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手术治疗干下漏斗部室缺(SIVSD)72例,占同期室缺手术治疗的27%,室缺位于肺瓣下58例,漏斗部14例。合并Ⅰ、Ⅱ度主动脉瓣脱垂27例,全部自体心包补片修补。全组无死亡。作者认为,尽早手术可预防主动脉瓣脱垂和返流,选择合理的手术切口,明确主、肺动脉瓣间结构,及对合并畸形的妥善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5例患儿均根据病史,体查,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确诊。内科保守治疗最短2周,最长3周,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二尖瓣替换2例,室缺修补+三尖瓣替换1例,室缺修补+三尖瓣成形1例,室缺修补+三尖瓣+肺动脉瓣成形1例,其中植入机械瓣2例,生物瓣1例,结果:4例痊愈,1例三度房传导阻滞,5例患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合并室缺,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或巨大赘生物者应进行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自1977年12月至1991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室间隔缺损(室缺)修补术522例,其中103例为干下型室缺,占同期室缺病例的19.7%。合并主动脉瓣脱垂36例,22例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缺直接缝合15例,补片修补88例,2例伴有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施行主动脉瓣折叠术和关闭室缺。干下型室缺无自然闭合可能,可导致主动脉瓣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手术不受年龄影响,主张早期诊断,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右前外胸部小切口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27例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采用右前外胸部小切口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42岁,皮肤切口全长,儿童为8-10cm,成人10-15cm,第四肋间入胸,在全麻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房缺3例,原发孔房缺(P-ASD)1例,室缺(VSD)16例,室缺伴右室流出道狭窄(VSD+RVOT)1例,二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1例思考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10.4±5.5岁。室缺用补片修补69例,直接缝合2例。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7例,其中行瓣膜成形术2例,瓣膜置换术2例。结果治愈70例,死亡1例。随访6个月至2年,心超检查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干下型室缺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手术治疗,采用肺动脉切口修补室缺具有损伤小、暴露好等优点,绝大部分病例宜采用补片修补。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以来,治疗急性足筋膜间室综合征27例。除物理诊断外,应用Whitesdes针刺测压法监护组织内压的变化,其中有15例采用手术切开筋膜减压,27例中均未发生后遗症,据此提出了急性足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三例矫正型大血管转位合并室缺、房缺和肺动脉瓣狭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在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闭合室缺、房缺和肺动脉瓣切开术。其中两例为Cardells 3型(S.L.L),一例为1型(S.D.L)。一例术后死于Ⅲ°传导阻滞,两例治愈。本文并讨论了本病的分型、解剖及并发缺损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方五旺  王英芳  周陵 《安徽医学》2007,28(6):484-486
目的分析总结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技术参数和要领。方法总结近三年来27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技术资料,分析室缺大小与封堵器大小选择的关系;室缺类型、缺损大小对手术操作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超声手段对手术支持的必要性等。结果室缺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的选择有以下线性关系:y=1.2x+1.5;囊袋型室缺成功率相对较低为86%,手术用时最长为136.7±32.7分钟,与漏斗型用时94.8±15.0分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经食道超声手术用时延长,达133.9±34.7分钟,经胸超声平均只需100.7±27.6,可以满足手术要求。结论根据室缺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的选择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囊袋型出口手术费时长,成功率偏低;多数可使用经胸超声支持进行介入封堵。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室缺修补均采用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病变者,首先考虑作瓣膜成形术,如瓣膜无法成形者,则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处理动脉导管未闭、房缺、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结果全部病例均存活,术后心功能I级43例,Ⅱ级8例。认为外科手术同期处理室缺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具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14例室间隔缺损合动脉导管未闭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一期完成未闭导管和室的修复,8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6例在中低温停循环下缝合动脉导管。结果 全癌症锟右心房修补室缺、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合并室缺的超声诊断。方法 23例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3例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及20例合并室缺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但3例室缺超声漏诊,且超声测量室缺的大小比实际缺损小。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对大多数右冠窦瘤破裂合并室缺做出明确诊断,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再次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振斌  周光华 《上海医学》1998,21(4):191-192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再次手术,为残留缺损、病变发展、附加病变的手术提供指导。方法:20例病人再次手术,手术种类有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遗漏主动脉瓣下狭窄,感染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其儿童生长,管道狭窄和阻塞,两次手术间隔平均为5年。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施行,计有瓣膜替换术10例,残余房缺和室缺漏5例,遗漏室缺和主动脉瓣下狭窄3例,肺动脉狭窄,管道阻塞2例。结果:住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适宜手术方法,以降低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本组14例病人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并于术后常规应用前列腺素E1等扩血管药物,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活瓣作用。结果14例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术后3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时有4例有右向左分流,最久1例分流持续17d。结论单向活瓣补片在围手术期“急性肺高压”时起到了减压作用。对于肺血管尚未发生不可逆改变的室缺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修补室缺,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梅举,等。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3):1891981年1月至1993年2月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其中6例合并室缺,3例合并房缺。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由主动脉瓣脱垂所致,...  相似文献   

15.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进行心内直视手术16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手术7例,二尖瓣替换加完整无缺修补1例,室缺修补1例,室缺术后残余漏修补1例,房缺修补2例,窦瘤破裂破入右房手术修补4例,16例病人手术满意,均顺利康复,痊愈出院。并就体外循环中的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科共对2570例法乐四联症病人手术治疗,其中251例,为肺动脉瓣下空间隔缺损。修补室缺用一半月形补片,保持肺动脉瓣的功能,但必须以人工血管补片或带单瓣的人工血管拓宽右室流出道。  相似文献   

17.
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忠  王研  杨大志  张宏 《吉林医学》2008,29(3):188-189
目的:介绍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并发症。方法: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10例漏斗胸,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5岁3个月(2岁5个月~12岁)。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min~90min;患者均用钢支撑架;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9d;随访9~12个月。并发症为术后气胸1例,1例间接性疼痛。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患者手术修复的最佳时机为6~12岁。  相似文献   

18.
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唐燕华(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南昌330006)室间隔缺损(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旦发现,宜在适当年龄进行手术治疗。1994年1月至12月我们收治室缺患者35例,除1例因手术后误吸致死外均存活,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室缺)的外科治疗。方法全组1200例,平均年龄(4.5±2.6)岁。平均体重(15.5±5.7)kg。膜部缺损859例,干下型缺损339例,肌部及左室右房间隔缺损各1例。室缺伴肺高压225例,干下型伴主动脉脱垂或关闭不全108例,室间隔膜部瘤31例。缺损直径0.3~3.0cm。手术切口:右房728例,右室141例,肺动脉331例。缺损直接缝合508例,补片修复692例。结果手术死亡13例(1.08%),其中伴肺高压12例。死亡原因:低心排综合征5例,呼吸衰竭5例,心律失常、脑部并发症及感染各1例。结论正确诊断、适应证的掌握、手术技术改进、室缺肺高压围术期的处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房室管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其诊断与治疗均不同于继发孔房缺或室缺,我院于1978年10月~84年6月手术治疗11例,其中2例为完全性房室管畸形。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