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IDDM),易发生酮症酸中毒(DKA).本院于1996~1999年共收治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大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43例首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2岁2例(4.7%),2岁≤年龄<5岁7例(16%),5岁≤年龄<10岁19例(44%),≥10岁15例(35%),有15例(35%)有糖尿病家族史,其中2例为2型糖尿病。所有入院患儿均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气分析、血钠、血钾、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血浆有效渗透压等检测,按2009年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进行治疗。结果 39例(91%)有明显的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退等脱水表现;有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病例34例(79%);深大、叹气样呼吸就诊患儿26例(60%),以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起病者19例(44%);以胸闷、气促症状起病者25例(58%);以双下肢无力起病者1例;8例(19%)合并意识状态改变;10例(23%)表现发热;3例合并高血糖高渗状态,1例发生脑水肿。43例尿酮体均为强阳性,血气分析均提示代谢性酸中毒。43例全部给予液体复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经过积极治疗,42例DKA患儿均康复出院,1例因并发脑水肿死亡。结论 儿童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提高认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DKA致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24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幼明 《安徽医学》2001,22(4):31-32
目的 :为降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ketoacidosis ,DKA)的发病率 ,病死率 ,提高儿童DKA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10年 2 4例临床资料。结果 :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发病率高 ;延误诊断 ,未坚持胰岛素治疗导致死亡。结论 :加强小儿糖尿病宣传管理力度 ,提高对其认识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调整酸碱平衡为抢救关键。  相似文献   

4.
5.
王强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5):531-531,544
分析11例儿童糖尿病酸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感染是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7.
余东  林宏华 《安徽医学》2014,(7):931-933
目的总结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结果男性19例,女性11例;1型糖尿病28例,2型糖尿病2例;年龄≤2岁14例(47%),≤5岁4例(13%),≤10岁9例(30%),>10岁3例(10%);27例(90%)有明显的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退等脱水表现;有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病例仅10例(33%),且均为1型糖尿病患儿;以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起病的13例(43%);以气促、胸闷症状起病的20例(67%);8例(27%)表现发热、3例(10%)发生惊厥;30例尿糖及尿酮体均为强阳性,血气分析均提示代谢性酸中毒。30例全部给予液体复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经过积极治疗,30例DKA患儿均恢复出院,未有因并发脑水肿预后不良。结论儿童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DKA致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病诱因、合并症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DKA发病诱因主要为感染及停止使用胰岛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静滴和足量补液,44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 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DKA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亦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91~1994年收治24例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4例中男15例,女9例,最大74岁,最小7岁。18例入院前均已诊断为糖尿病,符合1980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本组24例病人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 意识清楚1.8例,其中6例表现为意识模糊、淡漠、迟钝,浅昏迷3例,深昏迷3例。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病史。其中7例发热病人均分别并发肺炎、肠炎、皮肤疖肿等不同部位的感染。发病诱因:分别为中断胰岛素治疗、自动停用口服药、饮食无度、暴饮暴食、气功治疗停药、感染等。  相似文献   

10.
王双云 《吉林医学》2012,(29):6344-6345
目的:分析4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痛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案。方法:43例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补液、祛除诱因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果:经综合治疗后38例取得良好效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补液和祛除诱因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可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其治疗正确及时与否 ,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 ,自 1995~ 1999年我科共收治DKA 4 2例 ,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综合措施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2例患者 ,男 2 2例、女 2 0例 ,年龄 15~55a ,平均 4 5.5a ,其中Ⅰ型糖尿病 8例 ,Ⅱ型糖尿病34例 ,入院时实验室检查 :尿糖 3 ~ 4 ,尿酮 3 ~ 4 ,血糖 2 0± 3.7mmol/L ,血钾 4 .95± 0 .8mmol/L ,血钠 110± 10 .3mmol/L ,血氯 9.4 9± 9.6mmol/L ,二氧化碳结合…  相似文献   

12.
儿童Ⅰ型糖尿病常以酮症酸中毒(DKA)为首发症状发病,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属儿童常见危重急症,病死率较高,现将我院5年来的11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分析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患儿中男5例,平均年龄5岁~15岁之间,平均年龄8.2岁。女6例,年龄在3岁~13岁之间,平均年龄7.7岁。有糖尿病家族史者1例,发病前已确诊1型糖尿病的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者3例,有5人入院前在院外使用过1d~3d的抗生素、葡萄糖治疗。1.2临床表现本组患儿均有中~重度脱水,以不明原因昏迷收入院者3人;以呕吐、腹痛等急腹症收入院者5人;以食欲…  相似文献   

13.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小儿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因DKA住院患儿2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胰岛素静滴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7例患儿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并行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抢救成功14例,出院时空腹血糖控制在11mmol/L左右,尿糖(-~+),尿酮(-),抢救无效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1例。结论: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3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eidosis,DK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方法对33例儿童DK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有明确诱因69.7%,多饮多尿54.5%,意识改变48.5%,呼吸深大45.5%,腹痛、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33_3%。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小剂量胰岛素(0.1U·kg^-1·h^-1)持续静脉注射等综合治疗,好转出院31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DKA多有诱因,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腹痛、呕吐或腹泻、呼吸深大、意识改变,但无特异性。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是DKA治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以来,我院收治糖尿病酸中毒(DKA)患儿7例,现分析并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补液,胰岛素,补钾,纠正酸中毒,抗感染对症治疗。结果19例救治成功,死亡2例。结论救治中要避免漏诊、误诊,补液,胰岛素使用在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过程中要及时、适量、合理。  相似文献   

20.
<正>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小儿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近30年儿科住院病儿DKA40例,并就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发病年龄为14月至12岁,7至12岁者发病最多25例(63%)。有明显发病诱因者2例,包括感染(上感、颌下淋巴结炎、肠炎、肺炎),骤停胰岛素、甜食过多或淋雨等。8例有家族史,其中4例为同胞姐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