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线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面中线非何杰金淋巴瘤(中线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选用单克隆抗体CK、LCA、UCHL1、L26检测28例中线NHL,4例鼻咽癌(NPC)和2例坏死性鼻腔炎的组织表型抗原。结果:28例中线NHL中,27例阳性表达LCA(白细胞共同抗原);20例(71.4%)UCHL1阳性,为T细胞淋巴列(28.6%)L26阳性,为B细胞淋巴瘤。无1例表达CK(C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ML)的骨髓浸润(IBM)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ML患者IBM。结果:(1)34份ML患者骨髓标本IBM检出率为70.6%(24/34),明显高于形态学检测方法(38.6%,P<0.05)。(2)19例形态学检测正常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标本,IBM阳性率57.9%(11/19),其中8例B-NHL(8/14)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5例同时还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2例T-NHL(2/3)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无克隆性IgH基因重排;2例免疫分型不明确NHL患老中1例(1/2)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无克隆性TCR,基因重排。2例霍奇金病(HD)和10例非淋巴系肿瘤骨髓IBM均阴性。(3)Ⅲ,Ⅳ期NHL患者IBM检出率显著高于II期(p<0.01),初诊未治及复发患者也显著高于部分或完全缓解患者(P<0.01)。(4)IBM阳性组NHL2年死亡率54.5%(6/11),明显高于IBM阴性(p<0.05)。结论:PCR方法检测IBM有助于估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及超微结构对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分型诊断的意义。②方法在病理分型基础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NHL进行免疫分型;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HL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③结果30例NHL病人中,有18例进行了免疫分型,呈现出B或T细胞标记阳性,B和T细胞标记均阳性,非T非B3类表型。低、中度恶性NHL。免疫表型多见于B_Ⅲ,B_Ⅳ型,而高度恶性NHL免疫表型多见于B_Ⅲ,B_Ⅳ,T,型,免疫分型与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一致。30例NHL的电镜观察显示,80%病人电镜分型与病理分型一致,其余20%电镜与病理分型不同,经反复比较分析,结果以电镜分型更为准确。结果表明,NH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异质性表现为病理、免疫及超微结构等方面的多样化改变,并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④结论病理分型结合免疫分型及电镜观察,有助于NHL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例鼻咽部恶性淋巴瘤、10例鼻咽部低分化癌、8例鼻咽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进行了上皮性标记(Keratin、、EMA)、淋巴组织标记(LCA、L26、DCHL1)及免疫球蛋白(K轻链、λ轻链)标记。结果发现:①恶性淋巴瘤LOA91%阳性,Keratin、EMA阴性;低分化癌LCA阴性,Keratin、BMA阳性;②B细胞性淋巴瘤,K轻链阳性或λ轻链阳性占82%,呈单克隆表型;而反应性增生,K轻链λ轻链均阳性,呈多克隆表型;③淋巴瘤的分型:L26阳性6例,提示B细胞性淋巴瘤;UCHL1阳性4例,提示为T细胞性淋巴瘤,T:B为1:1.5。初步认为免疫组化有助于鼻咽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探讨其组织来源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应用标记R-S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5种单克隆抗体LeuM_1、BerH_2、LCA、L_(26)和UCHL_1对43例何杰金病(HD)的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T、B细胞淋巴瘤各15例作对照研究。结果:非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病(nonLPHD)的R-S细胞对LeuM_1的阳性率为64.3%,对LCA、L_(26)和UCHL_1呈阴性反应;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LeuM_1仅偶在T细胞淋巴瘤中呈阳性(6.7%),LCA、L_(26)和UCHL_1标记NHL、B-NHL和T-NHL阳性率分别是83.3%、73.3%和66.7%。因此,在石蜡切片上联合应用LeuM1、LCA、L_(26)和UCHL_1对鉴别HD与NHL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病(LPHD)的R-S细胞对LCA和L_(26)的阳性率为53.3%和60%,nonLPHD中R-S细胞对BerH_2的阳性率为21.4%。提示LPHD的R-S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nonLPHD的R-S细胞可能与活化的淋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非何杰金淋巴瘤(NHL)25例、良性反应性淋巴结细胞增生10例,在单克隆抗体免疫学分型的基础上,用体外基因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结果表明,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析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阶段,是恶性淋巴瘤可靠的分子克隆性标记,对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非何杰金淋巴瘤(NHL)25例,良性反应淋巴结细胞增生10例,在单克隆抗体免疫学分型的基础上,用体外基因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结果表明,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析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阶段,是恶性淋巴瘤可靠的分子克隆性标记,对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EB病毒与原发性鼻咽部B细胞性淋巴瘤有关与继发性者无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9例鼻咽部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对EBV进行检测,并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双染法标记肿瘤细胞,以鉴定EBV阳性的细胞为B淋巴瘤细胞,结果:EBV编码的小mRNA探针(EBER)原位杂交显示,8例原发性鼻咽部B细胞恶性淋巴瘤中3例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1例潜在性膜蛋白1(lat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IC分型与临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ALL患者按常规骨髓涂片及细胞化学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用R显带技术分析13例的细胞遗传学。结果:FAB分型ALL-L1型3例,L2型35例,L3型2例。细胞免疫表型符合T细胞系ALL13例(伴髓系表达2例),B超细胞系ALL21例(伴髓系表达4例),T/B细胞系共同表  相似文献   

10.
对38例原发性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细胞低度恶性淋巴瘤中k轻链染色阳性14例,λ染色阳性8例,中心母细胞淋巴瘤λ染色阳性1例。L_(26)阳性35例中,B细胞来源者占92.1%(35/38例),T细胞来源者仅3例。讨论了免疫组化对本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及其临床治疗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例鼻咽部恶性淋巴瘤,10例鼻咽部低分化癌、8例鼻咽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进行了上皮性标记(Ieratin.EMA)、淋巴组织标记(LCA、L26、UCHL1)及免疫球蛋白()K轻链、λ轻链)标记。结果发现:(1)恶性淋巴瘤LCA91%阳性,Keratin,EMA阴性;低分化癌LCA阴性,Keratin,EMA阳性;(2)B细胞性淋巴瘤K轻链阳性或λ轻链均阳性,呈多克隆表型;(3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原发于睾丸的5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的研究。组织学分类均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但其细胞形态有小(1例)、中(2例)、大(2例)之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除1例是T细胞型外,皆对B细胞的单克隆抗表达。此结果与日本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碱性磷酸酶桥联(APAAP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了30例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14例NHL患者白介素2(IL-2)活性。结果表明:NHL患者外周血全T细胞、OKT4细胞的均显著减少(P〈0.05),OKT8细胞显著增高(P〈0.05),OKT4/OKT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与OKT4/OK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原发于睾丸的5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组织学分类均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但其细胞形态有小(1例)、中(2例)、大(2例)之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除1例是T细胞型外,皆对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表达。此结果与日本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15.
CD-10的B-ALL和NHL以及CLL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免疫表型表达的区别。方法 采用ABC-AP法结合多种B淋巴细胞相关单克隆抗体,对78例初发B-ALL(均为CD^-10的病例)、21例初发NHL和25例初发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CD^-10的B-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以CD19和HLA-DR呈高阳性率表达;NHL患者的肿瘤细胞以CD  相似文献   

16.
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使用常规8种抗CD单抗,测定12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结果显示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但亦存在CD怕在淋系或髓系交叉或反应表达、甚或不表达的情况。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3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3型以及B淋巴系和T淋巴系ALL在免疫表型上各有其特点。部分免疫表型特征对提示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CD44变异体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B淋巴细胞性NHL,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D44V6表达情况。结果:B细胞性NHLCD44V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CD44V6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恶性度有一定关系。结论:CD44V6与B细胞性NHL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身照射(TBI)加足叶乙甙(Vp16)作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的预处理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诱导治疗缓解的中高度恶性NHL进行AHSCT,其中23例为首次缓解,1例为第3次缓解。自体骨髓移植(ABMT)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4例,采用TBI800(700~850)cGy/Vp16757(323~1140)mg/m2作为预处理方案。结果中位随访22.5(2~92)个月,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者AHSCT后的1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67%(13/15),3年、5年、7年DFS均为800%(12/15),诱导治疗达部分缓解者移植后667%(4/6)获长期无病生存,AHSCT前复发者无长期生存,全组无移植相关死亡。APBSCT较ABMT可使造血功能快速重建。结论首程诱导治疗缓解的中高度恶性NHL行AHSCT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TBI/Vp16是NHL患者APBSCT的一个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Shi Y  Lei Y  Zhou S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658-661
目的 评价全身照射(TBI)加足叶乙甙(VP-16)作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的预处理方法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4例诱导治疗缓解的中高度恶性NHL进行AHSCT,其中23例为首次缓解,1例为第3次缓解。自体骨髓移植(ABMT)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4例,采用TBI800(700-850)cGy/Vp-16757(23-1140)mg/  相似文献   

20.
用14种抗人白细胞的单克隆抗体(McAb)与2种多克隆抗体(PcAb)和人类免疫球 蛋白(Ig)基因簇重链(IgH)JH、Cμ、轻链(IgL)Cκ、Oλ以及T细胞受体β链(TCRβ)基因作为 探针,以 ABC及 Southern印迹杂交法对11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的抗原表达与 Ig基因簇、TCBβ基因重排作了研究。结果显示:抗原表达和基因重排具有非常明确的相关性(P =0.002)。从IgL的κ链重排中还显示了基因的重排早于基因的表达。研究证实基因重排的检测能更敏感地反映NHL的亚型以及肿瘤的分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