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2021年辽宁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8—11月, 采用网络方便抽样的方法, 招募辽宁省内15~69岁17 474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问卷调查, 收集人口学特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差异,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7 474名研究对象中, 男性占43.1%(7 528名), 城镇居民占58.7%(10 262名), 总体人群知晓率为72.3%, 其中癌症认知、预防、早诊早治、治疗和康复5个维度的知晓率分别为71.4%、67.6%、72.7%、83.4%和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OR:0.850, 95%CI:0.781~0.925)、农村(OR:0.753, 95%CI:0.694~0.817)、年龄55~59岁(OR:0.851, 95%CI:0.751~0.963)、曾吸烟(OR:0.721, 95%CI:0.640~0.813)或现吸烟(OR:0.724,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提高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意识和理论水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万州区农村地区随机抽取405名常住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以及是否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的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5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有效率98.77%。400份有效问卷中,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了84.20%。知晓率较低的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73.76%)、小学及以下(78.42%)、农业劳动者(83.10%)、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75.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OR=0.182,95%CI:0.034~0.965)是万州区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而既往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OR=3.231,95%CI:1.709~6.108)是其促进因素。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8—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14个县(区)随机抽取8008名18岁及以上河南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慢性病防治知识两部分。采用SAS 9.4和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年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6.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文化程度(初中OR=1.530、高中OR=1.979、大专及以上OR=3.418)、非体力劳动(OR=1.226)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格率高。高龄(60岁及以上OR=0.711)、农村(OR=0.701)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格率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加强特定人群慢性病预防的重点内容,采取有利于预防慢性病的各种措施和行为,提高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高校541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对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影响因素以及科普需求,为今后该高校大学生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科普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问卷星平台对四川省某高校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线上匿名调查,调查工具为大学生对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及科普需求调查问卷,本次研究共回收541份有效问卷纳入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率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应用卡方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该高校541名本科在校大学生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3.63%,女生知晓率为54.67%,高于男生的49.94%(χ2=6.14,P=0.01)。医学专业学生的知晓率为54.11%,高于非医学专业的50.05%(χ2=11.01,P=0.001)。不同年级层次之间的学生对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存在差异,以大四年级的知晓率较高(χ2=9.85,P=0.04)。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津市微信虚拟社区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1月17日18:00至2017年11月22日24:00,通过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普及健康生活"公众号,发布匿名网络电子问卷对天津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及《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的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问卷中的核心知识问题。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X~2检验、趋势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分类树模型,采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对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分类树模型进行预测概率的效果评价。结果本研究共回收微信虚拟社区天津市居民的有效问卷8 290份,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9.42%,不同性别、年龄、城乡、文化程度和职业调查对象的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调整了其他因素后,女性、低年龄组、户口属于市区、文化程度高和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是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有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树模型知晓分类正确百分比为90.9%,筛选出文化程度(重要性为0.043,标准化重要性为100%)、职业(重要性为0.020,标准化重要性为48.7%)、城乡(重要性为0.011,标准化重要性为24.7%)和年龄(重要性为0.001,标准化重要性为3.2%)为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存在交互作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小于分类树模型预测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0.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市微信虚拟社区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平衡,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和年龄等因素独立或交互影响人群对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应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有效的公众健康教育以提高人群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豫北地区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月在豫北地区(包括安阳、新乡、焦作、濮阳、鹤壁和济源)6个城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当地成年居民进行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水平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豫北地区居民2 998人,男性1 483人,占49.47%,女性1 515人,占50.53%。平均年龄(37.48±13.64)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为76.18%(22 840/29 980),其中各个条目的知晓率为53.34%~86.89%。以癌症基本知识中的“有些癌症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知晓率最高,为86.89%。癌症一级预防中的“预防乳腺癌的措施”知晓率较低,仅为66.64%。癌症二级预防中的“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知晓率在全部条目中最低,仅53.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675)、受教育程度高(OR=3.367)、职业为事业单位/企业人员(OR=1.982)...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一对一健康教育前后涂阳肺结核患者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分析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提出具体建议。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开展问卷调查,分类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数据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14个知识点干预后知晓率高于干预前,1个知识点干预后知晓率低于干预前,全部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7.17%上升到了干预后的4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1,P=0.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涂阳肺结核患者知识知晓情况因素为农村高于城市(OR=1.862)、离异低于在婚(OR=0.084)、丧偶低于在婚(OR=0.236)、城镇居民医疗患者高于自费患者(OR=3.513)以及职工医疗保险患者高于自费患者(OR=1.919)。结论健康教育提高了涂阳肺结核患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居住地、婚姻状况、医保情况等影响知识知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四川省癌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20 101名四川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20 101名研究对象中,应答条目数共计442 222条,其中知晓的条目数305 934条,总体知晓率为69.1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097,t=12.774,P<0.001)、肿瘤筛查或防癌体检(β=0.663,t=12.530,P<0.001)、文化程度(β=2.117,t=22.604,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β=0.525,t=8.879,P<0.001)、肿瘤家族史(β=-0.591,t=-9.832,P<0.001)、职业(β=-1.301,t=-12.538,P<0.001)是影响居民知晓率的因素。结论 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居民对于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存在“重医轻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基于微信虚拟社区的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通过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匿名电子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18 岁四川省常住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并采用决策树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四川省微信虚拟社区居民的有效问卷3 806份,总体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9.55%。不同性别、年龄组、经济区以及不同职业居民知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254,P<0.001;x2=169.594,P<0.001;x2=14.493,P=0.006;x2=314.582,P<0.001);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x2趋势=383.007,P<0.001)。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经济区、职业和性别为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与知晓率的关联性最强。结论 四川省微信虚拟社区居民的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水平较高,文化程度、经济区、职业和性别与知晓情况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伴随着内蒙古地区鼠疫确诊病例的发现,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居民对于鼠疫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至关重要,从而为呼市的鼠疫防控知识普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四个区居民进行抽样,采用χ^2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知晓率进行多因素分析,总结鼠疫防治知识普及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问卷436份。结果显示:25岁以下居民对于鼠疫防控知识了解较多,不同年龄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0.140,P<0.05);学历高低对鼠疫知识的知晓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55,P<0.05);职业种类的不同影响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3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OR=0.702,95%CI:0.567~0.837)、文化程度低(OR=1.379,95%CI:1.084~1.674)、男性(OR=1.237,95%CI:1.254~1.747)、一般工作种类(OR=1.642,95%CI:1.387~1.897)。结论在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宣讲过程中,要针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进行有区分的鼠疫防控知识普及,对于一些学历水平较低或者一般职业的人群,应选择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鼠疫防治宣教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鼠疫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我国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本研究对广州市番禺区成年常住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开展横断面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制定常住居民艾滋病知识宣教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9-01-2019-06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广州市番禺区选取20个社区(行政村),每个社区抽取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年龄≥16岁及未诊断艾滋病的5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居民艾滋病知识现状,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1 000名,回收有效问卷995份。调查的常住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7.49%,其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68.74%)最低,"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知晓率(90.45%)最高。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χ~2=34.847,P<0.001)、不同文化程度(χ~2=81.649,P<0.001)、不同民族(χ~2=5.286,P=0.021)、不同职业(χ~2=23.769,P<0.001)及不同户籍(χ~2=259.778,P<0.001)是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OR=2.656,95%CI为1.906~3.701)、年龄(OR=1.703,95%CI为1.133~2.558)和户籍(OR=1.509,95%CI为1.089~2.092)。结论广州市番禺区成年常住居民艾滋病认知水平较低,应加强相关宣教工作,重点开展针对文化程度低、年龄长及外地户籍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高校开展大学生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南某医学院校大一新生进行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国八条”、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等。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新生知晓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影响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4 520名新生对“艾滋病国八条”以及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120.733,P<0.001)、生源地(χ2=236.379,P<0.001)、专业类别(χ2=34.051,P<0.001)、父母学历(χ2=51.408,P<0.001)、是否有过性行为(χ2=5.409,P<0.05)、是否愿意在学校加入宣传艾滋病学生社团(χ2=29.679,P<0.001)、是否愿意在学校参加艾滋病相关讲座(χ2=15.735,P<0.001)、艾滋病在学生群体中的形势很严峻(χ2=114.371,P<0.001)等因素影响学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法结果显示:性别(OR=2.574)、生源地(OR=3.740)、愿意加入艾滋病学生社团(OR=1.643)、愿意参加艾滋病知识讲座(OR=1.288)是大学新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促进因素。结论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偏低,应结合新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宣教,从而为高校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更科学地防控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2年4月对北京市房山区8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到的调查对象利用微信扫码功能线上自主填写问卷。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设为α=0.05。结果 2 633名在校大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8.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母亲的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职业是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222,95%CI:1.007~1.483)是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父母无固定职业(OR=0.790,95%CI:0.628~0.993)是阻碍因素。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需要根据其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青岛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制订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00例,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采用入户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结果 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9.61%,χ2检验显示不同性别(χ2=4.84,P=0.028)、城乡之间(χ2=5.53,P=0.019)、不同年龄组(χ2=44.16,P<0.001)、不同文化程度(χ2=54.21,P<0.001)、不同职业组(χ2=17.75,P=0.001)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一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中,公众对核心信息“出现哪种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的知晓率最高,为96.75%;“肺结核能治好吗?”的知晓率最低,为79.68%。53.99%的人群通过电视宣传接受过结核病的宣传教育。31.73%的人希望选择视频、动漫等影像材料。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中及同等学历OR =1.483,95%CI:1.158~2.626 ;大学大专OR =1.645,95%CI:1.144~2.388;本科及以上OR =1.142,95%CI:1.001~1.273)、接受过宣传教育(OR =2.847,95%CI:1.994~4.064)是青岛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结论 青岛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已达到国家规划指标,但文化程度较低者及未接受宣传教育者的公众知晓率相对较低,今后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东疆、南疆两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地区770户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东疆、南疆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28%和56.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χ2=45.451,P0.01)、性别(χ2=47.306,P0.01)、年龄(χ2=21.212,P0.01)、民族(χ2=100.106,P0.01)、文化程度(χ2=131.133,P0.01)、职业(χ2=100.732,P0.01)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得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552,P0.01)、年龄(OR值分别为0.105、0.211、0.227和0.187,P0.05)、民族(OR=3.615,P0.01)和文化程度(OR值分别为0.223、0.234、0.276、0.357和0.459,P0.05)是健康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东疆、南疆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应针对各地区居民的特点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濮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治疗情况及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濮阳市丙肝患者接受治疗的因素,为制定丙肝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下载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濮阳市报告的已审核丙肝患者卡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濮阳市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因素。结果 共调查309人,回收有效问卷285份,回收率为92.23%,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率51.93%,丙肝危害、丙肝可治愈、丙肝治疗可医保统筹知晓率分别为53.68%、42.81%、29.82%,总体知晓率为40.00%;抗病毒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6.320,95%CI:1.837~21.735)、知晓丙肝防治知识(OR=2.304,95%CI:1.248~4.254)抗病毒治疗率高。结论 濮阳市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率及对丙肝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丙肝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万州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3-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万州区6个街道和乡镇≥18岁的2 50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问卷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等。医学体检采用标准方法测量。采集调查对象空腹和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血脂。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 493份,有效率为99.72%。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5.54%。核心知识知晓正确回答率最高的为“多数癌症是可以防治的吗”“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最低的为“慢性病主要包含哪些疾病”“正常的血压值是多少”。不同地区(χ2=44.027,P<0.001)、年龄(χ2=74.761,P<0.001)、职业(χ2=134.420,P<0.001)、婚姻状况(χ2=38.877,P<0.001)、文化程度(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西藏拉萨市和林芝市居民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慢性病的防控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4~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西藏拉萨市和林芝市557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8年拉萨市和林芝市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6.80%(205人)。林芝市居民知晓率(43.51%)高于拉萨市(30.85%)(P0.05);非藏族居民知晓率(45.31%)高于藏族(31.12%)(P0.05);拉萨市(OR=0.61,95%CI=0.42~0.89)、非藏族(OR=1.66,95%CI=1.12~2.45)、小学及以下学历(OR=0.26,95%CI=0.13~0.53)、中学学历(OR=0.48,95%CI=0.28~0.83)和农牧民(OR=1.66,95%CI=1.12~2.45)是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 2018年西藏两个市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完善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控健康促进策略。方法采用全人群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试点城市丹阳市导墅镇≥15岁常住人口,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结果共调查28 473人,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6.6%,全部知晓率为47.4%。男性总知晓率(48.3%)和全部知晓率(49.7%)均高于女性(分别为44.9%、4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年龄增长,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全部知晓率均先升后降,20~29岁年龄组总知晓率(58.8%)、全部知晓率(65.4%)均最高;≥7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19.5%)、全部知晓率(28.2%)均最低,不同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个人知晓合格率为32.6%。既往未患过结核病史(OR=1.574)、女性(OR=1.235)、年龄(OR=1.023)、饮酒(OR=0.922)和吸烟(OR=1.346)等5个因素为影响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的主要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38)、年龄(OR=1.023)、吸烟(OR=1.347)和既往未患过结核病(OR=1.563)为危险因素,饮酒(OR=0.920)为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丹阳市农村地区知晓率低,女性人群和老年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的薄弱人群,也是亟待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既往未患过结核病史、年龄、女性和吸烟为影响知晓情况的危险因素。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1—12月在某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居家隔离核心知识调查问卷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86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居家隔离核心知识得分≥9分者116名,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40.56%(116/286);居家隔离核心知识各条目知晓回答正确率为31.12%~100.00%;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子女数、患儿年龄及是否看过手足口病宣传资料的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49、27.046、6.464、7.735、9.398、16.48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3.145,95%CI:2.073~4.773)、职业(OR=2.046,95%CI:1.351~3.099)、居住地(OR=1.800,95%CI:1.326~2.445)、子女数(OR=2.326,95%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