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法观察了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Hp抗体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发现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率及血清H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胃癌均相关。但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率及Hp抗体水平基本相同(P>0.05)。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兵 《广西医学》1996,18(4):326-328
本用病理切片改良Giemsa法及HE染色对98例胃癌及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非贲门部胃癌,HP主要在癌周粘膜,HP的阳性率及密度与粘膜的炎症程度及活动性呈正相关,HP在胃窦部,胃底部检出率高于胃体部。CAG的HP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提示在癌缘活检找HP较捷便,HP与胃癌及CAG癌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对1996~2004年146例患者进行比较,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司长源 《医学综述》1996,2(7):358-359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1]首先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与慢性胃部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Graham[2]报道全世界50%的成年人胃窦粘膜有Hp感染,Marshall[3]发现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有Hp感染。李瑜元等[4]报道国人15岁~22岁健康自愿者和13岁~88岁有症状者Hp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9.4%和64.5%,Hp感染发生率,慢性胃炎63.6%,胃溃疡71.9%,十二指肠溃疡73.1%,根除Hp感染也可减少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虽然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中的致病机制不十分清楚,但与其发…  相似文献   

7.
李贞茂  韩盛玺 《四川医学》1997,18(6):348-349
胃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李贞茂韩盛玺杨虹作者观察了57例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周组织的细胞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57例均...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报道老年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并与中青年慢性胃炎伴HP感染组对照,显示①老年慢性胃炎伴HP感染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3.01%和37.60%(P<0.05);②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HP感染高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伴HP感染,分别为54.10%和27.37%(P<0.01)。结果表明,老年CAG伴HP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高,而CAG又是老年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彻底治疗HP感染对预防老年CAG的癌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发病机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有关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于1994年将Hp列为工类致癌因子。近年来,国内外对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尤为深入,尤其是发病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从病理角度来进一步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关系,观察在Hb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416例及消化性溃疡的144例患者,分别在病变部位、溃疡周围及胃窦部处取活组织检查,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活动期。经改良Giemsa染色查Hp。结果: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Hp感染阳性率与非活动期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胃活组织检查中发现在Hp感染阳性者中浅表性胃炎显著多于萎缩性胃炎,分别为87.4%和12.6%;而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Hp感染密切相关的萎缩性胃炎是浅表性胃炎发展的结果,是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期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杨涛 《实用全科医学》2005,3(5):428-42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普查中胃镜活检确诊的976例慢性胃炎用W—S嗜银色法检测耶,比较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HP的阳性率。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HP阳性率组为59.09%,且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萎缩性胃炎HP阳性率较活动性胃炎低,与活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萎缩程度越重,HP阳性率越低。结论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HP阳性率与胃炎程度密切相关。萎缩性胃炎HP已不活跃,提示在活动性胃炎的治疗上根除HP很有意义,而萎缩性胃炎根除HP的治疗相对不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胃癌高、低发地区胃癌与慢性胃炎相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识别鉴定其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细菌本身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胃癌高发区(青海省西宁市)和胃癌低发区(北京市)的胃癌及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取胃黏膜组织,分离培养得到Hp临床株并冻存于-80℃。实验时将保存菌株复苏后,收集菌体并提取蛋白,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Hp蛋白,采用PDQuest软件分析、比较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电喷雾串联质谱(four extremelystem flight tim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Q-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点,并用Mascot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两地区胃癌及慢性胃炎相关Hp菌株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2-DE图谱。鉴定出的9个差异蛋白质点中有4个在两地区胃癌菌株中均高表达,即尿素酶α、分子伴侣dnaK、DNA引导的RNA聚合酶α、超氧物岐化酶;2个在两地区慢性胃炎菌株中均高表达,即巯基过氧化物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此外还有3个蛋白质点仅在一个地区差异性表达,即分子伴侣60×103和无机焦磷酸酶仅在西宁市胃癌菌株中高表达,S-核糖基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仅在北京市胃癌菌株中高表达。结论:胃癌高、低发区胃癌相关临床菌株与同一地区胃炎相关菌株蛋白质比较存在差异,但两地区2/3的差异蛋白质是一致的,胃癌高发区胃癌相关菌株高表达的差异蛋白质多于胃癌低发区,提示致胃癌的Hp菌株在不同地区其致胃癌的机制是相似的,但胃癌高发区胃癌相关菌株可能有强于低发区的致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胃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血清学方法对胃癌高发区兰州地区3781名各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前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并与胃癌低发区广州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兰州地区HP决感染标化率为61.6%,高于广州地区的48.3%,两者之间的差异在10岁以下儿童,尤其是4岁以下幼儿最显著;兰州地区HPB是性率的高峰年龄段在30-39,匀,比广州地区提虫10年以上出现,可能与胃癌高区人群较早出现HP相关性萎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胃癌高、低发地区胃癌与慢性胃炎相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识别鉴定其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细菌本身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胃癌高发区(青海省西宁市)和胃癌低发区(北京市)的胃癌及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取胃黏膜组织,分离培养得到Hp临床株并冻存于-80℃.实验时将保存菌株复苏后,收集菌体并提取蛋白,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Hp蛋白,采用PDQuest软件分析、比较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电喷雾串联质谱(four extremely stem flight tim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Q-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点,并用Mascot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两地区胃癌及慢性胃炎相关Hp菌株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2-DE图谱.鉴定出的9个差异蛋白质点中有4个在两地区胃癌菌株中均高表达,即尿素酶α、分子伴侣dnaK、DNA引导的RNA聚合酶α、超氧物岐化酶;2个在两地区慢性胃炎菌株中均高表达,即巯基过氧化物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此外还有3个蛋白质点仅在一个地区差异性表达,即分子伴侣60×103和无机焦磷酸酶仅在西宁市胃癌菌株中高表达,S-核糖基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仅在北京市胃癌菌株中高表达.结论:胃癌高、低发区胃癌相关临床菌株与同一地区胃炎相关菌株蛋白质比较存在差异,但两地区2/3的差异蛋白质是一致的,胃癌高发区胃癌相关菌株高表达的差异蛋白质多于胃癌低发区,提示致胃癌的Hp菌株在不同地区其致胃癌的机制是相似的,但胃癌高发区胃癌相关菌株可能有强于低发区的致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及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最早发现于1893年,Bizzozero曾首先报道在狗的胃内发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几年后,又有人在大鼠和猫的胃内发现了这种微生物。1906年,kreinez首先在人胃内检出了螺旋状微生物,以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82例胃癌标本进行了幽门螺杆菌检测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胃窦癌,胃体癌和贲门癌的HP感染率分别为76.47,69.23%和36.356%;胃窦癌和胃体癌中HP阳性病例与HP阴性比较,病人年龄较大,伴有萎综侯为和肠化生者明显较多。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Investigationonrelationshipbetween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andgastriccarcinoma梁后杰,刘为纹(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消化内科)重庆,6300...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