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在声带显微手术中,于静脉复合全麻下应用略细气管导管插管,作常频喷射通气(NFJV)。结果:麻醉前和NFJV后10min动脉血气分析,PaCO2均属正常范围,前后比较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aO2增高明显,术中BP、P、SpO2未发生有意义的改变。提示:气管插管常频喷射通气应用于声带显微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70例应用 KR—Ⅱ型高频喷射呼吸机,以不带气囊小口径气管插管通气,静脉复合全麻下施行声带显微喉手术作总结分析。着重介绍麻醉方法、导管口径对手术的影响、高频通气方法;并对小口径气管导管在高频通气下的安全性问题作初步分析讨论。经32例血气检查,结果表明通气效果良好,同时收到声门暴露优良,视野宽,利于手术操作,病人苏醒快的满意效果,全部病例无麻醉意外。  相似文献   

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506-510
目的:评价经魏氏鼻咽通气道行常频喷射通气在非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手汗症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62例拟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年龄18~3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常频喷射通气组(J组)。麻醉诱导后T组置入气管导管, J组置入魏氏鼻咽通气道。分别记录以下时点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的数值:患者诱导前(T_0);诱导后1 min(T_1)、置管或气管插管后1 min(T_2)、插入戳卡CO_2充气时(T_3)、鼓肺关胸时(T_4)、拔管时(T_5)及拔管后15 min(T_6);并在T_0、T_4、T_6时点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酸碱度(pH)及剩余碱(BE)的值;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与T组比较,J组在T_2时点HR、MAP更平稳(P<0.05);苏醒时间减少(P<0.05);瑞芬太尼的用量降低(P<0.05);咽喉不适、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经魏氏鼻咽通气道行常频喷射通气方式在非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手汗症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可降低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且无气管插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常频通气小口径气管导管在喉显微手术的应用殷税香冯亚平饶永霞(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贵阳550002)近年来,喉显微手术多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但HFJV对通气机性能要求较多,且管理不当可引起缺氧、CO2蓄积,手术时间较长也有CO2畜积之虑[1]...  相似文献   

5.
报告4 例气管插管所致的声带运动障碍,喉肌电图检查证实为声带麻痹。提示该类原因引发的声带固定,除考虑环杓关节脱位外,应想到喉神经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频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美国麻醉协会(ASA)五级分类法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支支撑喉镜术,随机分为高频组和常频组,每组16例。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仅有长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对124例声带疾病手术采用小气管导管作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与声带运动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造4例气管插管所致的声带运动障碍,喉肌电图检查证实为声带麻痹。提示该类原因引发的声带固定,除考虑环榴关节脱位外,应想到喉神经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改良通气管常频喷射通气对咽喉显微手术视野及病人的影响。方法咽喉显微手术106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用改良的通气管(剪去前端侧孔为直孔2.5mm吸痰管),诱导后明视经鼻插入声门下2~3cm,进行常频喷射通气,通气参数为频率30~40次份、驱动压0.025Kg/cm2×体重(Kg)、呼吸比12,监测NIBP、ECG、HR、SPO2,其中38例进行了血气分析。结果106例病人各时间点的NIBP、HR、sPO2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G无异常改变,38例血气分析结果示常频喷射通气后PaO2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停机15分钟时的值(P<0.01),PaCO2无明显改变(P>0.05),无一例由于通气管摆动损伤气管粘膜导致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改良通气管常频喷射通气在咽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既不影响手术视野,又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这种方法在咽喉显微手术的麻醉中实为一种可取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声门下高频喷射通气行喉显微手术共55例,此法操作简便,患者安静,肌松满意,手术显露清楚。对麻醉及手术短暂患者,苏醒迅速,为了解高频喷射通气时的血气分析变化,随机对15例血气分析,均呈现不同程度的pH降低,PaCO2上升,PaO2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高频喷射呼吸机常频通气的应用,可进一步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本研究评价常频通气对呼吸衰竭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31例无自主呼吸的患者,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持续、常频、控制呼吸,通气频率16~20次/min,持续通气时间12~72h。结果:通气1h后PaO2(15.92±2.50)kPa,PaCO2(5.90±0.76)kPa;通气24h后PaO2(14.76±3.21)kPa,PaCO2(6.11±0.84)kPa。在Ⅱ型呼吸衰竭,常频与高频通气交替应用比单用高频通气辅助呼吸,其提高血氧分压的疗效优越(P<0.001),且可防止高碳酸血症。结论:合理选用常频通气,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蒸气吸入性损伤犬模型,比较常频喷射通气(NFJV)和高原喷射通气(HFJV)的通气效率。结果表明:(1)与HFJV比较,NFJV时的气道压峰值显著升高(P<0.01);(2)与HFJV比较,NFJV时的P_AO_2显著下降(P<0.05),PaCO_2显著升高(P<0.01);(3)与HFJV比较,NFJV时的心输出量(CO)、氧供量(DO_2)和氧耗量(VO_2)均显著减少(分别减少14%、20%和24%,P<0.05或P<0.01),而PaO_2、SaO_2、P_(A-a)O_2、PaO_2/F_1O_2、PvO_2、SvO_2和氧摄取率(ERO_2)均无明显变化。提示,NFJV与HFJV比较,前者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CO_2潴留,且对循环和组织氧合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支撑喉镜声带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声带手术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Ⅰ组(经口插管组)和Ⅱ组(经鼻插管组)。分别监测:①两组患者入室、插管前、插管后即刻、置入支撑喉镜时SBP、DBP、HR、SpO2、PETCO2值的变化。②两组患者置入支撑喉镜即刻以及术毕撤出支撑喉镜前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移位的距离。③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置入支撑喉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SBP、DBP升高、HR增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置入支撑喉镜即刻导管内移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毕撤出支撑喉镜前两组的内移距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拔管时发生呛咳的例数明显少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操作影响小,易固定、易耐受,是支撑喉镜下施行声带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晓岗  陈紫容 《广西医学》2004,26(6):870-870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虽然手术时间短,但对麻醉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术中声带暴露良好,而且静止不动,又要求患者通气良好,术毕苏醒迅速。我院2 0 0 1年以来用异丙酚麻醉及高频喷射通气下声带息肉手术8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4 5例,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胸内气管,隆突,支气管手术中气管插管和肺通气方式的选择。方法:(1)气管插管:根据手术部位不同选择经口和经术野两次插管法,双腔管和单腔管法。(2)肺通气方式:气管,支气管离断吻合期间选择单肺通气,双肺通气和双肺分别通气方法;连续监测MAP,HR,EKG,SpO2和PetCO2,于麻醉前,诱导毕,气管支气管离断和呼吸道重建时查动脉血气。结果:30例胸内气管,隆突和支气管手术选择欠插管法8例,双腔管14例,单腔管8例。气管支气管离断时,单肺通气25例,双肺通气2例,双肺分别通气3例。监测MAR,HR,EKG,PaO2,PaCO2,SpO2和PetCO2变化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胸内气管,隆突,支气管手术中,3种不同方式的气管插管和肺通气能有效建立和维护呼吸道通畅;3种不同的肺通气方式能满足各部位通气需求,其中单肺通气最为常见,而双肺通气和双肺分别通气更接近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我们采用蒸气吸入伤犬模型,随机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不予机械通气、高频喷射通气(HFJV)和常频喷射通气(NFJV),以比较两种通气方式对动物血气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显示:HFJV和NFJV均可延缓血氧分压的下降,没有进一步导致CO2的潴留(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者作用相同,无显著性的差异,均为吸入伤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但单独使用HFJV或NFJV并不能有效地提高血氧分压和促进CO2的排出,提示必须进一步调整呼吸机的工作参数和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才能有效地治疗吸入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