超声溶栓联合巴曲酶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经MRI证实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人,巴曲酶首次应用剂量为10BU,另两次为5BU,隔日1次,共3次.使用前用250ml生理盐水稀释,静滴1h以上,应用超声溶栓治疗仪(频率800kHz,0.75W/cm.脉冲超声)治疗,2次/d,20min/次,共21d.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3周,用NIH-NINDS中风评分量表评分,经颅超声加巴曲酶治疗前得分9.33±1.46,治疗后7.67±1.89,即经颅超声加巴曲酶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最显著,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巴曲酶联合经颅超声溶栓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07—2016?10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6)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n=36)应用常规综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90.1±1.4)分,高于对照组的(76.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60例基底动脉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第1、2、3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基底动脉间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与分析尤瑞克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1∶1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0例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疗程14d,随访3m.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3m,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用Barthel指数(BI)评分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3m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但尤瑞克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3m BI评分较14d时均有所改善,但尤瑞克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尤瑞克林可明显改善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7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巴曲酶组,2组均采用巴曲酶注射液(10BU、5BU、5BU)静滴,隔日1次,共3次.联合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共14d;巴曲酶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依达拉奉.2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定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临床显效率(63.16%)明显优于巴曲酶组(39.47%)(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P<0.05);治疗组治疗30 d后HIHSS评分(3.83±1.08)明显优于对照组(7.85±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3—2015-08确诊的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尤瑞克林组、纤溶酶组和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尤瑞克林组采用尤瑞克林粉针剂进行治疗,纤溶酶组采用纤溶酶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14d后对比4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用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120例脑梗死的患者分为联用组(巴曲酶加依达拉奉),依达拉奉组,巴曲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 IB)的变化。结果联用组治疗后各时期E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d及90d显著高于巴曲酶组和依达拉奉组(P<0.05);联用组的显效率在90d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21d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联用组及巴曲酶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用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首日应用东菱克栓酶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以后隔日用5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连用3次为一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49±6.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7±6.54)分(P〈0.05);治疗组有效率8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P〈0.05)。结论 东菱克栓酶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5例采用东菱迪芙10BU隔日静滴,共3次为治疗组,另25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5d、10d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5d、10d血浆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红细胞比积(HCT)。结果治疗组病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巴曲酶速控频发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我们应用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曾发现该药能迅速控制频发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s)。本文目的是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与传统常规用药)研究,观察该药是否确实能速控频发TIAs。总数为55例患者,根据TIAs患者的性别、年龄、严重程度,将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治疗组及传统常规治疗组。入院后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即予以治疗,观察及记录其发作终止之时间。结果为巴曲酶组有68.97%病人在3日内发作控制,而对照组仅19.23%,差异非常显著(X2=13.921,P<0.01)。表明巴曲酶确能迅速控制频发的T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51例,随机分为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组(24例)和大剂量延长疗程组(27例),观察两组治疗后7天及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大剂量延长疗程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14天ESS评分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但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差别。各组治疗后7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巴曲酶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内皮素(ET)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发病〈24h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以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分为轻症组、重症组,每组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巴曲酶治疗绀,均于发病当天即给予治疗,并于发病24h,第3d、7d、14d测血浆NSE、ET水平,同时比较其疗效。结果 TIA发生后24h即出现NSE、ET水平升高,第3d升高更明显,至第7d起呈下降趋势,至第14d进一步下降:轻症组NSE、ET水平低于重症组(P〈0.05)。治疗后,巴曲酶治疗组NSE、ET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均P〈0.05),巴曲酶治疗组总有效率(79.0%)高于常规治疗组(25.0%),轻症组(巴曲酶组90.0%,常规组33.3%)总有效率高于重症组(巴曲酶组66.7%,常规组16.7%)(均P〈0.05)。结论 巴曲酶可降低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血浆NSE、ET水平,并能反映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巴曲酶注射液 (东菱迪芙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静点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东菱迪芙注射液静点 ,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静点 ,均为隔日 1次 ,共 3次。结果 试验组起效明显早于对照组 ,停药后 10天试验组疗效仍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而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Fifty-five patients with a permanent or intermittent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demonstrated by continuous wave Doppler were included in a prospective study: 25 patients without vertebro-basilar symptoms, 8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defined vertebro-basilar symptoms and 22 with hemodynamic vertebro-basilar occurences. The basilar artery velocity was recorded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in baseline conditions, and after a hyperaemia test to the upper limb. A spontaneous, incomplete basilar steal was diagnosed in seven patients, and a complete basilar steal in one patient, (14.5% of the cases). After hyperaemia test, 18 other incomplete basilar steal were observed. The occurence of a basilar steal was higher in the vertebro-basilar group (57% of the cases) especially in 7 of the 8 cases with defined vertebro-basilar symptoms; it was lower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vertebro-basilar occurences (36% of the cases). This basilar steal was also seen in five of the six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opposite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above a 50% diameter.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could help to define a subgroup of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with a high risk of stro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