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艳玲  方艳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26-1526,1556
目的了解肉类食品添加剂掺入大料粉配制的调料等亚硝酸盐含量。方法肉类食品添加剂和各种调料及包子馅均按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检验。结果肉类食品添加剂、包子调料、方便面调料、汤料、猪精粉、包子、馄饨馅、猪肉馅的含量分别为:1240、331、350、49、66、13、32、25mg/kg。按肉类食品添加剂使用方法的量加入亚硝酸盐含量即达25rag/kg,配料销售业主掌握不准量,致使包子、馄饨馅、猪肉馅的亚硝酸盐含量高。结论应加强肉类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测,防止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及其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在食品中使用微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是合法的,在肉类制品中,其使用甚至是常见的。但亚硝酸盐有一定毒性,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现就其毒性和我国近期有关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和报导、含量监测情况概述如下。l 亚用酸盐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其毒性1.1 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亚硝酸盐作为食品发色剂被广泛应用。亚硝酸盐和肉制品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亚硝酸基肌红蛋白[1],使肉制品的颜色在热加工后保持红色,保持肉制品的商业价值。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对梭状芽胞杆菌及形成的肉毒杆菌具有抑制作用[2],可作为防腐剂使用,以防…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品中的硝酸盐,一是来源于自然界,如某些蔬菜中常含有较多硝酸盐。一是由于食品加工的需要,均加入适量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作为某些食品加工的发色剂。由于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量大时可引起中毒,且能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胺,故我国规定了发色剂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及肉制品中的残留量。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随意向牛奶中掺入土盐、硝盐工业废盐出售,以牟取非法收入,致使发生数起食用奶粉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为调查奶粉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我们对检验方法进行了试验,改进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果较为满意。1…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 :亚硝基化合物是强致癌物质。因此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对亚硝酸盐含量做出了严格规定 :Gbn137- 81,GBn138- 81中规定咸肉类 ,香肠 (腊肠 )中亚硝酸盐含量≤30mg/kg。为了解我市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分布状况 ,我们采集了 75份熟肉制品 ,并对其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1 方法从熟食加工厂或销售点以无菌方式取样 2 5 0g左右 ,置已灭菌的塑料袋中 ,水箱保存、备检。测定选用GB5 0 0 9·33- 85食品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中的盐酸萘乙二胺法。2 结果与分析表 1  5种 75份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样品种类样…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目的改良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准确测定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在GB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基础上对样品提取液进行溶液色度校正,于波长538 nm处测定吸光度,并与国标法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改良法加标回收率在89.0%~105.0%之间,平均回收率96.0%,相对标准偏差1.5%;国标法加标回收率在65.0%~80.0%之间,平均回收率72.0%,相对标准偏差4.5%;采用改良法与国标法分别测定火腿肠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P0.05)。结论改良法能消除样品提取液色度干扰,适用于火腿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0.
5a中 ,对 347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情况进行监测 ,结果显示 5 3.9%的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 2 3份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在 1.2 g/ kg以上 ,而达到 12 g/ kg以上的就有 8份。超标原因一是超范围使用亚硝酸盐 ,二是使用亚硝酸盐操作方法不当 ,三是亚硝酸盐保存不当。加强对食品、特别是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田志忠  李珏  董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3):2586-2587
5 a中,对347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53.9 %的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23份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在1.2 g/kg以上,而达到12 g/kg以上的就有8份.超标原因一是超范围使用亚硝酸盐,二是使用亚硝酸盐操作方法不当,三是亚硝酸盐保存不当.加强对食品、特别是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市售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品加工时,常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某些肉、鱼的发色剂,使腌制肉、鱼等呈肉红色,如加入数量过多并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检测及分析,总结经验,为制定防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检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结果在卤制食物、患者的洗胃液及呕吐物中均检出亚硝酸盐。结论食物中毒为卤制食物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  相似文献   

14.
亚硝酸盐是食品加工业中常用的发色剂,它是一种氧化剂,外观极似食盐,摄入纯亚硝酸盐0.2~0.5g即可引起中毒;另外,它与食品中的仲胺可合成亚硝胺的前体。亚硝胺是我们早已熟知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15.
对南宁市场上供应的10种腊制由品、11种烧卤肉品及21种腋制莱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提示:腊制肉品中的腊由饼及鱼扣的超过卫生标准,眩制菜均在卫生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6.
<正> 食品对人民生命健康起主导作用,目前社会上一些盲目从事食品加工的个体户,不懂食品加工的程序,盲目加工,非法销售,给人民造成了损失。我县1998年9月份发生一起牛肉中毒事件,经调查证实:熟肉店为催熟添加过量的亚硝酸盐使24人中毒。 1.中毒经过  相似文献   

17.
食品加工与亚硝酸盐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经典方法测定了几种肉、蛋、菜加工制品及其同种属新鲜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一般加工制品中的NO含量高于同种鲜品几倍至几十倍。同时发现NO含量与贮存时间及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牛肉制品生产经营者不按《食品卫生法》规范要求,滥用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硝酸钠腌制肉发色。曾检出牛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高达300—1500mg/kg致数十人食物中毒的报道。提示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对牲畜屠宰加工经营的规范管理。我县2000年元旦春节期间,对20家个体经营牛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监测,结果只有9家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仅占45%(9/20)。  相似文献   

19.
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护色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被普遍使用,在含亚硝酸盐食品护色添加剂的外包装上和其它食品添加剂包装没有差异,无警示说明,给使用者带来隐患。本文就一例食用含亚硝酸盐食品添加剂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建议:(1)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在食品包装上注明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最大使用量,易导致什么样的食物中毒;(2)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饮食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3)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对在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的全方位管理确保居民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亚硝酸盐中毒俗称硝中毒。亚硝酸盐常用于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肉食品加工如:煮肉、香肠、希肉、肉灌肠等。酱腌菜、咸菜等也含有亚硝酸盐。盐与硝不易区分故有将硝误当食盐使用的。我院于2001-2004年共收15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下面将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